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六法治社会贯彻平等理念保障民事权利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3933167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六法治社会贯彻平等理念保障民事权利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模块六法治社会贯彻平等理念保障民事权利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模块六法治社会贯彻平等理念保障民事权利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模块六法治社会贯彻平等理念保障民事权利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模块六法治社会贯彻平等理念保障民事权利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六法治社会贯彻平等理念保障民事权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六法治社会贯彻平等理念保障民事权利(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师备课纸 第 页 共 页课 题模块六 法治社会贯彻平等理念 保障民事权利课 型多媒体讲授案例导入式授 课 班 级电信09C1 电信09C2 电信09C3 商日09C1 商日09C2电子09C3 电子09D1 电子09D2授 课 时 数3教 学 目 标通过讲授民法的主要法规,使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民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能够对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民事活动和现象有一定的辨别和分析能力,正确行使民事权利,自觉履行民事义务,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教 学 重 点民法的概念及基本原则;公民的权利能力及行为能力;民事权利;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监护制度。教 学 难 点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行为能力

2、侵权行为 诉讼时效学 情 分 析民法的主要法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运用,但学生往往缺乏运用法规对生活中出现的现象辨别和分析的能力.教 学 效 果教 后 记模块六 法治社会名言警句 民法准则只是以法的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恩格斯自由的主要意义就是,一个人不要强迫做法律所没有规定要做的事情;一个人只有受民法的支配才有自由。因此,我们自由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民法之下。孟德斯鸠三. 贯彻平等理念 保障民事权利(民法)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等。实体法律制度主要是规定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的法律制度的总称。导入:在生活中

3、,人们与民法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例如,人们从事财产的借贷、租赁、买卖活动,离不开民法。人们之间的婚姻家庭关系离不开民法。又如,一个人家里阳台上的花盆掉下来砸伤了人怎么办?邻里之间因为噪音问题产生了纠纷怎么办?这些问题产生的关系也都是由民法来调整的。1、民法的概念和原则(一)民法的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以及自然人与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1月1日施行案例 甲(税务征收员)到乙的商店购买了一包香烟,并且征收乙一个月的税款100元。提问 甲、乙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分析 甲在购买香烟时与乙互不隶属,不存在命令与服从的

4、关系,两者是平等的;甲向乙征收税款,是代表税务机关行使行政权,乙只能服从,此时两人的法律地位不平等。结论 甲购买香烟而在两人之间产生的关系由民法调整,甲收税而在两人之间产生的关系由行政法调整。(1)平等主体是指当事人参加民事活动时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是民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志。(2)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占有、支配、交换和分配物质财富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主要有: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承包权、相邻权、知识产权、债权和继承权等(3)人身关系是指与人身不可分离而以特定精神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不直接具有经济内容。主要有:生命健康权、姓名

5、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监护权、著作权、发明权等(二)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所特有的原则)(1)平等原则:是我国民法的首要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的核心。(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民事活动不遵守国家法律,法律不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必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2、民事主体制度(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可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非法人组织、国家(一) 自然人(1)自然人的涵义自然人不等于公民。还包括具有外国国籍的自然人和无国籍的自然人。(2)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含义开始与终止的时间:始于出生,止于死亡。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

6、。平等性:一律平等(3)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含义种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8周岁的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注:我国审判实践中承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行为的效力,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理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二)法人的概念和条件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1)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法人不等于社会组织)。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举例:

7、公司法的规定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分析:工职院是法人。机电工程系不是法人,因为它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始于法人依法设立或登记,终于法人的依法被撤销或解散。同时产生,同时终止,并且两者大小和范围一致。(3)法人的种类: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3、民事行为制度(1)民事行为的概念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如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即公民与法人之间所订立的买卖、租赁、保管合同行为,债权和债务的转让,公民立遗嘱、放弃继承等行为,都能产生预期的权利义务关系,都属于民事法律行为。(2)民事行为

8、的有效条件和形式 有效条件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行为不违背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分析:赠送是民事法律行为,能使自行车所有权变更。偷窃不是民事法律行为,不能使自行车所有权变更。(2)形式:如继承时继承人沉默表示接受,受遗赠人沉默表示放弃(3)代理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者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法律制度。其中,代他人为法律行为的人,称为代理人;由他人代替自己行为并承受法律效果的人,称为被代理人(或称本人);与代理人实施民事行为的人称为第三人(或称相对人)。思考:下列属于代理的有( )1、张律师受其委托人委托

9、在民诉中出庭应诉;2、小学生张某的姐姐代替其写作业;3、某商店将甲公司生产的洗衣机卖给消费者;4、甲公司受乙公司委托为其处理一组数据;5、张某与李某约定由张某代替李某承担王某的债务,并经王某同意;6、李某委托王某与孙某订立药材采购合同。4、民事权利制度物权法点击视频:解读物权法(1)所有权(完全的物权)(2)限制物权(不完全的物权)1)用益物权,如典权2)担保物权,如按揭(3)占有(事实支配状态)债权法(1)契约所生之债(2)侵权损害之债(3)不当得利之债(取款机多出百元大钞)(4)无因管理之债(代为看管未上锁的自行车)案例:2004年5月1日,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合同,内容是将甲的一套商品房以2

10、0万元的价格卖给乙,乙给付了定金1万元。双方约定,7月1日乙付清余款,甲乙一起去办理过户等手续。6月1日,甲将该套商品房以22万元的价格卖给了丙,并办理了过户手续。问题:(1)乙是否已取得该房的所有权?在甲乙之间形成什么关系?(2)丙是否已取得该房的所有权?(3)该套商品房的所有权最后应该归谁?甲对乙承担什么责任?分析:(1)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以是否办理过户手续为准。所以,乙未取得该房的所有权。 在甲乙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2)丙已取得该房的所有权。(3)归丙。在同一标的物上成立的物权优先于债权。甲应双倍返还定金。案例:甲向乙借款。分析:甲是债务人,乙是债权人。(c)知识产权法点击视频:知

11、识产权ABC(d)人身权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而身份权又含有生命权、健康权、婚姻权、隐私权、姓名权和肖像权。 婚姻权:点击视频:经济与法辩辩辩-忠诚保证(问题提出)学生讨论:点击视频:经济与法辩辩辩-忠诚保证(嘉宾发言)学生讨论:点击视频:经济与法辩辩辩-忠诚保证(法官点评) 隐私权:点击视频:经济与法辩辩辩-如此监督(问题提出)学生讨论:点击视频:经济与法辩辩辩-如此监督(嘉宾发言)学生讨论:点击视频:经济与法辩辩辩-如此监督(法官点评)5.民事责任制度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责任不同于民事义务,民事义务是民事责任的前提,无义务就无

12、责任,民事责任是不履行此种义务的法律后果。民事责任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民事责任是违法行为人对受害人承担责任;民事责任是一种财产责任,民事责任以财产责任为主,非财产责任为辅。一方不履行民事义务的行为给他方造成财政和精神上的损失,通常通过财产性赔偿的方式予以回复。但对于人格权和身份权的侵害,仅通过财产赔偿,难以完全消除侵权所造成的后果。例如:侵害名誉权,有辅助性;例如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 责任范围与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范围相适性;6.民事诉讼时效制度所谓诉讼时效,是对在法定期间内不行权利的权利人,使其丧失诉权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的实质是对民事权利保障的一种时间限制。案例1:1999.8.10,甲向朋友乙借款2000元,并保证1999.12.30前还款,到约定日期后,甲没有还款,乙由于信任甲,也没有马上找甲索要欠款。2001年4月5日乙请求甲归还借款,但甲说现在无力归还,请求宽限3个月,保证于2001.7.5前还款付息,2001.7.5甲没有还款付息,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2001.7.6起计算.案例2: 2002.1.15周某与领导赵某因琐事发生纠纷,周将赵打伤共花医药费500元,1.20日二人就医药费等赔偿问题进行了协商,但未达成协议。2002.4.30赵某请求有关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了调解.如果调解失败, 没有达成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