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382723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湖北中电纯阳山80MW 风电场工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编制:审核:审批: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公司麻城纯阳山风电项目部2016年 4月.精品文档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编制目标及原则23.1 质量通病概述23.2 质量通病防治基本原则24.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34.1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7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04.2 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6基础环不平整16塔筒连接螺栓紧固不牢17叶片螺栓紧固不牢17塔筒及机舱卫生情况较差17塔筒平台螺栓紧固不彻底18风轮组装完毕不起吊18吊车履带及汽车吊支腿

2、陷入场地184.3 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9电缆敷设紊乱19电缆管埋设不美观19电缆桥架支架安装不整齐20盘柜电缆进线及标识不规范20电缆防火材料封堵不严及表面工艺不美观21电缆接头处接触不良21盘柜安装工艺粗糙22盘柜内接线工艺差23电气设备接地23成品保护工作不到位24.精品文档1.编制依据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1.4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及质量管理文件1.5湖北麻城纯阳山80MW 风电场工程 B 标段施工组织设计1.6 输变电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1.7 公司质量、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手册1.8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1995 版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 版)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011 版)1.1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 DL-T5210 2012)1.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161.117- 2002)2.工程概况2.1 地理位置湖北麻城纯阳山风电场工程位于麻城市福田河镇北侧。场址距麻城市中心北偏东方向约 38km,风电场紧邻湖北与河南的省界。场区

4、地貌形态属于低山地貌,山坡较陡,坡角20 40,局部超过 45,场区内冲沟发育。纯阳山风电场拟安装37 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80MW 。风机机位多处于山顶及山梁上,少许处于山坡上,交通不便。升压站场地位于原纯阳山村所在地(现已搬迁),地貌属山间冲沟,通过后期平整,地势较平坦。2.2 水文地质条件在勘测深度范围内,站址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类中的孔隙水,水位埋深为 0.02.3m。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受气候影响明显。此处为山间沟谷地带,有地表水汇集于此,形成了流水沟。勘测期间因天气下雨,场内有地表水流过,低洼地段并有积水。富水性不稳定,水位、水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2.3

5、 地下水、场地土的腐蚀性场地自然状态下以弱透水地层为主,场地环境类别为类。根据勘测取水试样经分析,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精品文档钢筋(干湿交替状况)具微腐蚀性。根据土试样腐蚀性分析,场地浅层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2.4 交通道路本电风场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境内,北边与河南省接壤,距离麻城市城区约38km。风场周边有多条省道及国道,如 G45 大广高速、 G106 国道、河南省 S339 省道等从风场四周通过,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G106 国道自北至南, 沿风场东侧穿过, 本风电场外部交通主要依托 G106 国

6、道连接高速公路网。2.5 施工范围本标段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25 台 2000KW 风力发电机组、 12 台 2500KW 风力发电机组所有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及与之对应的通讯、接地,包括(但不限于) :测量定位放线、基础土(石)开挖、钢筋制作安装、基础环安装调平、混凝土浇筑、塔筒安装、风电机组安装、风机箱变建筑、安装:包括变压器及支架的安装调试。风机及箱变防雷接地系统、直埋电缆管的加工制作及安装;与风机有关的所有电缆 (含光缆 )工程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其他根据图纸设计属于本区域的所有土建及安装调试工程。3.编制目标及原则3.1 质量通病概述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

7、量问题。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不讲“认真”二字。其实,消除质量通病,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要求,办不到的事。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二”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认真贯彻执行技术责任制;认真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关;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3.2 质量通病防治基本原则1、质量通病的治理要以管理和技术措施为主,反对不计成本,以治理为名进行不必要的变更的治理行为。在管理上,要加强施

8、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广标准化、精细化施工管理;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创新,鼓励研发、推广和采用新技术、.精品文档新材料,完善工艺流程和标准,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2、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治理工作注重从小、从细抓起。治理质量通病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要注重抓好工程质量的细小部位,施工管理的细小措施,施工工艺的细小环节。3、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加强协作,各负其责。在治理过程中,要通过治理责任这个纽带,建立治理沟通、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4、质量通病的治理要预先制定专项治理措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做到事半功倍。质量通病是长期形成的痼疾,治理活动不可能

9、一蹴而就、 立竿见影,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重点突破,带动全面。5、质量通病治理活动要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要防止质量通病的治理要求、治理措施和一线人员不见面的情况,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治理的措施和施工工艺关键环节,把治理的直接责任落实到一线,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3.3 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成学耀副组长:马强成员:曹天敏、刘金喜、成学维主要职责:编制本工程项目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管理制度;实施阶段性现场质量工艺及质量通病预防情况的专项检查;公布检查报告;对违反规定的施工单位进行处理。4.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

10、及防治措施4.1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土方开挖主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产生原因( 1)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2)测量偏差,使场地标高不一。防治措施:( 1)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精品文档( 2)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错误。2、挖土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产生原因:( 1)基坑(槽)开挖较深,未按规定放坡。(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 ,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 3)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

11、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防治措施:根据不同土层土质情况采用适当的挖方坡度;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坡顶上弃土、堆载,使远离挖方土边缘35m;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并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开挖,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处理方法,可将坡脚塌方清除,做临时性支护(如推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措施。3、超挖(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产生原因:( 1)采用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 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

12、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3)测量放线错误。防治措施:机械开挖,预留0.3m 厚采用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4、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产生原因:( 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 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防治措施: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降低地下水位,使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0.51.0m。5、基底产生扰动土产生原因:( 1)基槽开挖时排水措施差,尤其是在基底积水或土壤含水量大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精品文档土很容易被扰

13、动。( 2)土方开挖时超挖,后又用虚土回填,该虚土经施工操作后亦改变了原状土的物理性能,变成了扰动土。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基坑排水和降水工作。降水工作应待基础回填土完成后,方可停止。( 2)土方开挖应连续进行,尽量缩短施工时间。雨季施工或基槽(坑)开挖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 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 1530cm 的土不挖,待下一道工序开工前再挖除。采用机械挖土时, 应在基底标高以上留一定厚度的土用人工清除。 冬季施工时,还应注意基底土不要受冻,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应认真检查。禁止受冻土被隐蔽覆盖。为防止基底土冻结,可预留松土层或采用保温材料覆盖措施,待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再清除松土层或去掉保温材料覆盖层。( 3)严格控制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发生超挖,严禁用虚土回填。处理方法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回填土主要工程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