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某知名学校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3908153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某知名学校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某知名学校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某知名学校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某知名学校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某知名学校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某知名学校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某知名学校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5分,共75分)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 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出现在晚上B. 为长波辐射,为短波辐射C. 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D.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2.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受热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 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小有关B. 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大小有关C. 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大小有关D. 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大小有关【答案】

2、1. D 2. C【解析】试题分析:1. 直接根据图示的太阳辐射的作用过程判断,表示太阳到达地面的,应表示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表示地面射向大气的,表示地面辐射,应属于长波辐射,由于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作用较弱,而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强,故判断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白天和晚上均出现,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2. 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主要是因为海拔高,得到的地面辐射少,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主要是由于四川盆地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主要是因为四川盆地云量大,大气逆辐射较强,晚上气温较高,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主要

3、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考点:大气受热过程小明暑假到威海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 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A. 热力环流 B. 大气环流 C. 温室效应 D. 季风环流4. 此时,“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 由西向东 B. 由东向西 C. 由北向南 D. 由南向北【答案】3. A 4. C【解析】试题分析:3. 该地房屋前有水泥地,后有植被,二者的热力性质差异不同。白天水泥地比有植被地区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风从有植被的高压区吹向

4、低压区,形成穿堂风。夜晚水泥地比有植被地区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区。风吹向植被区,形成穿堂风。所以最符合的是A。大气环流指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温室效应是指气温条件的改变,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形式,与穿堂风关系不大,B、C、D错。4. 此时是白天,南侧的水泥地气温高,气压低。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压高,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C对。考点:热力环流的原理及运动方向。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5. 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A地温度高,气压低 B. 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C. B地温度低,气压高 D. 水平方向气

5、流:由A流向B6. 若A位于山谷,B位于山顶,则此时( )A. 为白天,吹谷风 B. 为白天,吹山风C. 为夜晚,吹山风 D. 为夜晚,吹谷风【答案】5. D 6. A【解析】5.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水平方向上,气温高,气压低。据图可知,图中A处等压面凸向高空,即凸向气压低的方向,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A处高压,同理B处为低压。所以A处气温较低,气流下沉;B处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气流从A流向B,故选D。6.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水平方向上,气温高,气压低。图中A处等压面凸向高空,即凸向气压低的方向,根据“高高低低”的原则,A处高压,同理B处为低

6、压。所以A处气温较低,气流下沉;B处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气流从A流向B。山顶白天升温快,温度高,气压低,山谷升温慢,气温低,气压高,吹谷风,故选A。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可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7.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减弱了地面辐射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8.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7、)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答案】7. A 8. C【解析】7. 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果。选A。8. 在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选B。下图为“近地面与3000 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若a、b、c位于同一纬度,则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a、c代表冬季的海洋a、c代表夏季的海洋b代表白天的陆地b代表晚上的陆地A. B. C. D. 10.

8、 若a、b、c位于同一条经线,且a、b、c三地之间形成的环流属于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c之间的距离接近6660 km B. 近地面大气可能由b向a、c流动C. a、b和a、c之间一定盛行信风 D. a、c所代表的气压带移动方向一定相反【答案】9. B 10. A【解析】试题分析:9. 图示为近地面与30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读图可以判断f、d处气压差大,也就是a地与c地垂直气压差大,b地垂直气压差小。由此可判断同一水平面上,a与c地近地面较b地气压高,对应的高空气压较低。b地近地面气压较低,对应的高空气压较高,气压差值小。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近地面夏季(白

9、天)陆地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海洋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冬季(夜晚)陆地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海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的相反,由此可判断a、c近地面气压较高,代表夏季的海洋或冬季的陆地,对,错。b近地面气压较低,代表的是白天的陆地,对,错。 B对。10. 结合前面分析,a、c两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大,说明a、c近地面是高压,b是低压。所以a与c可能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上(即30NS附近),b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上,ac两地相差60,经线上每相差1就相差111km,所以ac之间的距离接近6660km,A对。大气是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近地面大气由a、c向b流动,B错。从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考虑,

10、a、b和b、c之间盛行信风,从海陆分布,近地面状况等影响分析,也可能盛行季风, C错。气压带和风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a、c所代表的气压带移动方向是相同的,D错。考点:热力环流,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及特征,三圈环流,距离计算。【名师点睛】注意图示给出的是某一高度上垂直气压差的大小,差值越大,说明近地面气压越高,反之近地面气压低。近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同一水平面气压状况相反。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能够区分冬夏、昼夜陆地海洋气压高低的变化。熟悉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大约范围。读下图(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1. 图中箭头代表风向的是( )A. B. C. D. 12. 该图最

11、可能出现在 ( )A. 北半球近地面 B. 南半球近地面C. 北半球高空 D. 南半球高空【答案】11. B 12. A【解析】11. 据图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发生偏转,两者之间呈一锐角,故为风向;和风向相反的为摩擦力,为摩擦力;垂直风向的是地转偏向力,故为地转偏向力。故选B。12. 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3045度角,因此该图所示的是北半球近地面。故选A。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及周边地区2016年8月6日20时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3. 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 )A. 偏

12、西风B. 东北风C. 偏东风D. 东南风14.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比丙地风速小B. 乙地为下沉气流C. 丁虚线附近出现锋面D. 丙地吹偏南风【答案】13. A 14. C【解析】试题分析:13. 读图,图示为北半球低压中心,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向右偏 ,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偏西风,A对。不可能是偏东风,B、C、D错。14. 图中甲地等压线密集,比丙地风速大,A错。乙地是低压中心,为上升气流,B错。丁虚线是低压槽,附近出现锋面,C对。丙地吹偏北风,D错。【考点定位】等压线图,风向,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名师点睛】在水平方向上,空气运动是垂直于等压线,

13、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的低压中心,气流是逆时针辐合。低压中心的气流是上升运动,高压中心气流是下沉运动。风速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的疏密有关。读下图,若阴影表示近地面中低纬度区域的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5. b气压带的名称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16. 当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时,a地所在风带及风向是( )A. 低纬信风带东南 B. 低纬信风带东北C. 中纬西风带西南 D. 中纬西风带西北【答案】15. B 16. A【解析】试题分析:15. 据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可判断b应为一

14、高压中心,AC排除,且该高压中心两侧均有气压带,可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所以B正确,D错误。故选B。16. 据上题结论可知,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当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时,则a地所在风带应为南半球的低纬度信风带,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应为东南风,故选A。考点: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7. 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示环流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B. 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C. 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D. Q地位于信风带18. 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旱 B. Q地盛行东北风C. a气压

15、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 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答案】17. A 18. C【解析】试题分析:17. 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根据气流运动方向,则图示b为赤道低气压带,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结合指向标,图示为南半球的低纬环流,A错误,选A。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B正确。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Q地位于信风带,C、D正确。18. 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b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受其影响气候湿润多雨,A错。结合指向标,图示应为中纬度环流,D错。Q地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B错。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对。【考点定位】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性质 、风向。下图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外圆为赤道,那么()A. 是东北信风B. 是西北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