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道路与桥梁题库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3830979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53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道路与桥梁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道路与桥梁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道路与桥梁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道路与桥梁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道路与桥梁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道路与桥梁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道路与桥梁题库(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工程施工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道路与桥梁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10分)1、在填方路基的施工过程中,上路堤压实度要求为( )。 A、90% B、93% C、95%2、对路基压实度进行验收评定时,采用的标准试验方法是( )。 A、灌砂法 B、环刀法 C、核子密度仪法3、在对土进行击实试验过程中,随着单位击实功的增加最大干密度所对应的含水量将( )。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4、对沥青路面而言,为保证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应尽可能选用( )。 A、酸性石料 B、中性石料 C、碱性石料5、若某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针入度为61,则该沥青应属于( )。 A、AH50 B、AH70 C、

2、AH906、路面水泥混凝土与结构用混凝土相比,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还应对混凝土的( )提出要求。 A、强度 B、和易性 C、耐久性 D、耐磨性7、水泥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施工时,若需加入外加剂,一般宜采用( )。 A、减水剂 B、早强剂 C、缓凝剂 D、阻锈剂8、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 A、1.0m B、1.5m C、2.0m D、2.5m9、大体积混凝土墩台或基础施工时可在混凝土中埋入厚度不大于150mm的块石,但块石的掺入量不得超过混凝土总体积的( )。 A、15% B、20% C、25% D、30%10、水下混凝土灌注对混凝土和易性要求较高,故混

3、凝土的砂率宜为( )。 A、2030% B、3040% C、4050% D、5060%二、多项选择题(40分)1、路基的形式包括( )。 A、路堑 B、路堤 C、半填半挖路基 D、零填路基2、对路基的基本要求包括( ) A、整体稳定性 B、强度与刚度 C、耐磨性 D、水温稳定性3、影响土的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 )。 A、温度 B、含水量 C、土类 D、压实功 E、填土层厚4、已知土样的最大干密度为2.00g/cm3,压实度要求为93%,各测点干密度如下,则压实度合格的点为( )。 A、1.85g/cm3 B、1.90g/cm3 C、1.88g/cm3 D、1.93g/cm3 5、在软土地基

4、处理过程中。属于浅层处治的施工方法包括( ) A、换填土 B、塑料排水板 C、浅层搅拌 D、抛石挤淤 6、粒料桩通过( )作用,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 A、化学反应 B、置换作用 C、挤密作用 D、排水作用 7、路基工程地下排水设施包括( )。 A、盲沟 B、沉井 C、渗沟 D、渗井 E、排水层 8、完整的渗沟构造包括( )。 A、排水层 B、反滤层 C、防水层 D、封闭层 9、涵洞的构造形式可分为( )。 A、明涵 B、管式涵 C、盖板涵 D、拱涵 E、箱涵 10、小桥涵基坑开挖后,基底检验的内容包括( )。 A、平面位置 B、几何尺寸 C、土壤成分 D、承载力 E、基底高程 11、路基工

5、程中构造物台背回填材料可以采用( )。 A、重粘土 B、砂土 C、粉土 D、砂砾 E、碎石 12、挡土墙中的路肩墙或路堤墙的作用主要包括( ) A、稳定路基 B、减少占地 C、减少填方 D、防止冲刷 E、拦截碎石 13、为增加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 )。 A、设置倾斜基底 B、加大墙身断面 C、采用凸榫基础 14、按照现行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石方路基的交工验收检查项目主要有( )。 A、弯沉 B、压实度、纵断高程 C、中线偏位、平整度 D、宽度、横坡度、边坡 15、为保证汽车安全、高速、舒适、经济的行驶,路面应满足一些基本要求,主要有( )。 A、强度与刚度 B、稳定

6、性 C、抗疲劳性 D、抗滑性 16、路面可能的结构层次包括( )。 A、面层 B、基层 C、垫层 D、联结层 E、透层 F、粘层 17、半刚性基层材料类型主要有( )。 A、填隙碎石 B、水泥稳定土 C、级配碎石 D、综合稳定土 18、半刚性基层材料通过配合比设计需满足的基本要求包括( )。 A、强度 B、刚度 C、抗裂性 D、水温稳定性 19、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类型主要有( )。 A、悬浮密实结构 B、骨架空隙结构 C、骨架密实结构 D、悬浮空隙结构 20、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有( )。 A、稳定度 B、动稳定度 C、永久变形 D、残留稳定度 21、评价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指标包括

7、( )。 A、横向摩擦力系数 B、构造深度 C、摆值 D、压碎值 22、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措施通常包括( )。 A、采用改性沥青 B、降低沥青粘度 C、增加粗集料 D、减少粗集料 23、提高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措施主要有( )。 A、掺抗剥落剂 B、掺消石灰粉 C、掺水泥 D、掺减水剂 24、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应在( )实行全过程旁站。 A、工地试验室 B、摊铺现场 C、拌和楼 D、碾压现场 25、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应每天进行抽提试验,以检验沥青混合料的( )。 A、细度模数 B、沥青用量 C、矿料级配 D、拌和温度 26、评价沥青路面现场压实质量

8、可以通过( )进行。 A、平整度 B、压实度 C、现场空隙率 D、渗水系数 27、为避免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离析,可采取()等措施。 A、降低沥青粘度 B、改善矿料级配 C、采用窄幅摊铺 D、提高拌和温度 28、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OAC1时,取三个沥青用量的平均值,它们分别是( )。 A、最大毛体积密度对应的沥青用量 B、最大稳定度对应的沥青用量 C、空隙率中值对应的沥青用量 D、饱和度中值对应的沥青用量 29、水泥混凝土路面宜采用( )水泥。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高铁水泥 D、高铝水泥 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 )设计要求 A、强

9、度 B、和易性 C、耐久性 D、经济性 31、在水泥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可以( )。A、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B、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C、在强度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可节约水泥 D、缩短混凝土凝结时间 32、混凝土配合比参数中,砂率的大小回影响水泥混凝土的( )。 A、水泥用量 B、和易性 C、耐久性 D、耐磨性 33、为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有( )。 A、降低水灰比 B、加入减水剂 C、加入早强剂 D、保温养护 34、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初期出现不规则裂缝,可能的原因有( )。 A、切缝不及时 B、养护不当 C、温差太大 D、水泥用量太少 35、桥梁基础根据设计与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

10、)。 A、明挖基础 B、桩基础 C、墩台基础 D、沉井基础 36、对于一般地层,在选择钻孔方法时宜选用( )。 A、正循环 B、冲击 C、反循环 D、冲抓 37、桥梁伸缩缝主要包括( )几种类型。 A、梳型钢板伸缩缝 B、橡胶伸缩缝 C、模数式伸缩缝 D、弹塑体材料填充式伸缩缝 E、复合改性沥青填充式伸缩缝 38、钢筋经过冷拉时效后,钢筋的力学性能将( )。 A、屈服强度提高 B、塑性改善 C、极限强度提高 D、可焊性改善 39、简支梁桥常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 )。 A、现浇 B、预制安装 C、顶推施工 D、悬臂施工 40、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的工艺流程是( )。 A、张拉 B、压浆 C、穿束 D

11、、锚固 三、判断题(10分)1、路基压实度因含水量过大而达不到要求时,应继续碾压。 ( )2、高速公路路床部分土基的压实度要求为95%。 ( )3、路基填土过程中,填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 2%以内。 ( ) 4、路基填土压实作业应遵循“先轻后重、先快后慢、先边后中”的原则。 ( )5、有效氧化钙与氧化镁含量是判定石灰质量的主要指标。 ( )6、对水泥稳定类基层或底基层材料,强度越高越好。 ( )7、重交沥青混合料在拌和过程中,出料温度应控制在180。 ( )8、对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抽检,取样应在摊铺现场进行。 ( )9、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作业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能进行。 ( )10、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值要求为1520cm。 ( )四、简答题(20分)1、简述土的重型击实试验方法与指标计算过程。2、试述路面基层或底基层修筑试验段的目的。3、简述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确定方法。4、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的型式与作用。5、简述水下混凝土灌注时第一斗混凝土的重要性与量的计算过程。五、综合分析题(20分)1、试述路基填土的压实机理、压实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路基压实度的质量评定方法。2、试述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道路与桥梁试卷1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C 5、B 6、D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