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设计方案实际案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385633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8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设计方案实际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施工设计方案实际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施工设计方案实际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施工设计方案实际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施工设计方案实际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设计方案实际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设计方案实际案例(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第三章 :施工准备工作第四章:施工部署第五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第六章: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第七章:确保安全生产的保证措施第八章:确保工期的保证措施第九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保证措施第十章:特殊季节施工技术措施第十一章:施工计量管理及成本控制措施第十二章:成品保护措施第十三章:有关图表.第一章:编制说明1.1 、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 xxxxxxxxxxxxxx 工程的投标文件技术性文件:本施工组织设计体现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若我公司有幸承接该工程,我们将遵照我单位技术管理程序,完全接受招标文件提出的有关本工程施工质量、施工

2、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一切要求,并落实各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尽快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生产设计物总体规划布置工作,发挥我单位的管理优势,建立完善的项目组织机构,落实严格的责任制,按质量体系文件组织施工生产,实施在建设单位领导和监理管理下的项目总承包管理制度,通过对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技术、方法和信息的优化处置实现工期、质量、安全及社会信誉的预期效果。1.2 、编制依据:、本工程招标文件。、根据 xxxxxxxx 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本工程的施工图。、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施工的各类规程、规范及验收标准。、xxxx 市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

3、等地方性法规及规定。、本公司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本工程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2.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及相关单位工程名称: xxxxxx工程地点: xxxxxxxx建设单位: xxxxx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xxxxx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工程概况及特点:本工程为 3 层框架结构,建筑为3726.6M2,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6 度,地基基础工程与结构主体工程正常合理使用年限为50 年,基础垫层C10 砼,其它为C20、22砼,钢筋 为 I 级 fy=210N/mm,为 II 级热扎月

4、牙纹钢筋, fy=310N/mm,砌体 0.000 以下: MU10灰砂砂砖, M5水泥砂浆砌筑, 0.000 以上:加气块, M5混合砂浆砌筑;彩铝中空玻璃窗,门为夹板门;屋面为现浇砼坡屋面,盖英红瓦;外墙为面砖,厨卫、内墙及天棚为水泥砂浆,其它内墙及天棚为混合砂浆粉刷,刮灰两遍;楼地面为一般水泥砂浆面层,一层天厅及楼梯间为花岗岩地面;给水管为 PP-R管,排水管为 PVC管;电气工程电线管暗设穿线。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3.1 、现场平面布置现场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快慢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序进行,具体的施工平面布置原则为:(1) 、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

5、尽量节约施工用地。(2) 、在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 尽可能减少临时设施投资。(3) 、在保证现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的二次运输。(4) 、在平面交通上,尽量避免土建、安装及生产单位相互干扰。(5) 、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本工程施工场地较宽,但施工体量大,为了满足施工要求,我方拟定在建筑物的四周设置临时围墙,并在围墙内集中布置现场值班室、工具房,以及钢筋、木工场地、砂浆搅拌地、砼集中搅拌站、砂、石堆场,建筑物四周作为加气块、钢结构等材料堆场,整个现场平面布置要既能满足施工需要,又要做到文明施工,高起点

6、、严要求,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为了施工方便需要,中间设置一条 C15 砼硬化道路作为施工中的主要运输通道,生产区内设食堂、宿舍和办公室,并设置排水明沟,生活污水经过过滤后有组织排放,建筑物四周设置排水沟,工程污水经沉淀后有组织排放到指定地方。具体布置情况详见现场总平面布置图。3.2 、施工用水、用电、临时施工用水现场临时施工用水由业主指定供水点,接至施工现场按现场用水情况设个砂浆搅拌站、 2 个混凝土搅拌站、 2 个砂石堆场,建筑物设 4 个施工用水龙头,临时设施设 5 个用水点,根据施工用水量的实际情况用水高峰时间长,不考虑时变化系数,取其合计值,总用水量为 10.5L/S ,因施工用水属工

7、业用水范畴,取管道流速 Q1.2m/s ,主管径用 d=40mm,支管径用d=25mm,压力取 1.0Mpa 截止阀,污水采用明沟排水,施工用水见平面布置图。、临时用电、临时用电总量本工程由业主在现场附近施工电源,施工现场用电统计为砼搅拌机45KW,砂浆搅拌机 15KW,龙门架 45kw,电焊机 194=76kw,电锯 16.5kw,插入式振动棒 15kw,潜水泵 9.1kw ,现场照明及其它零星设备、工具 40kw,总计用电合计为 266.5kw。、安全用电技术措施、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4m 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大于 36V。、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

8、不得大于24V。、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电气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分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B、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宜接在动力开关的上则。C、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内应一机一闸。每台用电设备应有自己的开关箱,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D、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所距离不得超过30 米,开关箱与其控制的

9、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 米。E、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操作作用的瓦斯、烟气、蒸气、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F、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端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 米,小于 1.5 米。移动式分配电、开关箱的下端与地面垂直距离为0.6 至 1.5米。配电箱、开关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的厚度应大于1.5mm。G、配电箱、开关箱中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

10、侧面、后面或箱门处。、电气设备的安装、配电箱内的电器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坚固在配电箱体内,金属板与配电箱体应作电气连接。、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各种电器应按规定的位置坚固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并且电器设备之间、设备与板四周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应场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及截面应严格执行临电图纸的标示截面。各种仪表之间的连接线应使用截面不小2于 2.5mm的绝缘铜芯导线。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各种箱体的金属构架、金属箱体、金属电器

11、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做保护接零,保护零线应经过接线端子板连接。、本电箱后面的排线需排列整齐,绑扎成束,并用卡钉固定在盘板上,盘后引出及引入的导线应留出适当余度,以便检修。、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按时,多股线应涮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电气设备的防护、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线路下方施工,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杂物。、施工时各种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当外电线路的电三为 1KV

12、以下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米;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至 10kV 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米;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 25 至 110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米;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线路的一侧。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 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际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米。、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的最低点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外电线路电压为 1KV 以下量,最小垂直距离为米;外电线路电压为至 35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米,、对于达不到最小安全距离时,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可以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要悬挂醒目的警告

13、标志牌。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对于既不能达到最小安全距离, 又无法搭设防护措施的施工现场,施工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否则不得施工。、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施工现场内临时用电报施工和维修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电工的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初级电气不允许进行中、高级电工的作业。、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1) 、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2) 、使用的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3) 、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4) 、负责保护所有设备的负荷线、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