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范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3855871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范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能力训练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在逆境面前勇敢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美育渗透点体会鲁滨孙藐视一切困难的阳刚之美。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法激发兴趣、引导阅读讨论、适时点拨。学生学法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感情朗读课文等形式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了解鲁滨孙到荒岛后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体会他勇敢无畏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鲁滨孙漂流记2解题:漂流什么意思?(随着水浮动)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记下疑难问题。2检查自学情况。(1)本文写的是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2)质疑,梳理问题。(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鲁滨孙漂流到荒岛,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2同座交流。3全班交流。(遇到困难:冷、饿、野人的威胁。解决办法:搭起帐篷、打猎捕鱼、养羊种麦。住所前空地插树桩,羊群分养,救下星期五为伴。从中体会:鲁滨孙有智慧、很勇敢、不怕困难,有顽强斗争求生存的精

3、神。)4朗读课文。(读出鲁滨孙当时的艰难和他在困难面前的勇敢。)5质疑、解疑。(随机解决,教师穿插背景知识及简介相关细节)(四)总结、扩展1鲁滨孙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启发联系实际谈)2你想详细了解鲁滨孙吗?可读一读原著。(五)布置作业找到鲁滨孙漂流记原著,读一读。篇二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2、引导学生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鲁滨孙到荒岛后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体会他勇敢无畏的精神。过程设计:一、导入191

4、9年9月1日,酷爱航海和冒险的鲁滨孙,乘座这艘轮船,踏上了远航非洲的途中。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船长在舰桥上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雾越来越浓,周围一片漆黑。突然,一声闷雷,紧接着,风雨交加,铺天盖地的大浪不断的打到船上。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分,一片混乱。海水迅速吞没了所有的人。第二天,海面上平静下来。死里逃生的鲁滨孙艰难的爬起来,发现同伴无一生还,绝望的看着对面的荒岛-同学们,鲁滨孙的命运将会如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滨孙漂流记。相信学完课文后,你们会明白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2、检查:读大屏幕上词语三、再读课文,合作学习通过刚才的阅读,相信鲁滨孙已经给你们留下了一些印象。看,这就是鲁滨孙。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小组为单位,说说你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鲁滨孙?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要求划出相关句子,并做上批注。1、读课文,划相关句子,做批注。2、小组交流。3、组织反馈。(师适时板书:住、吃、安全)同学们,课文围绕这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鲁滨孙所经历的困难,从而使我们认识了一个不畏艰险,勇于创造的鲁滨孙。四、观看课文影像,体会人物精神。但,在这漫长的26年中,他经历的困难又何止这些?你们知道吗?为了离开孤岛,他花了34天的时间砍下一棵大树的根,花了1个月的时间刮去了树

6、皮,花了3 个月的时间才凿成了一条小船但他,却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一切又一切艰难险阻。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鲁滨孙如何面对野人的精彩片断,再一次领略一下他的风采。允许同学们边看边窃窃私语。五、畅所欲言,谈感受同学们,精彩的片断欣赏完了,你想说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畅所欲言吧!七、拓展练习是啊!鲁滨孙可真了不起,他不畏艰险,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去学习。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在面对困难时却选择了退缩,甚至死亡。下面,我们就来听两则新闻报道,听完后谈谈你的感受。本周要闻:4月8日凌晨6时,常德市一名13岁的学生吊死在自家房里,留下的遗书里称,学校伙食太差,没有家里的饭菜好吃,他愿

7、意为同学们作出牺牲。日前,人民日报刊出了一篇题为陪读,让大学生失去什么的报道,在全国高校引起很大反响。据中国社科院调查统计,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陪读都不是个别现象,如今陪读延伸到大学也是自然而然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八、总结听了大家的想法,老师感到欣慰。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像鲁滨孙一样不畏艰险,勇于创造的。九、出示书鲁滨孙漂流记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实际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的缩写,课余时间同学们可以仔细地去读读这本世界名著。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努力吧!老师相信你们都会成为生活的强者!鲁滨孙漂流

8、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本课是略读课文,内容比较浅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先让学生读一读阅读提示,再按要求读课文,多读几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然后,读课文重点部分第二至八自然段,讲一讲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最后,交谈一下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9、,并从鲁滨孙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滨孙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因此,应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重点部分,练习讲述鲁滨孙荒岛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谈从鲁滨孙的经历中想到什么,从鲁滨孙的身上学到什么。进而讨论一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如何学会生存,学会竞争。另外,鲁滨孙漂流记属于历险小说类。记叙探险、历险的故事,以险扣人心弦,情节跌宕曲折,向来拥有众多的读者。尤其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这 奇与险相结合,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魅力。我充分利用课外语文资源,学完课文后因势利导,鼓励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原著,向学

10、生推荐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等,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篇三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途、篷、蛮、叛四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述课文故事。3、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木求生存的非凡经历,感悟要想生存,就得自己想办法创造条件的道理。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教材分析: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课文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制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11、重点是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生存,是人生第一需要。某生存,应该是每个人最起码的本领。同学们将面临人类生存竞争激烈的时代,怎样学会生存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鲁滨孙漂流记(板书课题),这是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的缩写。会给同学们很大的启示,你会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呢?二、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1、读一读课文前阅读提示,给自己确定阅读目标。组织交流一下。(知道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以后,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重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2、自己认真读课文。读准带注音的字的字音;边读边记内容,练习讲课文里的故事。读一遍记不下来,再读一两遍。3、3、小组讲故事。一人讲,其他同学补充。三、重点研读细读第28自然段,知道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1、自读自悟,思考:鲁滨孙战胜了那些困难?是怎样战胜的?画出有关句子。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帮助从食物、住所、安全、孤独几方面进行归纳。四、谈体会,感悟谋求生存的道理从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非凡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学生交流,教师酌情点拨。(要有生存的勇气,积极想办法,改善生存环境。)五、推荐原作,拓展阅读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世界的长篇小说,情节曲折,向来拥有众多可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找原作读一读,情节将比克文协的更具体、更有意思。板书设计:鲁滨孙漂流记不畏艰险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