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友琼教育叙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3870572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友琼教育叙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陶友琼教育叙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陶友琼教育叙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陶友琼教育叙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友琼教育叙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请别吝啬您的赞美实验一小教师:陶友琼、陶友明教育是以心交心、以爱育爱的事业,教育是有禁忌的,教育也是有雷区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改变着学生。一件小事,可能会让学生感动一生,并从此求真向善;一句不该说的话,也可能会使学生一蹶不振,并从此走向人生歧路。教师心中如果没有爱与感动,就不会有无私的奉献,就不会有对职业的坚定信念,就不会有追求卓越的理想!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只有时刻注意改变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在教育之路上修炼自我,成就卓越!暑假我认真阅读了影响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它精选了100篇深刻隽永、意味深长的教育美文,能够影响教师心灵世界的教育美文,分为“我爱孩子

2、”、“教室,出错的地方”、“教师是灵魂守望者”、“牵一只蜗牛去散步”4辑,其中不乏国内外名家的精品力作,这些文章娓娓道来、真情流露、感人至深。一件小事、一句话语、一首小诗,无不带给教师美好的阅读体验,让教师感受到纯真的教育境界。这些文章篇幅虽短,却启人深思,在潜移默化中感动教师、影响教师。准确把握教育边界,熟练掌握言行禁忌,认真修炼教育艺术!其中一篇赞美如药给我触动最大。文章中讲到:在南非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许多优秀的生活礼仪和处世方式。譬如当族里的某个人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间,以示惩罚。但最值得称道的是: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放下手上的工作,从

3、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治疗”他的心灵,修正他的错误,引导他以此为戒,总结教训,重新作人。在这里,惩罚没有暴力,没有血腥,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善事,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上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对前面已经有人提及的优点和善行,后面的人不能重复。“赞美”的仪式结束以后,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庆典。人们要载歌载舞,用一种隆重而热烈的礼仪,来庆贺犯错的人脱胎换骨,重新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多么令人感动的“赞美仪式”啊!身为教师,我们时常会面

4、对一些犯错误的孩子。面对他们,我们采取的往往是批评、说教。但是屡次的批评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我们也何不来个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呢?我班有个孩子叫周XX,很小父母离异,各自都重组家庭,父母都无瑕顾及孩子,由奶奶一手抚养,因此孩子各方面的习惯都很差,课间时生龙活虎,和同学追逐打闹,疯奔疯跑,一会儿就满头大汗,搞得全身上下脏兮兮的,可是到了上课就萎靡不振,精力无法集中到学习上,他的思绪随时处于神游状态,一节课没有几分钟能集中注意力听讲,思维根本不跟老师走,而且上课经常打瞌睡,听课质量糟糕透了,一节课下来收效甚微;家庭作业的完成就更糟糕了,随时记不得做什么,每一次的作业都没按要求完成,即使做了一些都

5、是乱做的,出错很多,书写相当糟糕,要求读背学过的课文,他不读,别人都会背了,他连读都不会读,就连每篇课文要求会认的字都认不完,布置了预习课文,他也不会去拼读,等第二天来学校上新课时他又一头雾水,又坐“飞机”去了。照此发展下去,这个孩子的学习不是一落千丈吗?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刚开始我耐心地找他个别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他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教他上课该怎样做,家庭作业该怎样做,当着老师的面他好像明白了,可落实起来依然如故,这样三番五次的教育没有效果,上课依旧打瞌睡,思绪飞扬,作业乱做,不复习也不预习,根本没有学习的状态。老师的耐心被磨灭了不少,当屡教不改后,对其存在的问题声色俱厉地提出批评

6、,“这节课听课最不专心的是周XX。”“今天作业完成很差的有周XX。”“在教室里追逐打闹的有周XX。”这样严肃的批评教育能达到三分钟的教育效果。慢慢地我发现这个孩子开始躲着我,甚至都不敢和我进行眼神的交流了,上课时总感觉他有些小紧张,生怕自己搞小动作被老师发现,可又克制不住自己,不是和同桌讲话,就是搞小动作,打瞌睡,老师一但发现马上进行严肃批评,这样孩子越来越怕老师了,学习上也越来越没有积极性了,上课总是心不在蔫,打不起精神,脸上总露出不耐烦和痛苦的表情。我打心理开始琢磨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这个孩子开始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了,老师一味的批评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打击,这样下去会毁了这个孩子的。我开

7、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作为成年人都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表扬,更何况对于那些涉世未深的学生呢?于是我开始搜寻这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终于有一天中午我发现他来到学校以后就主动力地帮助值日小组的同学打扫教室卫生,他拖地是那样认真细致,和其他同学一起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接下来的自主品德课我就把他今天主动帮助打扫卫生的好事在全班进行了表扬,“周XX同学热爱劳动,乐于帮助同学,做起事来认真仔细。”只见他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我知道此时他的心里会是怎样的高兴。“平时,老师总批评他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看来老师错了,周XX的身上还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优点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你们心目中的周XX。请大

8、家好好回忆一下,你都发现了他身上的哪些优点,知道他做过的哪些好事。有请周XX上台。”这个孩子不好意思地走上了讲台,低着头。台下的孩子们早以迫不及待了:“他经常帮助我,借笔和橡皮擦给我用。”“他上体育课时很积极,优育老师经常都表扬他。”“他很尊敬老师,经常给老师送上一个苹果、一个柑子。”“他对人有礼貌,见到老师和长辈都主动问好。”“他很有爱心,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孩子们七嘴八舌,他的头也越抬越高了,我看到了他自信的表情,喜悦的心情。从那以后,他的学习积极性找回来了,上课听讲专心多了,也能看到他举手发言了,我也会不适时机地对他进行表扬,他越来越自信了,体育艺术节上他为集体荣誉努力拼搏,乐在其中

9、;班级的读书活动,他积极参与,读有所获。学习成绩也有很大进步,第一学期成绩基本在80分左右,但第二学期期末语数都考了90多分,这是怎样的进步,我不得不说这是赞美的力量,让他从一个问题学生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孩子。赞美,会让犯错者感到自己为人的价值。人都是向善的,蓦然发现自己居然如此受人重视,心中的窃喜不言而喻,同时也会为自己的过错而深感羞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实事求是的赞美就是宽容,它像一剂良药,会愈合犯错者因为犯错而引发的心灵创伤和悔恨,除去了心头的痼疾,矫正了错误行为,同时会鼓舞犯错者改过的信心,点燃向善的正气。一个成功的老师,总是不吝啬赞美孩子

10、的语言。作为人师的我们,应想尽一切办法,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向孩子的心灵撒洒阳光,让他们在得到心灵呵护的同时,也能尽情地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反思我们目前的教育现状,许多教育者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总是数落一通,有的还要叫上家长,将学生的错误列个清单出来,家长、老师一起数落。学生呢,低头认罪,检查反思,没过两天,依然如故,也许更甚。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没有达到目的,而且严重损伤了学生的自尊。我们不妨试一下,象巴贝姆巴族那样,采用赞美的方法教育我们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学生对许多事情的认识是模糊的,不能够准确的把握其本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面对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要给予他们的不是指责,也不是训

11、斥,而应该指出他们的优点加以赞美,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进行引导,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便会使学生找到自信。这样既能够让他们的心灵不受伤害,还可以和学生保持很好的师生关系。当然,老师对学生的赞美也不能滥用。这要求教师学会欣赏,要有赞美的技巧,而且这赞美还必须是真诚的、得体的。教育者啊,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欣赏和喝彩!赞美如春风,他可以使人温馨和感激;赞美如火种,他可以点燃学生心中的憧憬和理想。“教育是充满着生机的鲜活的过程,是人与人心灵的相遇和对话。教育是期待,教育是牵手,教育是澄明,教育是心动”期待每个老师都能够赏识自己的学生,进而享受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批评是“苦”的,赞美是“甜”的,良药何必一定就要“苦口”,送上一剂“甘甜”的良药,不但“患者”喜欢服用,而且同样能够收到“治病救人”的效果,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