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院医务科工作总结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3921727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医院医务科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0年医院医务科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0年医院医务科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0年医院医务科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0年医院医务科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医院医务科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医院医务科工作总结(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医院医务科工作总结导读:范文2020年医院医务科工作总结【范文一:医院医务科工作总结】20XX年是我院建设发展史上的关键之年。随着新医院顺利搬迁 运行以及新一轮职能科室与中层干部的调整,医务科结构、人员、工 作职能等均发生了变化,医务科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集中到医疗质 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之中。医务科抓住机遇,按等级医院标准,逐 条对照,寻找差距,及时跟进,建立完善了各项医疗核心制度,进行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一、以提高医疗质量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从抓基础工作着手,重点抓好首诊负责制、查房制度、交接班制 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

2、论、手术审批、手术安全核 查以及病历书写等制度的落实。针对急诊病人收住院安排条理不清, 时有推诿现象,在多方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急诊收住院及床位安 置有关规定,使急诊病人处置有章可循,保障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精心组织院内外大会诊、认真进行重大和新开展等手术的审批,加强 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管理,严格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发现 问题及时纠正。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和坚持进修学习与在 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做好医师外出进修的 联系、协调工作。认真做好外请专家正常会诊的审核、联系工作,加 强对来院进修人员的管理,努力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顺利完成卫生 局要求的2013年第

3、三轮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对我院及全市范围989 位临床执业医师进行全方位定期考核。二、牢固树立为临床、医技服务的理念,把服务临床工作需求作 为医务科日常工作的第一要务。掌握医政管理的日常业务,及时传达并组织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 医政政策与信息,力所能及地解决临床科室和医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困 难,妥善进行部门间、科室间的工作协调,如针对手术室管理中的难 点问题进行手术日程管理持续改进调查,并制订手术日程管理持续改 进方案等,为医疗业务的稳步协调发展做好应做的基础工作。针对临 床科室业务工作繁忙等特点,我科同志经常深入到科室,培训、指导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经常到科室与科主任、临床路径管理 员共

4、同进行医疗质量管理探讨,并一起实施,提高了科室医疗质量管 理的水平。三、加强医疗管理,确保患者安全。经常深入科室,了解情况,组织重大抢救、疑难病例讨论和全院 性会诊及院外会诊等,督促各种制度和常规的执行。组织全院性疑难 病例讨论会,以提高临床医师的业务水平。会同安全医疗办公室经常 进行全院医疗安全情形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介入处理。充分利用 医院行政查房机会,对临床科室的医疗业务运行与安全情况进行分析, 并提出要求与建议,帮助临床科室不断提高。组织召开内科系统、外 科系统、神经内科专业等分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会议,分析医疗安全情 形,评审院内纠纷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根据医疗安全情形,协助 安全办

5、对纠纷频发科室进行了安全医疗查房,帮助寻找原因,敲响警 钟,共同探讨整改和防范措施,防止再犯。四、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与持续改进,逐步实行规范化管理。积极做好二、三类医疗技术的准入准备,接受了省厅心血管介入 技术、脑血管介入技术、血液透析技术等二类医疗技术的准入审核及 重症医学科、急诊科、麻醉科、产科、输血科等专科工作检查。认真 按等级医院要求,建立健全医疗技术管理和医疗风险防范等制度,修 订和完善了医院的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第二、三类医疗技术目录、 手术分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医疗文本。在医疗技术管理与持续改进工 作中,根据等级医院要求,完善和制定了医疗技术准入与动态管理制 度、手术医生能力评价办法

6、、危重患者高风险诊疗操作资格许可授权 制度、重大疑难手术报告审批等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并按制度组织实 施,提升了我院的管理水平,严格按照“三乙”检查要求准备工作。五、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根据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先后制订、 完善了关于规范新院区手术安排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进一步 规范门诊医生诊疗行为的通知、住院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管理制度、 急诊直接送手术流程、复合伤病人首诊处理流程、关于加 强手术风险评估管理与术前准备工作的通知、手术部位标识点细 则、关于开展急性脑梗死急诊静脉溶栓术的有关要求等内部管 理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检查,每季度住院

7、患者 非计划再入院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建立健全了各科室的医疗临床路 径管理小组,并督促、指导各管理小组开展管理活动。定期在适宜检 查、正确诊断、规范用药、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 与整改。根据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每月对各手术科室的手术患者 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要求各科室自查、整改;建立 并实施了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监测、管理制度和手术并发症报告制度, 将非计划再次手术指标作为对手术科室质量评价与手术医师资格评 价的重要指标与依据,实行不良事件无责上报制度;对非计划再次手 术和手术并发症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不断规范手术治疗管理。通 过比较规范、严格的监督检查,促进医疗质量的

8、全面提高。抓好临床规范用药管理,门诊处方合理率在98%以上,门诊处方 抗菌药物使用率已控制在20%以内,尤其是小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 率大幅下降。1类切口抗菌药物管理规范,对乳腺、甲状腺、腹外疝、 白内障、取钢板内固定、关节镜探查、腔镜下子宫附件切除及冠脉造 影等做到原则不用抗菌药物,对确需术前使用的选用头孢唑啉,并在 术前0.5-2小时使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控制在50%以下, 远低于卫生部标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已控制在40DDD左右。六、加强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单病种管理,严格按要求对相关病种实行网络直报。积 极稳妥地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组织相关学习和培训,并对实

9、 施效果与存在问题和变异进行分析,逐步完善路径,定期与不定期对 路径的依从性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目前已有22 个专业76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达到卫生局要求的本院临床路 径病例管理率达到出院人数25%的年度考核指标。2013年检查单病种 及临床路径病历6775份,合计扣分22420分。七、积极做好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医疗工作、双向转诊管理及其他 工作。根据卫生局下达的任务,组织肿瘤外科、创伤骨科、小儿科等科 室积极做好对结对、受援的第三医院、次坞中心卫生院的蹲点指导工 作,认真履行援助职责;与岭北,东白湖,里浦,璜山,陈宅各结对 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预约转诊服务,并不断

10、改进转诊管 理工作;多次组织专家到基层医院、社区进行义诊;做好贵州盘县医 务人员的来院进修和生活服务工作;与认真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 手足口病日常医疗及重危病人的抢救协调工作;做好今年夏季持续高 温中暑病人急症应对及发热门诊医生调配等工作,出色完成各项指令 性任务。八、加强对信访投诉管理、病历质控、病案统计和输血科工作的 支持。对上述部门的工作进行全力协助或牵线搭桥,共同提高工作质量 与管理水平。九、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日常医务工作。邀请外院会诊32人次;大型手术审批登记10例;审核办理普通 处方权XX人;举行麻醉处方培训考核121人;派医生外出学术交流 共计157+人次;完成2013年?余名

11、学生高校体检及1954多名应征 青年体检工作;组织下乡、上街咨询服务等?余次;完成政府分配的 各种任务40+次,计派出医务人员60+人次,共计58+X余天;协助交 警部门做好伤员后续治疗费评估104余人;协助公证处做好老年人意 识情况评估45人,保外就医鉴定11+人;办理麻醉、精神药品专用 病历253人。会同有关科室、人员组织各种医疗日常工作检查,如夜 查房、医疗记录本检查、门诊出诊情况、病历检查、临床用药等。检 查情况每月一次书面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病区,对违规人员作出相 应处罚。对手术病例不规范医疗行为实施抽查,合计123份扣3790 分;抽查不规范门诊病历794份合计扣分16150分;查

12、到不规范用药 处方及病历1624次,合计扣分34400分;检查用血病历1267份,合 计扣分9860分,夜查房10次,共扣分12910分。十、存在问题:医务科的工作任务不断增加,工作压力大。尽管全科同志都很努 力,还得到了领导及临床科室的支持,但仍觉问题不少。主要是:对 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力度欠强,对发现问题没有进行持续的跟踪 管理;没有很好地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数据库,对各项监测数据分析欠 透彻,整改措施不力;在没有明确职责与功能的情况下,对新技术新 项目监管欠到位,缺少安全、质量、疗效、经济性等情况的追踪管理 与全面评价;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等导向性项目的管理缺少专门 研究,对医技科室的

13、管理、考核缺乏等。医务科管理人员缺,且没有 经过医政管理知识的培训,管理能力欠强、经验不足。临床医疗管理 是众多不同医院的共性难题,缺少系统的借鉴或继承。值岁末之际,惯行的工作总结希望能得到院领导的指点与重视。 新年里,医务科应围绕“三乙”标准,以医院等级复审工作为新的起 点,努力不断实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同时也恳请院领导加强 要对医务科人员医政管理方面的能力、人力和设备等的全面建设,逐 步实行我院医政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智慧化。【范文二:医院医务科工作总结】20XX年是我院“二甲”复审启动年、开局年,医务科在上级主 管部门的指导下,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科室的积极配合下, 坚持以

14、病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为主题、以建立和谐医 患关系为目标,严抓医疗规范化管理和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使得全 年各项工作得以有序的进行。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是我们工作的重点,2015年根据各科室 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各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细则,并参与院方绩效考 核,使各相关科室在提高医疗质量方面目标明确,工作有章可循,有 法可依,使我院的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具体内容如下:临床科室对医疗质量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病历书写方面。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对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及其它医疗文 书的书写提出规范化的要求,要求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2015年住

15、院病人出院后,归档病案全部经过科主任、护士长审查、医务科质控 人员定期抽查,甲级病历合格率有所上升。医务科每月进行运行病历 质控检查,使临床医师的病历书写意识和书写质量有所提高,各科室 能够按质按量及时上交病历。各医技科室:在医疗质量控制方面具体体现在各种报告单书写规 范,及时性上都有具体标准要求,急诊科建立起急诊抢救服务流程, 建立了急诊留观、抢救病历,麻醉科室建立了手术风险评估,重点病 历讨论等项目,放射科新建重点及疑难病例分析,读片记录及重点病 例的随访,输血科按时对新的标准进行了修订实施。各个临床科室及 医技科室完善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并认真执行。处方质量:医院严格执行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按

16、照处方点评制度 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并认真总结和提出改进。医生每天开出的处方, 由药师首先掌握医生的用药动态,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点评。 对无指征用药、指征改善后应停药而未停药的、违反联合用药原则的、 针对性不强的“大包围”用药、无指征超剂量用药、不合理使用药、 违反药物配伍禁忌等进行点评,并上报医务科。使得医生的责任意识、 风险意识和规范意识都有明显提高,门诊医生能够遵守首诊负责制, 认真地进行门诊登记和门诊处方书写,使处方合格率有所提高。二、医疗安全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的重点。医务科对医疗安全工作长抓不懈, 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各负其责,层层把关,切实做好医疗安全工作。继续抓好医疗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规范行医,严 格执行人员准入及技术准入,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加强医疗安全防范,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严格执行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我院的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