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35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3855705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35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35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35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35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35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35(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综合作业二答案参考1. “大小距离不变”是知觉的无意识推理现象。(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 离差智商是对个体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 脊神经发自脊髓,穿椎间孔外出,共32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 简述情绪的二维度说的基本内容。参考答案:情绪最基本的维度有两个。一个维度是愉快不愉快,称之为情绪的效价。在效价维度上,由正到负,愉悦度依次降低,中间的某一点上无情绪感受。位于正效价那端、有愉悦感受的情绪称为积极情绪(正情绪),位于负效价那端、有不愉悦感受的情绪称为消极情绪(负情绪)。另一个维度是唤醒度,有

2、低唤醒与高唤醒,它由弱到强。5. 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 )。A.完整性B.整体性C.选择性D.理解性参考答案:B6. 在人的一生中,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如何?参考答案:童年期和少年期能力发展迅速。智力中各种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发展趋势不同。成年期能力发展最稳定。7. 消费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A、主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全面性原则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参考答案:BCDE8. 能力是如何分类的?参考答案: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不同,可以将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根据能力是否能够帮助人们创

3、造出新事物,可以将能力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将能力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9. ( )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A.知觉B.记忆C.想象D.感觉参考答案:D10. 联想的规律主要包括( )。A.接近律B.类似律C.对比律D.多因律参考答案:ABCD11. 人在注意看一个物体时,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即所谓“举目凝视”属于注意外部表现的( )。A.无关运动的静止B.呼吸运动的变化C.适应性运动D.调节参考答案:C12. ( )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A.幻想B.想象C.意识D.认知参考答案:B13. 自我概念(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4、: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人格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诸多方面的看法和观念的总和。14. 所谓“狼孩事件”说明了_。A.人的心理对生存环境的依存性B.人的心理的主体性C.人的心理反映了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D.人的心理的意识性参考答案:A15. 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6. 请简要列出情绪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参考答案:三种经典的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代表人物有詹姆斯和兰格。他们强调情绪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外界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

5、的外周理论。(2)坎农巴德理论。代表人物有坎农、巴德。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的生理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情绪感觉是大脑皮质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共同激活的结果。(3)认知评价理论。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你看婚前性行为的危害。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拉扎勒斯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具体来说,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17.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由10对脑神经和30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8.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 )实践的基础上

6、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参考答案:D19. 艾宾浩斯是第一位对记忆这种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科学定量研完的心理学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0. 大学生的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有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前瞻性原则、( )。A.制度性原则B.务实及可行性原则C.稳定性及适应性原则D.底线原则参考答案:BCD21. 对刺激强度及其变化的感觉能力叫( )A、感受力B、适应C、感觉阈限D、绝对感受性参考答案:A22. 下列哪个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 )A.詹姆士兰格理论B.成就目标理论C.

7、坎农巴德学说D.动机归因理论参考答案:A23. 智力理论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中多重智力观点将智力区分为七种,并认为这七种智力是相对独立的,具有不同的神经机理和发展阶段。(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4. 消费需求的习惯性是指消费者在长期消费活动中积存下来的消费偏爱和倾向。( )T、对F、错参考答案:T25. 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6. 动机强度越高对行为的影响越大,工作效率也越高。(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7. 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参考答案:(1)生物遗传因素:个体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

8、。同时,身体外貌对人格形成也有一定影响。(2)家庭环境因素: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言行和态度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3)早期童年经验: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以磨练出孩子坚强的性格。(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是一种深刻影响社会成员人格的社会存在。按社会文化的功能和其对社会成员影响力的差异,人们常将社会文化细分为社会主流文化、社会亚文化和社会生态文化三种。三种文化在人格塑造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

9、色、交互影响并促进人格的发展。28. 塞斯顿认为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构成。(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9.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A.兴奋B.反射C.抑制D.操作参考答案:B30. 社会学习理论的理论根源是( )。A.心理分析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认知理论参考答案:D31. 关于攻击性行为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什么?参考答案:所谓攻击,实际上是人们根据行为者和行为本身的特性而对某些伤害性行为作出的一种判断。攻击的理论:(1)习性学观点。习性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生物学基础的科学,代表人物是康拉德.洛伦兹。他认为攻击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它同喂食、逃跑、生

10、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和动物的四大本能系统。人和动物的攻击驱力来自有机体内部,与外界刺激无关,随着个体的攻击能量在有机体内不断积累,他必须借助于适当的外部刺激周期性地进行释放。(2)挫折-攻击理论。20世纪30年代,多拉德等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不是来源于攻击本能,而是来源于挫折。20世纪60年代,博克维茨休整了挫折-攻击理论。他认为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它只是为攻击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或准备状态。情绪唤醒是挫折与攻击之间的中介变量。(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从研究儿童的攻击行为入手,引入认知中介过程讨论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和发生过程,提出了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儿童

11、的攻击行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是直接学习,二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儿童对攻击行为的观察或模仿学习由注意过程、记忆过程、动作复制过程、动机过程四个相互联系的子过程组成。32. 采用夸张的想象以丰富编码对记忆具有促进作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3. 定位理论曾经用来解释( )。A.嗅觉B.味觉C.空间知觉D.平衡觉参考答案:C34. 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乐观的意义。参考答案:(一)心理健康是人类整体健康的一部分。(二)心理健康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三)心理健康是个体实现良好社会适应的前提和保障。(四)心理健康是保障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乐观的意义:(一)乐观有益于健康。(二)

12、乐观与成年时期良好的学业成绩、职业适应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三)乐观具有保护作用。35. 心理学基础理论领域主要是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6. 对于格式塔心理学而言,了解感知仅仅是了解大脑如何工作的手段,如何感召整体才是更为重要的目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7. 格式塔理论主要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的问题解决过程,以验证各理论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8. 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A.难度B.效度C.信度D.标准化E.知名度参考答案:BCD39. 神经元的分类不包括(

13、)。A.运动神经元B.感觉神经元C.外周神经元D.中间神经元参考答案:C40. 试述皮格马利翁效应及其教育含义。参考答案: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n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

14、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对于皮格马利翁现象及其机制的了解是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的。它提醒我们,作为教育者,无论是教师、家长或其他人员,对于受教育者充满信心,相信他们能发展得更好是很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受教育者,特别是孩子对自己的了解往往首先是从教育者那里得到的。在他们生活中居重要地位的人物对于他们的看法和态度,就像镜子一样折射着他们的形象。如果他们感到教育者认为他们有能力,信任他们,那他们也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值得信任的,他们就能建立起应有的自尊,使自己有热情为做得更好而努力。如果教育者认为他们能力低下,不学好,不可救药,他们也会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令人沮丧的形象,从而也认为自己能力就是不如别人,自己很难改好,自己没有出路,那么他们就不能确立应有的自信与自尊,就不能有充分的自我价值感。他们会感到绝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