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387021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单元教学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初步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小节: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让学生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来解答一些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这种类型的应用题实际是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应用,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类型,今后学习百分数应用题也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具体地说就

2、是能够找准单位“1”,分析分率所表示的意义,并能根据对应分率,求出分率所对应的数量。学生能够根据数量关系,画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线段图。这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几分之几”或“减少几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利用分数的有关知识列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1.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联系实际开展教学。在本单元中,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注意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本单元知识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基础

3、,关注学生抽象概括具体实例的过程。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间的衔接,特别需要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分数混合运算(一)1课时2分数混合运算(二)1课时3分数混合运算(三)1课时4练习二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材第2123页)1.掌握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对“对应”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会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单位“1”的量乘分率得到的是分率的对应量。能有条理地说

4、明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发展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与分数乘法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掌握解题思路。难点:找出所求数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渗透“对应”的思想。课件。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哪些新知识?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再次加深对解题思路的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多样化是学生学习个性化的必然反映。提倡算法多样化不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还计算教学于本来面目。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另一个现实要求,是适时引导

5、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能够实现算法的优化。2.对于多种算法,不应急于做出选择优化,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算法的优化。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条理性。3.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多思考、多表达。学生做得对,就让他们自己说说是怎么想的;学生做得不对,就把错误指出来,让全体学生引以为戒,从而使犯错误的同学对错误的认识更加深刻。分数混合运算(二)。(教材第2426页)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答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2.会解答两步计算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3.感受分数在现实

6、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难点:找准单位“1”的量。课件。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车展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参加动物车展,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师:观察得很细心,叙述得很完整,不错。继续努力!【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并获取图中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为新课的教学做准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自己讲述收获,可以是知识点,也可以是情感方面,还可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一节课的内容,既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

7、的印象,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1.让学生自主讨论、思索,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2.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时的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不必做过多的铺垫,不用多余的提问引导。分数混合运算(三)。(教材第2729页)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的过程,并

8、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问题的过程。2.能用方程解答“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3.认识到许多分数除法问题可以借助方程来解决,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重点:能用方程解答“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难点: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并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问题。课件。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叙述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设计意图:以交流的方式促进回忆的深刻,让每个学生把知识点牢记在心。】1.面对一个新的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思考、探索,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

9、与交流的能力。让学生交流不同的算法,既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又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在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既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2.本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提取信息,从而提出问题,为学生的探索提供空间。在探索阶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解决新问题,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A类1.(考查知识点:已知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B类2.听新闻,提问题。2003年第一季度城镇居民人

10、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元?(考查知识点:已知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二。(教材第3031页)1.结合具体事例,进一步巩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运算律。2.在具体情境中,结合画图的方法找等量关系,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数学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运算律。难点:画图法找等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件。师:同学们,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到这就要结束了,关于这部分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跟大家说一说

11、。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我知道了整数运算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混合运算。 我学会了借助画图的方法找等量关系来分析题意。 我会找单位“1”,能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师:同学们学会的知识真多,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看看谁掌握得最好。【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回忆所学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和整理的能力。】师: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自由叙述自己的收获所得。【设计意图:通过合作交流,分享各自深刻的认识,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练习二1.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2.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学会梳理知识,逐步建构知识网络,为今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