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吴新村小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3870577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吴新村小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吴新村小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吴新村小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吴新村小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吴新村小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吴新村小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吴新村小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1一、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1二、工程特点1三、施工条件2四、管理特点及施工要求2第三章 项目目标管理规划2一、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及安全目标2二、质量保证措施:3三、质量控制措施:4四、质量管理制度:5第四章 项目管理组织规划5一、施工准备工作组织及时间安排5二、技术准备及质量计划6三、施工现场准备6四、作业队伍和管理人员的准备6五、物资准备6六、主要项目施工方法6七、安全施工设计7第五章 施工进度管理计划11第六章 施工采购与资源供应计划11第七章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13一、风险因素识别一览表13二、风险可能出现的概率及损失估计14三、风险管理重点14四、防

2、范对策14五、风险管理责任15第八章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15一、信息管理措施15二、信息的内容与要求15三、管理信息的储存16第九章 项目收尾管理规划17一、工程概况17二、人员机构设置情况17三、工程结算情况18第一章 编制依据本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是根据以下资料编制:1、依据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大吴村新村小区施工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236-2006)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规程。(JGJ3-91)5、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型基础技术规范。(JGJ6-99)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

3、验收规范。(GB50203-2002)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本工程建设地点为河北省涿州市大吴村。其环境特征为:东、北面距围墙约10米,围墙正前面为大吴村,其地比施工场地低12米;边上有小吴村、光明社区、沿鲁村。 二、工程特点该小区总建筑面积约122114.67M2,十六至三十层剪力墙结构,基础类型为筏型基础。工程项目包括:一栋30层住宅楼,一栋29层住宅楼,四栋28层住宅楼,一栋18层住宅楼,一栋16层住宅楼及

4、地下车库。1#8#楼外墙为300厚,内墙、厨房、卫生间为200厚非承重烧结空心砖,质量等级为B级;屋面防水等级为级,耐用年限15年,防水为3+4厚SBS防水卷材(不上人),上人屋面为3厚SBS防水卷材,卫生间防水为1.2厚聚氨酯防水涂膜,屋面保温板为60厚挤塑聚苯板。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二级;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三、施工条件本工程施工场地已平整,施工用水及用电已接至施工场地,道路已通到场地外边。建筑物距场地前后外边均大于10.5M,临时设施及施工用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的堆放将布置于此空地,且正准备布置。我公司对施工用机

5、械设备及材料的采购已基本完成,各种施工条件已具备,现准备开工。四、管理特点及施工要求1、管理特点:本工程属高层建筑,其管理重点是抓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以及质量、进度的管理。工程将实行平行流水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因此多种专业将同时进行操作,其管理的特点是组织好足够的劳动及所需机械设备以及各种材料,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协调各专业、各工种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各专业工种的衔接。2、总体要求: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结合本工程高层建筑的特点进行管理。按照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组织实施。施工中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落实质量、进度、安全、成本以及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措施,确保本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目标得以

6、实现。第三章 项目目标管理规划一、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及安全目标1、工程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本工程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施工,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拟定的质量保证措施进行施工全过程的监控。并以ISO9002质量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施工方法与技术竭诚为用户服务,本着“质量第一求效益,用户至上得信誉”的宗旨,施工中精益求精、严格要求、采取主动控制、杜绝质量事故。充分发挥我公司人才、设备和技术上优势,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施工及质量验收,确保本工程符合区样板工程标准。2、质量实施计划: 本项目由1#2#3#5#6#7#8#楼及车库组成,2015年12月27日开工,拟计划在20

7、16年1月20日前将1#2#3#4#楼基础施工完毕,2016年2月28日前将5#6#7#8#楼基础施工完毕,2016年3月1日前将1#2#5#楼0.00以下结构施工完毕。并确保该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观感质量验收好; 2016年8月30日前将1#2#5#楼主体结构施工完毕; 3#4#5#6#7#8#楼2012年11月15日前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并确保该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观感质量验收好; 2016年9月20日前1#2#5#楼将屋面防

8、水施工完毕;2017年12月10日前3#4#5#6#7#8#楼将屋面防水施工完毕,确保该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观感质量验收好; 2016年6月30日前将1#2#5#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完毕,2016年9月10日前将3#4#5#6#7#8#9#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完毕,确保该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观感种质量验收好; 2016年6月30日前将1#2#5#楼安装工程施工完毕,2016年9月10日前将3#4#5#6#7#8#安装工程施工完毕,确保所含

9、分部质量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观感质量验收好。至此,本工程合同内容全部完成,计划于2016年9月25日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二、质量保证措施: 1、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学习招2 投标文件、工程承包合同、施工蓝图、项目管理策划、施工组织设计及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使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和计划人人皆知,心中有数,并确保实施。 2、施工中按程序控制要求严把材料质量关,认真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真正做到货比三家,优中选优,签订采购合同,另外对采购的材料按检验和试验

10、控制程序进行检验或验证,确保所有材料和制品质量合格,使用放心。 3、认真制定细部质量策划,包括基础、主体、屋面、装饰装修、电气、通风、给排水、智能等分部工程的细部策划。特别要重视土建、安装的后期施工策划,把工程质量创优难点变成质量创优的亮点,通过精心策划,精心施工使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为实现工程创优夺杯的质量目标奠定基础。 4、有针对性的做好班组技术质量交底工作,让所有作业人员明确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以及施工中须重点注意的内容。对作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认真填写工程技术交底书。 5、积极有效地开展QC小组活动,针对工程技术难点、质量通病制定课题开展活动,组织攻关措施,

11、为质量创优目标的实观得到更进一步的保证。 三、质量控制措施: 1、在公司质量体系框架内,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设立技术质量组、生产安全组、材料动力组、安装组、财务劳资组等相关机构,配备持证上岗的优秀技术员、质检员、施工员等各类施工管理人员,并明确质量责任,使全体施工管理人员都能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把质量工作落实到人。 2、按照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各专项方案、质量策划对作业班组认真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和技术质量要求,注意施工难点,详细解答作业人员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填写工程技术交底书。 3、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严格执行物资采购控制程序,所有材料采购前必须先进行分供方评价,列出

12、合格分供方名单,然后按名单采购。对此应满足以下要求:一要编制材料采购计划;二要签订采购合同;三要对采购材料按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进行检验或验证,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进行处理。 4、加强对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包括计划控制,项目协调控制,特殊过程控制,机具设备维护、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安全控制、变更控制、应急状态控制、工程技术问题控制、工程质量控制、质量记录控制等,使工程从开工起就受到质量保证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有效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5、加强过程检验和试验工作,施工前认真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检验和试验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未经检验

13、、试验的过程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同时要认真填写“三检记录”、“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记录”,对于出现的一般质量问题,应通过整改并填写跟踪验证记录,对出现的一般不合格品,要启动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6、对所有用于工程的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的能力和精度都要定期进行控制,以确保测量检验和试验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7、认真做好纠正和预防措施工作,消除产生质量问题的潜在因素,确保工程质量。 (1)实行质量跟踪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和质检员要按施工工序进行跟踪检查验收,实行质量否决制度,经济上认真落实优质优价政策; (2)现场搅拌砼、砂浆时,要用微机自动计量控制,根据砼、砂浆的不同强度要求,正确

14、输入配合比,确保砼、砂浆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施工现场应建立标养室和同条件养护点,严格按规范规定取样留置试件测试; (3)加强定位放线测量工作,严格按已制定的测量控制方案进行测量工作,重点控制轴线、标高、几何尺寸、建筑物及电梯井的垂直度; (4)钢筋绑扎施工时按钢筋定位新工艺进行操作,确保成型钢筋的几何尺寸和纵向钢筋的位置; 四、质量管理制度: 技术复核工作制度 一、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或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工序实施技术复核,是为了避免发生重大差错,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和合同规定要求。 五、技术复核工作的程序及要求: 1、技术复核工作应在本工序已完成且班组自检查合格后,下道工序施工前进

15、行。 2、复核检查前主管工长应认真填写好技术复核记录的有关栏目,通知项目质检员及有关人员进行检查,为使工程进度不受影响,检查时间从接到工长通知第四章 项目管理组织规划一、施工准备工作组织及时间安排1、施工准备工作组织(1)、建立项目经理部:由公司委派管理能力强的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施工准备工作。(2)、技术部门指导:项目经理部在公司技术部门的指导下积极作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2、时间安排从签订合同起开始准备,其准备工作包括:机械设备及材料的采购,临时设施搭设,施工用电、用水线管的铺设,施工场地排水沟的修建,等准备工作均必须在开工之前完成。二、技术准备及质量计划1、技术准备(1)、参加图纸会审,并整理好图纸会审记录经建设、设计监理三方签字认可。(2)、编写好施工组织设计,经建设、监理方签字认可后,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3)、复核建筑物的标高和轴线位置,检查主体各部位的平整度和垂直度。(4)、对作业人员进行操作技术及安全生产交底。2、质量计划本工程所有装修内容全部按优良标准进行施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