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385602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稻曲病俗称“乌米” ,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故又 名“丰收果”,近几年在农安县各稻区均有发生。因病原菌 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为害不断扩大,为害程度越来越重,并 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此病虽然对产量影响不大,一般可减产 5%10%,但是该病的病原菌所含有色毒素,能够降低稻米 品质,因此要进行系统防治。1. 稻曲病症状 病菌为害穗部谷粒,先在颖壳的合缝处露出淡黄色的小菌块,逐渐膨大,最后包囊全颖壳,形状为健粒的 3 4 倍,为墨绿色或橄榄绿,前期表面光滑,后期开裂,布满墨 绿色粉末,切开病粒,中心呈白色,其外围分为三层:外层 为墨绿色或橄榄绿色,第二层橙黄色,第三层淡黄色。2.

2、 侵染途径 病菌以落入土中的菌核和附着在种子表面上的厚垣孢子越冬,菌核在来年的 78 月份发育产生子囊壳,壳内产生 大量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并随气流传播散落,在水稻破口 期侵害花器官和幼嫩器官,导致谷粒发生病害。3. 发病条件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稻曲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孕穗末 期至齐穗,由于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生长发育,长期低温 寡照、多雨易降低水稻的抗病性,特别是在抽穗扬花期遇多 雨低温,或阴雨连绵,田间淹水、串灌,易导致稻曲病的大 发生;施氮量增加,稻曲病发病加重,尤其穗期偏施氮肥, 水稻抽穗后生长过于繁茂嫩绿,会加重稻曲病的发生;水稻 品种间抗(耐)病性差异显著,抗性较强的品种,稻曲病发

3、 生轻;上年稻曲病发生重,菌源多的地块易发生病害。4. 防治方法 稻曲病综合防治对策是推广抗性较强的水稻品种,降 低穗期的氮肥用量,在破口前后结合其他病害同时用药防治。4.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不同水稻品种稻曲病发 生程度有很大差异,因此,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曲病的一 项重要措施;选用无病种子。应从无病田留种,种子田一旦 发现病粒,要及时摘除,深埋土中或烧埋;可结合防治恶苗 病、立枯病进行种子消毒; 合理施肥。 降低穗期的氮肥用量; 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在病害发生的田 块及时摘除病穗烧毁或拿出田外深埋。收获后要实行深耕, 将病曲菌核埋入深土层下,以减少菌源。4.2 药剂防治 在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初期(即田间有 2%5%稻株抽穗的时期)ha用30%富米乐10001200mL, 或30%爱苗300mL,或5%井冈霉素水剂 15002000mL对水 7501000kg 喷雾。若施药后 6 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喷; 如果品种感病,预报水稻孕穗至抽穗期有 5 天左右降水天气 需进行药剂防治;如破口期前后均为晴天,品种较抗病,该 地块上年未发病,可不必进行化学防治;稻曲病的发生与水 稻破口期前后的雨日、雨量有很大关系。雨日雨量增大,病 害明显加重;施药时田间应有 35cm水层,并保水3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