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支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3.88KB
约37页
文档ID:483813621
高支模板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1/37

第一节、工程概况建设单位:武汉新天澜置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武汉华中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武汉飞虹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工程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四新片区”,南侧紧邻四新南路,北侧隔二、三期空场地为办公区及生活区,西侧紧邻连通港西路,东侧紧邻子期路;由C1#楼、C2#楼、C4#楼、C6#楼C8#楼、C9#楼、C10#楼、C11#楼1层地下室及室外工程组成,建筑总面积为104513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总面积为平方米包括有3栋高层住宅楼(C1,C4,C6和1栋(C2)46层超高层住宅,C1,C4,C6楼栋设有一层商业裙房,同时地块设有2栋配电房建筑(C8,C9)和2栋门房(C10,C11)工程设有一层地下室,为项目地下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区域住宅与商业裙房在地下室底板及顶板上设有多道沉降后浇带及温度后浇带C1#楼包括地下室1层地上32层,地下室为地下车库,层高为地上32层层高均为3m其中一层高,建筑面积为15933m20C4#楼包括地下室1层地上29层,地下室为地下车库,层高为地上29层层高均为3m其中一层高,建筑面积为14020卅。

C6#楼包括地下室1层地上32层,地下室为地下车库,层高为地上32层层高均为3m其中一层高6m建筑面积为14505卅第二节、编制说明根据住建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为: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加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卅及以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tf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本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超过5m但不超过8m的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施工前需编制专项方案,方案不需专家论证,本工程C1#C4#楼地下室高,首层高;C6#楼首层高6m属于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故编制此方案指导高支模板施工地下室顶板及梁施工总荷载15KN/tf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施工方案详见超限模板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第三节、编制依据1)城投•四新之光工程承包合同、施工用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等;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第四节、高支模范围概况本工程高支模范围:C1#楼地下室高,首层高;C4#楼地下室高,首层高;C6#楼首层高6m。

1、地下室层高的区域,梁的最大截面为250X1700(外侧部位),其他较大的梁截面有300X900400X750不等,对于地下室的层高来说,梁底搭设高度从不等;2、层高米的区域,梁的最大截面为300X60Q其他较大的梁截面有200X800300X550400X550不等,对于首层的层高来说,梁底的搭设高度从不等;3、层高6米的区域,梁的最大截面为400X950,其他较大的梁截面有250X950300X600不等,对于首层6m的层高来说,梁底的搭设高度从不等;4、最大板厚为250mm最小板厚为100mm故板底搭设高度为板的最大跨度为第五节、施工总体部署1、方案选择因为层高超过5米,故本支撑体统属高支模结构,全层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来搭设满堂架2、劳动力安排根据项目部的统一安排,本高支模系统的搭设由木工班组来承担3、材料的选择模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感观质量,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及外观质量,柱、墙、楼板模板均采用18mn厚900*1830优质多层胶合板,方木采用60X80方料,支模架宜采用①48X的钢管和扣件,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①14对拉螺栓和伞形卡(凡涉及到渗水部位的墙、柱均采用止水螺栓)。

4、工期要求根据整体工期的要求,地下室一层高支模完成时间为12天,首层高支模完成时间为9天第六节、搭设技术方案1、梁模板体系设计梁模板体系按350*850,层高6m进行设计梁底、梁侧模板均采用18mr厚胶合板,梁底设60*80方木压脚,侧板设压楞枋,间距为200,;梁底板下设两层支承枋,为60mmX80m木枋,与钢管;上层枋间距150mm下层钢管间距4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1=,立杆的步距h=,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梁两侧立杆间距2、楼板模板体系设计楼板模板面板采用18mn厚胶合板;面板下设两层枋支承,上层枋间距250mm下层枋为48*双钢管间距1000mm木枋采用60mm*80m;m支撑体系立柱间距是1000mm垂直梁方向)*1000mm(平行梁方向),立杆步距1500mm3、水平拉杆设计模板系统立杆在距地面200mm处设一道纵横水平扫地杆,立杆在扫地杆以上每隔1500mm加设一道纵横水平拉杆,立杆在距楼板模板下层支承枋约200mm处设一道纵横水平拉杆4、剪刀撑设计模板系统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间隔6米或8米由底至顶连续设置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第七节、混凝土浇筑措施1、在完成高支模安装工序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由项目质检部和安全部通知相关单位对该高支模体系进行专项验收并签字,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均应在现场监控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全过程3、砼浇筑施工中,组织班组5人进行看模,并配备约10人的待命应急人员随时纠偏、应急救援4、为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采用由结构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施工荷载控制在2KN/卅,人员荷载控制在1KN/卅,因此浇捣时应避免砼的集中堆放,砼的堆放高度不能超过楼面高度一倍,泵管出料口配备专人及时将堆料扒开,防止堆高同时在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立刻停止浇捣,防止支模架产生偏心受力的情况,并组织相关人员及时解决第八节、监测措施一、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目的为了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和砼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掌握模板支撑体系在搭设、钢筋安装、砼浇捣过程中及砼终凝前后的受力与变形状况,确保模板支撑体系在各种施工工况及荷载的作用下,获得模板支撑体系的实际变形数据,起到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实时监控,最终达到最佳安全状况。

二、模板支撑体系位移影响因素本工程模板支架传力体系如下:上部荷载T梁或楼板底模T木楞T横向水平钢管一竖向钢管立杆一承载地基或结构层楼板在荷载作用下,木楞、水平横杆会产生弯曲变形,钢管立杆会产生竖向压缩变形一旦杆件变形过大,轻则对砼构件的质量产生影响(如标高不准确,平整度超过允许范围,甚至产生结构裂缝),重则使架体受力不均,导致架体失稳坍塌,这要求杆件有足够的刚度来抵抗变形导致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局部堆载过大导致偏心受力、放置在楼面上的泵管泵送时产生的单侧推力、施工人员过于集中导致偏心受力、支架基础沉降导致位移等因素三、模板支撑体系位移变形报警值梁板高支模架体的水平位移和挠度变化,水平位移内控允许值15mm,挠度内控允许值L/150支架立杆垂直度控制,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W%o支架立杆高度,但全高〉60mm监测报警:位移、挠度值、垂直度超过以上规定允许值时,应及时通知技术管理人员,以便采取应急措施四、模板支撑体系位移变形监测方法1、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应对模板支架的垂直度、挠度、间距、高差、剪刀撑加设、扣件安装等多角度进行施工控制验收,安排3个测量人员并配备钢卷尺、线锤、水准仪、经纬仪等若干测量设备辅助监测。

首先在超限超高结构中的主要杆件位置用油漆做好标记,作为首次观测竖向位移的原始位置;对超限超高结构中的主要杆件悬挂线锤(吊线与支撑体系外立杆齐平),作为首次观测水平位移的原始依据2、钢筋安装完成后对支撑立杆垂直度、水平杆挠度进行复测,与前一次测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形成书面记录3、砼浇捣过程中,利用水准仪密切观测支模架的竖向位移,利用线锤或经纬仪观测支模架的水平位移,使支撑架的位移变形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4、整个支模架位移变形观测延续至砼终凝前后止如有位移变形超出规范允许值时,应立即停止砼施工,组织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积极采取补救抢险加固措施5、对于扣件安装检查,及时采用红色记号笔做出标记,确保一个不漏的全面检查6、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特别是对砼堆高、振捣工艺、人员安排、设备摆放等应严格管理7、由技术负责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支架监测和观察的安全技术交底,做好应急响应准备具体由测量员进行支模架监测,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天一次,并记录归档在砼浇筑时,由测量员对高大支模架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进行全程实时观测8、将测量所得的数据及时整理,与前几次的成果做比较,及时汇报给应急领导小组五、砼支模架监测措施1、水平沉降监测:观测点用红油漆三角形标注于梁下立杆扣件的上口。

实时进行观测,若砼浇筑过程中发现扣件处油漆与立杆上的油漆脱开,且超过5mm,立即停止浇筑,待加固支模架后再行浇捣2、垂直位移监测:砼浇筑前对选定的立杆用经纬仪进行初始标定,在砼浇筑时进行倾斜观测若砼浇筑过程中发现立杆倾斜严重,立即停止浇筑,待加固支模架后再行浇捣六、砼浇筑时监测人员安排每次高支模区域砼浇注时,派驻施工员和安全员并带领4~5名木工进行支架观测,发现上述情况或支架有异响时立即报告项目技术人,同时停止砼浇注,撤离楼面施工人员立即派架子工对支模架进行加固,完成后再恢复砼浇注第九节、高支模的拆除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甲方和监理同意,方可拆模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规定后方可拆除当板跨度小于等于2米时,待混凝土强度达50%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撑;当板的跨度大于2米和小于等于8米时,待混凝土强度达75%方可拆模;当板的跨度大于8米时,待混凝土强度达100%时方能拆模梁的跨度小于等于8米时,强度达到75%可以拆模,跨度大于8米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方能拆模。

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1)墙模板拆除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拆墙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门窗洞口模板在墙体模板拆除结束后拆除,先松动四周固定用的角钢,再将各面模板轻轻振出拆除,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时洞口的阳角被损坏,跨度大于1m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设临时支撑2)楼板模板拆除楼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