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相关问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393433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相关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管理信息系统相关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相关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相关问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IS战略规划的组织:1.成立领导小组2人员培训3规定规划的进度。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分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六个阶 段。制订MIS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确定规划的性质;(2)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战略分 析;(4)定义约束条件;明确战略目标;(6)提出总体结构;(7)选择开发方案;(8) 确定实施进度;(9)形成文档,并讨论、批准、生效。可行性分析报告内容包括:1系统简述2项目的目标3所需资源、预算、期望效益4可行性 的结论。可行性结论要求明确指出以下三者之一:1可以立即开发2改进原系统3目前不 可行,推迟开发。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

2、逻辑、数据存储、外部实体 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简述MRP2的工作原理:MRP2系统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 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其中,生产计划的制定要依赖于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大纲;供应 计划是建立在生产计划上的按需供应;产品结构构成控制计划的重要方面,财务成本核算利 用库存记录和生产活动记录可及时进行,实现统一有效管理。U/C矩阵的正确性的检验:(1)完备性检验。这是指每一个数据类必须有一个产生者(即“C” )和至少有一个使用者(即 “U”);每个功能必须产生或者使用数据类。否则这个U/C矩阵是不完备的。(2)一致性检验。这是指每一个数据类仅有一个产生者,即在

3、矩阵中每个数据类只有一个 “C”。如果有多个产生者的情况出现,则会产生数据不一致的现象。无冗余性检验。这是指每一行或每一列必须有“U”或“C”,即不允许有空行空列。 若存在空行空列,则说明该功能或数据的划分是没有必要的、冗余的。利用U/C矩阵方法划分子系统的步骤:1用表的行和列分别记录下企业系统的数据类和过程。表中功能与数据类交叉点上的符号C 表示这类数据由相应功能产生,U表示这类功能使用相应的数据类。2对表做重新排列,把功能按功能组排列。然后调换“数据类”的横向位置,使得矩阵中C 最靠近对角线。3将U和C最密集的地方框起来,给框起个名字,就构成了子系统。落在框外的U说明了子 系统之间的数据流

4、。这样就完成了划分系统的工作。BSP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1. 准备工作:成立由最高领导牵头的委员会,下设一个规划研究组,并提出工作计划。2. 调研: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各级管理层,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程、组织职能和部门的主 要活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 .定义业务过程:BSP方法的核心。4. 业务过程重组:在业务过程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业务过程重组。5. 定义数据类:分别从各类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该业务有关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按逻辑 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数据类。6 .定义MIS的总体结构:刻画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7. 确定子系统开发的先后顺序:对子系统按先后顺序排出开发计划。8. 形成文档、建议书以及开发计划。代码设计的原则:1代码应唯一标志它所代表的事物或属性;2结构应与处理的方法相一致; 3代码设计要预留足够的位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要;4不要使用易于混淆的字符;5要 注意尽量采用不易出错的代码结构;6当代码长于4个字母或5个数字字符时,应分成小段; 7若已知码的位数为P,每一位上可用字符数为Si,则可以组成码的总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