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九周周练试题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3877570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九周周练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九周周练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九周周练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九周周练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九周周练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九周周练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某知名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九周周练试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九周周练试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地下水埋藏深度对植物影响很大。假如植物根部长期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影响地下水埋藏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下左图是青海四川江西台湾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下右图是下左图中乙地的相关信息。据此回答1-2题。1.上面左图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主要原因是此处A.受海洋影响,降水增多B.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受地形影响,降水增多2.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4种植物进行种植,4种植物的根深见下表,只考虑地下水对植物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植物

2、abcd根深1米1.2米3.6米4.1米A.a植物在E区不可以良好地生长 B.b植物在各个区都能种植C.c植物在F区不能很好地生长 D.d植物在H区不会因缺水而死亡下图示意某国人口自然状态下的增长模式变化,表示增长初期,表示末期。据此完成35题。3.正常情况下,从 到转变的轨迹符合A. 甲B.乙C.丙D.丁4. 该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A.快增缓增缓减B.缓增快减快增C.缓增块增缓增D.快增缓增快增5.影响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灾害B.医疗卫生条件C.文化教育水平D.生产力水平下图为某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67题。6.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男女性别比例失衡B.移民缓解了

3、人口老龄化趋势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外来移民人口数量超过本国人口数量7.该国可能是A.英国B.巴西C.埃及D.泰国读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图,回答8-9题。8.2010年前珠三角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较高,原因在于A.地势低平B.气候湿热C.经济发展D.矿产开发9.2011年后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速低于粤东西北地区,原因可能是A.珠三角地区矿产资源枯竭B.珠三角地区人口出生率下降C.粤东西北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发展D.粤东西北“二孩”人口政策的影响读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和总人口增速示意图(含预测),完成10-11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

4、长率B.时期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与新增总人口数量基本相同C.时期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远远少于新增总人口数量D.时期我国劳动力总数保持在稳定的低水平11.关于不同时段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和适宜的人口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A.时期我国劳动力数量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高B.时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转型期,应当大力促进劳动力向大城市集中C.时期社会负担加重,需要改变人口发展模式D.时期我国劳动人口急剧减少,需要大力吸引国际移民下表示意甘肃省南部某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gkg-1)变化。据此完成12-13题。坡向有机质含量海拔(m)2420264035804050半阴坡4124120半阳坡2362阴坡181阳坡2

5、09012.海拔4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A.60B.75C.105D.12513.与阳坡相比,阴坡A.温度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B.温度低、降水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C.温度高、蒸发强,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强D.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图1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甲、乙两个公交站台分布图,经统计,不同时该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有明显差异(见图2、图3)。读图完成14-15题14. 图1所示区域最可能是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公交枢纽15.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A.M、N方向皆为郊外B.M、N方向皆近商业区C.M方向近市中心D.N方向近旅游区题号

6、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非选择题(20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朝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分别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4)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

7、料,分析其原因。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九周小周考地理试卷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DDACDBAD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ACCCDBC16.(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加廊屋可以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致使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体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挟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源流至桥址。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易于加工,建造成本低。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