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整理(教育精品)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382704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整理(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整理(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整理(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整理(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整理(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整理(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整理(教育精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复习课整理观沧海曹操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为人称道的名句,请从写作手法和抒情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答:写作手法: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境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抒发感情: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表现了诗人宽广博大的胸怀。3.诗中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出好在哪里。答: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4、“澹澹”是形容 的样子,“竦峙”是写 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 的感受。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6、这首诗的主旨是 7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8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9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0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1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

3、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茫茫江水,隐隐青山。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特有的景象, “平”“阔”“正”“悬”四字准确生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丽图景。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景色带来了生命的光辉。“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征,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尾联写看到大雁北归,想到新年即将来临,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自然而然地引出

4、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开阔,抒情自然。1、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答:江水浩荡,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面上。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和“悬”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荡。“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3、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表现了作者在感受时光流逝时,油然而生的别绪思乡之情

5、。4、从诗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两句诗,仔细品味,说说它好在哪里。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思乡之情。(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4)“生”“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5)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5、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

6、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D、尾联写

7、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首联写远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描绘了一幅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颔联写莺燕的活动。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初春生机勃勃的感觉,“早”“新”两字用的妙:是诗句的诗眼,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见到早春景象时无比喜悦的心情。颈联写近

8、景,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尾联写诗人陶醉在湖东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绿杨阴里,以至于流连忘返。全诗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到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答: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答: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的飞到向阳的树上去唱歌;燕是春的信

9、使,不知哪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了。3、评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答:一个“争”字,妙在形象地写出了黄莺争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确地描绘出了初春的独有风貌;一个“啄”字,美在写出燕啄泥衔草,营造新巢的情景,准确传达出春的消息的同时,也传达出人们乍见新燕的愉悦之情。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中,诗人为什么用“几处”而不用“处处”,用“谁家”而不用“家家”?答:因为是早春,自然景色有别于繁春季节,所以诗人在对周围事物的选择上是很典型的,且 也是细致入微,因此用“几处”而不是“处处”。后面的“早莺”“新燕”也是在“几处”“谁家”的意义上生发出来的,二者组成

10、一幅完整的画面,给人带来生机勃勃的感觉。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对钱塘湖早春景物的喜爱、留恋之情。6、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 7、试着从某一个角度对本诗写作上的特点作一点分析。 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除了描绘出 的景象之外,还间接地记述了诗人 的情景。9、下列是对这首诗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是( )A、首句从孤山寺到贾亭,写诗人的行踪;第二句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B、三、四两句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C

11、、五、六两句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D、最后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10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11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天静沙秋思马致远 “天净沙”是 名,“秋思”是 名。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答:深秋晚景图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天涯沦落人孤寂悲苦的心情。3、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

12、特点?试举出一点简要分析。答: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景物,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4、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简要赏析。答:“夕阳”点出了特定的时间,照应“昏”字,“断肠人”点出了人物及人物的心情。一切悲苦全在“断肠”二字中凸显出来,点出了天涯游子的乡愁是何等的浓重。5、“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写这句的作用?答:以乐景写哀情 。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6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

13、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7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图,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文学常识。第一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作家。蝉小思,香港作家。贝壳席慕容,台湾作家。紫藤萝瀑布宗璞,选自铁箫人语。童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清代文学家。第二单元:理想作者:流沙河。我的信念玛丽居里,波兰人,著名科学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14、第三单元:春朱自清,选自朱自清散文选。济南的冬天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秋天何其芳,四川万县人,现代诗人,评论家。观沧海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以慷慨悲壮见称。第四单元:绿色蝈蝈选自昆虫的故事,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山市选自聊斋志异,蒲松林,字留仙,清代文学家。第五单元:风筝选自散文集野草,鲁迅,原来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散步作者:莫怀戚。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书。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天上的街市和静夜,选自郭沫若全集,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女神星空。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作者:袁珂。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子,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代表作韩非子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编写。二、名著导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