叩开心扉谆谆善诱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3949866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叩开心扉谆谆善诱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叩开心扉谆谆善诱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叩开心扉谆谆善诱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叩开心扉谆谆善诱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叩开心扉谆谆善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叩开心扉谆谆善诱(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叩开心扉,谆谆善诱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刘华山以前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假如一个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水平,他就会因为交往活动缺乏而难以体验到他人的爱心及给他人带来欢乐的感受。所以,他也就很难形成乐于助人一类的优良道德品质。”由此可见,对学生实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是多么重要。 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现代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但包括人际交往水平,还包括自知自控水平、心理调适水平、心理耐挫力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是学生的心理辅导员,我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时,主要是从理解学生、辅导学生、影响学生这三种方法着手尝试。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儿童也不例外。他们不但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苦恼与欢乐。假如不

2、经过理解就随意地批评与否认,那将在学生幼小的心灵留下多深的伤痕,甚至还会引起敌对情绪。理解了学生的心理,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那么,教育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解学生有多种途径:能够在学生不易发觉的同时实行观察;也可让学生通过书面形式的自我描绘来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及其内心世界;还能够通过与学生谈话来搜集资料;或者是对学生实行心理测验,评估学生心理特征,增进理解水准。 以前班里有个叫洲敏的男生,学习不认真还经常搞些恶作剧。后来我通过家访和与其他同学的谈话理解到,洲敏从小就患有“羊癫疯”,同学们都因他发病时口吐白沫极为邋遢的样子不愿和他交往,而他本人又很希望引起他人注意,所以就通过搞恶作

3、剧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查明了病因,我结合思想教育,动员大家一起来协助洲敏,使他不再感到孤独,然后,我鼓励他参与班级轮值工作,满足他的表现欲望。最后,我因势利导地对他说明恶作剧只会令大家更讨厌他,并协助他改去自身的一些坏习惯,使他逐步成为一个好学生。 实践证明,理解使得健康心理教育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 方法二:心理辅导,解开学生心中的结。 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具备某些共同心理特征同时,因为受家庭、性别、智力等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会现不同的心理障碍,所以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时还要实行深入细致的心理辅导。协助学生解决因为科技发展带来的心理早熟及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困惑等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准确理解

4、自我、他人,促动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我们班里有个男孩子学习成绩较好,但是通过几次交谈,我发现他是个思想偏激,任性,心理早熟的男孩。于是,我多渠道地理解他的情况,在通过采纳他个别合理的意见取得他的信任之后,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他愧疚的情绪体验,消除他对长辈的怨恨心理和通过打同学的迁怒报复心理。谈话一次又一次地实行,表扬奖励的内容一次比一次多。男孩的自尊心得到保护,人格得到尊重,他的心理自控力也随之逐渐提升。慢慢地,该生已经能够在自己生气时控制自己,从此不再打人,骂人了。 方法三:影响学生,熏陶他们的心理品质。 影响学生,不但是借助榜样起示范作用,还包括采用奖励、惩罚的方法,使学生的不良心

5、理品质在良好气氛或在条条框框里潜移默化为正常的、健康的心理品质。 示范,即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实行社会行为学习。学生因榜样受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了强化。学生都是希望得到称赞的,谁又愿意被同学嘲笑呢?不过在校园生活里不如意的事还是时有发生考了个坏成绩,不小心做错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常常就是刺伤学生心灵的刀子。对于这种情况,我就采用“他人提供的示范”去启发学生,让学生体会假如事情发生在其他人身上,他们是怎么面对的?从而引导学生准确对待错误,懂得“吃一堑,长一智”,协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形成心理耐挫力和心理调控力。奖励,是利用分数、表扬、奖章等强化物增强某种良好行为,使之能够重复出现。在日常教

6、学中,我常以“很好,你做得很对。”“你表现得很好,能够加几分”类似的话去鼓励那些内向,不擅长表现自我的学生,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惩罚,是在出现某种不良行为后利用批评、警告、记过等惩罚手段限制、改变这种不良行为。奖励与惩罚的书面形式就是契约。通过师生双方共同认可,共同执行的契约能够让学生明确训练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在解决差生问题时,我经常是结合多种心理教育法结合实行的。以我班一个转学差生为例,我先以班里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熏陶他,使他的违纪行为有所收敛,再对他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接着逐步提出一系列由易到难的学习目标和守纪目标,如作业只让完成其他同学的一半等。通过心理辅导,我们订下契约:假如实现了预定目标就实行奖励,否则就作出适度的“惩罚”做一件协助他人的事,体验助人为乐的愉快。就这样,他的责任心一步步培养起来了,然后再以他的责任心为动力,使他在一个学期后终于脱掉“差生”这顶帽子。经过两年的心理教育、心理辅导,我在扣开孩子心扉的同时把爱洒向孩子的心灵,协助他们丰富健康的情绪体验,使他们成为情感丰富的人。班里也随之出现可喜的变化,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关心,遇到挫折懂得怎样去面对就这样,孩子们在集体中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水平、学习水平、耐挫力等心理水平,他们的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2000年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