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3879896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绩:计算机原理实验室实验报告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姓名:姜香玉专业:网络工程学号:132055215日期:2015年12月太原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原理实验室实验报告实验一:运算器实验实验环境PC机+ Win 2003 + emu8086+ proteus 仿真器实验日期2015 年.10一实验内容1. 熟悉proteus仿真系统2. 设计并验证4位算数逻辑单元的功能3. 实现输入输出锁存4. 实现8位算数逻辑单元二.理论分析或算法分析实验原理: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核心是由74LS181构成,它可以进行二进制数的算术逻辑运算,74LS181的各种工作方式可通过设置其控制信号来实现。当正确设置

2、74LS181的各个控制信号,74LS181会运算数据锁存器内的数据。由于数据锁存器已经把数据锁存, 只要74LS181的控制信号不变,那么 74LS181的输出数据也不会发生改变。输出缓冲 器米用74LS245,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74LS245导通,把74LS181的运算结果输出到数据总线,高电平时,74LS245的输出为高阻。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所示。其中运算器由两片 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以8芯扁平线方式和数据总线相连, 运算器的2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二个锁存器(74LS273)锁存,锁存器的输入亦以8芯扁

3、平线方式与数据总线相连,数据开关(INPUT DEVICE)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经一三态门(74LS245)以8芯扁平线方式和数据总线相连,数据显示灯(BUS UNIT)已和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内容。三.实现万法 (含实现思路、程序流程图、实验电路图和源程序列表等)实现电路图:1.设计并验证4位算数逻辑单元的功能BOn_2_111JEl I IdE三nia巴4TT?旳合4T0TE一fli 7七 m/lrJHH 茁刃 一rUEU1-D1AofuAl門&n疋inD3Imcn*d0JPCN93 1.1V IrI*.In ir-2.实现8位算数逻辑单元四.实验结果分析(含执行结果验证、输

4、岀显示信息、图形、调试过程中所遇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 )(一)验证了基本要求,实现了设计并验证4位算数逻辑单元、实现输入输出锁存、实现 8位算数逻辑单元的功能.运行结果:图一耳工二loiADnifalpiA2FZF?口口Bl号孑bnsPCiNSDai32U4 :* ,-LTEK7P.,图口 p 机 E哲 i. 口 z0 a CJ 3 1甘 b.: 1 A(二)思考问题:单总线,双总线和三总线结构在设计上的异同答:单总线结构:对这种结构的运算器来说,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操作数放在单总线上。为了把两个操作数输入到ALU,需要分两次来做,而且还需要 A,B两个缓冲寄存器。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操作速

5、度较慢。虽然在这种结构中输入数据和操作 结果需要三次串行的选通操作,但它并不会对每种指令都增加很多执行时间。只有在对 全都是CPU寄存器中的两个操作数进行操作时,单总线结构的运算器才会造成一定的 时间损失。但是由于它只控制一条总线,故控制电路比较简单。双总线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两个操作数同时加到ALU进行运算,只需一次操作控制,而且马上就可以得到运算结果。两条总线各自把其数据送至ALU的输入端因而必须在ALU输出端设置缓冲寄存器。为此,操作的控制要分两步完成:(1 )在ALU的两个输入端输入操作数,形成结果并送入缓冲寄存器;(2 )把结果送入目的寄存器。三总线结构:在三总线结构中, ALU的两

6、个输入端分别由两条总线供给,而 ALU 的输出则与第三条总线相连。 这样,算术逻辑操作就可以在一步的控制之内完成。另外,设置了一个总线旁路器。如果一个操作数不需要修改,而直接从总线2传送到总线3,那么可以通过控制总线旁路器把数据传出;如需要修改,那么就借助于ALU。五.结论完成了本次实验要求的设计并验证4位算数逻辑单元、实现输入输出锁存、实现8位算数逻辑单元的实验内容。学会了如何使用proteus仿真系统,掌握了运算器工作原理,熟悉了算术运算的运算过程以及控制这种运算的方法。实验二:寄存器实验实验环境PC机+ Win 2003 + emu8086+ proteus 仿真器实验日期2015.10

7、一实验内容1理解CPU运算器中寄存器的作用2设计并验证寄存器组(至少四个寄存器)3实现更多的寄存器(至少 8个)二.理论分析或算法分析单元电路:实验中所用的寄存器数据通路如图所示。由74LS373组成寄存器组成。寄存器的输入接口用一 8芯扁平线连至BUS总线接口,而寄存器的输出接口用一 8芯扁平线连至BUS 总线接口。经 CBA二进制控制开关译码产生数据输出选通信号,LDR0、LDR1、LDR2为数据写入允许信号,由二进制控制开关模拟,均为高电平有效。三.实现万法 (含实现思路、程序流程图、实验电路图和源程序列表等)实验电路:1.设计并验证寄存器组LEE FlJ/E_ zTEKTa.SW& f

8、l&l L11Lia 也ii.11IE2.扩展成四组(由于空间有限,只能实现两组)V-B1* BZ F叫 I r沪id.期 和 frH? -K、1;DQ扌jiJbB2l1-2ii-Mb!.! I*IT!lCQ-HHiM瞬PT佛 aHrAIJHH忙舁U2寻闵!r*:MEU-C PT聊叩叭2A ” -3J亠烈州W 1.1- I .I ? J. 4 -fi. r rlir自 BdlwsipE-B实验结果分析*eri誰戸签-实验四:微程序控制器实验实验环境 PC机+Win7+ proteus仿真器实验日期 2015.12一实验内容 基本要求:1.掌握微程序控制器工作原理 2设计并实现指令的微程序片段二

9、. 理论分析或算法分析程序查询方式是最简单、经济的I/O方式,通常接口中至少有两个寄存器,一个是数据缓冲寄存器,即数据端口,用来存放与方式,通常接口中至少有两个寄存器,一个是数 据缓冲寄存器,即数据端口,用来存放与CPU进行传送的数据信息;另一个是供进行传送的数据信息;另一个是供 CPU查询的设备状态寄存器,这个寄存器由多个标志位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是“外设准备就绪”标志(输入或输出设备的准备就绪标志可以不是同一位)当要的是“外设准备就绪”标志(输入或输出设备的准备就绪标志可以不是同一位)。当CPU得到这位标志后就进行判断,以决定下一步是继续循环等待还是进行得到这位标志后 就进行判断,以决定下

10、一步是继续循环等待还是进行I/O传送。三. 实现方法(含实现思路、程序流程图、实验电路图和源程序列表等) 实验电路图将数据送入锁存器:CPU从锁存器中读取数据:准备读取下一个数据:U3 軒Mh呢 Ebl*/一亘己im jamiLJ24四. 实验结果分析 (含执行结果验证、输岀显示信息、图形、调试过程中所遇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过程分析:在输入设备准备好数据时,发出一个选通信号KEY-BUS将数据通过总线接 收器74LS245送入总线,然后通过总线把数据传送到锁存器74LS373 (图中的U2),同时将D触发器U3:B的Q输出端置为1 (即灯READ_NEXT),表示接口 中已经有数据(即准备就绪)。CPU要从外设输入数据时,先执行输入指令读取 状态字,如READ_NEXT=再执行输入指令从锁存器中读取数据,同时把DE_C2 置为1,表示可以准备从外设接收下一个数据; 如果READ_NEXT=(M踏步等待, 直至READ NEXT为止。五.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程序查询的基本思想以及工作流程。通过仿真电 路,虽然实验中遇到问题,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最终还是实现了程序查 询方式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的工作流程仿真,完成了本次实验。实验五:微程序设计实验实验环境PC机+ Win 2003 + proteus 仿真器实验日期2015.12一实验内容1. 了解微程序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