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时训练】第1章第2节应用举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387076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时训练】第1章第2节应用举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时训练】第1章第2节应用举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时训练】第1章第2节应用举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时训练】第1章第2节应用举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时训练】第1章第2节应用举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时训练】第1章第2节应用举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课时训练】第1章第2节应用举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数学人教版精品资料课时作业第1课时学业基础测试1.2-121.如图1.2-12,为了测量障碍物两测A、B间的距离,给定下列四组数据,测量时应当用数据( )A.、 B. 、 C. 、 D. 、2海上有、两个小岛相距10海里,从岛望岛和岛成60的视角,从岛望岛和岛成视角,则、间的距离是( )A10海里 B海里C海里 D海里3某人朝正东方向走km后,向右转,然后朝新方向走km,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图1.2-13好km,那么的值为_4 如图1.2-13,设、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点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测出的距离为,后,就可以计算出、两点的距离为_ 5为了测量河的宽度,在一岸边选定两点和,望

2、对岸的标记物,测得,米,求河的宽度高考能力演练图1.2-146(2010陕西理,17)如图1.2-14,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聚5(3+)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点北偏东45,B点北偏西60的D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偏西60且与点B相距20海里的C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该救援船达到D点需要多长时间?第2课时1从A处望B处的仰角为,从B处望A处的仰角为为,则、的关系为 ( )A B C D2图1.2-15在如图1.2-15,三点、在地面的同一直线上,在、两点测得点的仰角分别为、,则点离地面的高为( )A B C D3在某点处测得建筑物的顶端的仰

3、角为,沿方向前进 m至点处测得顶端的仰角为,再继续前进m至点,测得顶端的仰角为,则等于_.4. 在200 m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为30,60,则塔高为( )Am Bm Cm Dm5.飞机的航线和山顶在同一个铅直平面内,已知飞机的高度为海拔m,速度为km/h,飞行员先看到山顶的俯角为,经过秒后又看到山顶的俯角为,求山顶的海拔高度(精确到m).高考能力演练图1.2-166(2010江苏,17)某兴趣小组测量电视塔AE的高度H(单位:m),如图1.2-16,垂直放置的标杆BC的高度h=4m,仰角ABE=,ADE=。该小组已经测得一组、的值,tan=1.24,tan=1.20,请

4、据此算出H的值.来源:1N2N1.5N南北西东图1.2-17第3课时1.在某电场中,一个粒子的受力情况如图1.2-17所示,则粒子的运动方向为( )A南偏西 B北偏西 C北偏东 D南偏东图1.2-182如图1.2-18,位于处的信息中心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海里的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在原地等待营救.信息中心立即把消息告知在其南偏西、相距海里的处的乙船,现乙船朝北偏东的方向沿直线CB前往处救援,则_3.一辆汽车从点出发,沿海岸一条直线公路以100km/h向东匀速行驶,汽车开动时,在点南偏东距点 且距海岸300km的海上处有一快递要送给汽车的司机,求快艇以最小速度行驶时的行驶方向与所夹的角高考能力演

5、练图1.2-194.(2009海南,17)如图1.2-19,为了解某海域海底构造,在海平面内一条直线上的A,B,C三点进行测量,已知,于A处测得水深,于B处测得水深,于C处测得水深,求的余弦值.来源:第4课时学业基础测试1已知在中,那么cosC的值为( )A B C D2在中,面积为,则=( ) A B C2 D4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余弦为,则底角的正弦值为_来源:4ABC中,已知a比b长2,b比c长2,且最大角的正弦是,则面积S_5.(2010安徽褚兰中学月考,16)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AB2,BC6,CDDA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高考能力演练图1.2-206. (200

6、8海南,17)如图1.2-20,ACD是等边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BD交AC于E,AB=2.(1)求cosCBE的值;(2)求AE. 参考答案与解析第1课时答图1.2-41.C 解析:由图形可知,要求,只需测量,及角,这样用余弦定理就可求长.2D解析:如答图1.2-4,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海里). km km km 答图1.2-53 解析:如答图1.2-5:由余弦定理可得,解得或.4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所以.答图1.2-65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解:如答图1.2-6,在ABC中,由已知可得,设C到AB的距离为CD, ,所以河的宽度为米.高考

7、能力演练6分析:本题是实际问题建模能力与方位角及解三角形和三角变换综合应用,需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应用正余弦定理解答.解:由题意知海里,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海里),又,海里。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 (海里), 则需要的时间(小时)。答:救援船到达点需要1小时。第2课时1C 解析:由仰角和俯角的定义知,、是内错角,所以。2 A 解析:在中,所以 ,所以 .答图1.2-73 解析:如答图1.2-7,由题意知,设,则,所以,答图1.2-8所以,所以,.4.解析:如答图1.2-8,设塔高为,Rt中, 所以,在ABC中,所以,由正弦定理知,(m).5.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答图

8、1.2-9,这样可在和中解出山顶到航线的距离,然后再根据航线的海拔高度求得山顶的海拔高度.解:设飞行员的两次观测点依次为和,山顶为,山顶到直线的距离为.答图1.2-9如图,在中,由已知,得,.又(km),根据正弦定理,可得,进而求得,所以(m),可得山顶的海拔高度为(m).高考能力演练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的知识、两角差的正切公式的应用.解:,同理:,.,故得,解得:.因此,算出的电视塔的高度H是124m.第3课时1D 解析:由受力分析及力的合成可知.2解: 如答图1.2-10所示,在中,,由余弦定文知来源:答图1.2-10.由正弦定理,.由,则为锐角,.由,则.3.分析:设快艇在处以k

9、m/h的速度出发,在中,由正弦定理求解.答图1.2-11解:如答图1.2-11所示,设快艇在处以km/h的速度出发,沿方向航行小时与汽车相遇(在点)在中,km;km,来源:则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即,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快艇最小速度为60km/h且行驶方向与成直角高考能力演练4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DF,DE,EF,在中,由余弦定理求DEF的余弦.答图1.2-12解:作交BE于N,交CF于M, , 在中,由余弦定理,. 第4课时1.A 解析:先用正弦定理:可求出,所以可设,,再用余弦定理:即2C 解析:在中,;又,3 解析:设底角,则顶角为.所以,所以,或(舍).4解析:因为ab2,bc2,所以a边对的角最大,且ba-2,ca-4;,所以,所以,当时,无解;当时,a7,所以b5,c3,所以SABCbcsinA53.5分析:把四边形ABCD的面积转化为ABD与BCD的面积和.解:如答图1.2-13,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连接BD,答图1.2-13AC180,所以,于是,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在ABD与BCD,由余弦定理得,又,.将代入,得.高考能力演练6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得,答图1.2-14转化为的差,利用差角的余弦公式求解;(2)在中,直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解:(1)因为,所以,.(2)在中,故由正弦定理, 得,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