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归纳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3909824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归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归纳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归纳 考纲要求:1、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程目标:让学生能够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而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能够产生的持续的巨大的影响力。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不断的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地理环境。其改变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 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总是从对区域环境的某一因素产生影响开始,进而引起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变。 一、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是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 矿产:是指富集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达到工农

2、业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 有利影响:发展经济需要开采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采形成了许多产业部门,这些产业对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A.有利于加快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B.促进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以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为例说明其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C.供给各地充足的能源,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1、矿产资源的开采 D.提供资金保障,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A.工业废渣占据了大量农田,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 不利影响 B.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C.水、土地和大气不断被污染,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D.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水循环 u 措施 A.合理开发利用,提高利用

3、效率 B.大力治理矿山环境,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立法,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示范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主要的调水工程:我国的南水北调、引栾入津工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 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a.使缺水地区增加水源,扩大水域,解决生产和生活之需 2、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A.对调入区 b.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水源调入区的气候,缓解生态缺水,改善生态环境 c.有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防止地面沉降 导致灌溉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 进行建设的典例) 影响 d.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的循环,从而利于水土的保持 B.对调出区:增强了对洪涝灾害的防御;变自然优势为

4、经济 u C.对沿途地区:解决了沿途缺水问题;带动经济发展配套工程建设 1 / 4 水资源南多北少,水能资源集中在西部和西南部的部分省区 P.S.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 矿物能源南少北多,金属矿物资源基本上分布在由西部高原到东部山地丘陵的过渡地带 中国的南水北调 西线 中线 东线 (1)决定南水北调的根本原因: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水资源供需矛盾 (2)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方案? 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半岛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优先实施东线工程。 (3)中线调水的水源: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 (4)华北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径流量小,蒸发强; b

5、.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c.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5)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积极意义 a.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b.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地扩大,控制地面沉降,是南水北调带来的生态效益 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a.长江径流减少,海水将会上溯,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b.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c.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d.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

6、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e.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6)解决南水北调带来的环境问题: 预先采取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影响。 (7)南方的珠江流域、浙闽台及西南诸河的人均水量比长江要高,为什么要选择从长江调水? 从长江调水,路径较短,投资较少,调水难度较小,长江水量较大。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 (1)位置:美国西南部 2 / 4 (2)调水原因:南部缺水,且用量大 (3)自然条件:北部湿润,河流水量丰沛;南部平坦,光热条件好,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4)调水措施:修建加

7、利福尼亚水道 南部发展灌溉,成为水果、蔬菜生产基地; (5)调水效应 解决南部城市用水问题; 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综合效益 3、生物资源的利用 生物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资源利用形式 正面影响:改良品种、培育良种、植树造林 产量、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改善生态环境 负面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 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 1、三大产业的含义 第二产业:即广义的工业。一般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 第三产业:即广义的服务业。

8、是为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提供基本服务的产业部门。如商业、金融、保险、运输、公务、教育和公益事业等。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产业逐渐减少, 第二产业先增后减 , 第三产业稳步增加 区域内部产业发展 遵循基本产业结构特点: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2、产业转移 区域之间产业转移:从一个区域三次产业所占的比重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越大,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 根本原因: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 3、产业转移的原因 影响因素:劳动力、市场、内部交易成本、国家政策、地价 4、产业转移的方向: 移出区 劳动、资源密集型 移入区 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 5、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移出地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加快产业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应;就业压力大 3 / 4 产业移入地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环境污染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就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兴起且经济获得发展)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