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消防、防火、防爆、禁烟管理制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3790090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消防、防火、防爆、禁烟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消防、防火、防爆、禁烟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消防、防火、防爆、禁烟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消防、防火、防爆、禁烟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消防、防火、防爆、禁烟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消防、防火、防爆、禁烟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消防、防火、防爆、禁烟管理制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消防、防火、防爆、禁烟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加油站消防、防火、防爆、禁烟管理,贯彻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加油站范围内的所有基层单位和从业人员。3职责3.1专职安全管理员负责组织本制度的审核、修订,负责本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组织义务消防队并定期进行演练,制定相关管理台帐。3.2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消防、防火、防爆、禁烟管理第一责任人。3.3加油站所有从业人员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和参加灭火的义务。4控制程序4.1加油站禁烟(火)区加油站经营区:加油区、卸油区、油罐区加油站办公区:办公室、会

2、议室、接待室、洗手间等。加油站其他区域:配电室、便利店、厨房、绿化带。4.2预防4.2.1着火源的控制与消除4.2.1.1加热用火加热易燃液体时,应尽可能避免采用明火而改用蒸汽等加热。若在高温反应或蒸馏操作中,须使用明火或烟道气时,燃烧室应与设备分开或隔离,封闭外露明火,并定期检查,防止泄漏。4.2.1.2检修动火禁火区除生产用固定火源外,所有动火作业必须按照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办理动火证。4.2.1.3流动火花和飞火a.在易燃易爆区域和贮罐区等地点严禁电瓶车进入。b.允许车辆进入的区域,车辆排气管上必须装有火星熄火器等安全装置。c.在加油站区域内严禁吸烟。d.在易燃易爆区域,禁止穿着不符合静

3、电安全要求的化纤工作服。4.2.1.4其它火源1.防止易燃易爆物料与高温设备、管道表面相接触,可燃物的排放口应远离高温表面。2.严禁在高温管道和设备上烘烤衣服或放置可燃化学品。3.避免摩擦撞击产生火花和危险温度。4.消除电气火花和危险温度。5.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和爆炸性物质的性质,对分厂内的电气动力设备、仪器仪表、照明装置和电气线路等,分别采用防爆、封闭、隔离等措施。4.2.1.5导除静电1.生产、贮存和装卸可燃气、液体的设备和管道应有导静电接地装置。2.空气分离装置、保冷箱及其箱内设备管道应有导静电接地装置。3.用空气干燥、掺合、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及管道应有导静电接地装置。4.

4、在绝缘管道上配置的金属附件应有导静电装置。5.防止雷电火花,根据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等级,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4.2.2工艺过程的安全控制4.2.2.1采用安全合理的工艺过程a.按物质的危险性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工艺改革以火灾爆炸危险性小的物质替代危险性大的物质,以减小火灾爆炸的危险性。b.系统密闭及负压操作,设备应尽可能无泄漏。c.生产过程实现连续化和自动控制,以有利于安全生产。d.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惰性介质保护。e.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4.2.2.2加强工艺参数控制,正确控制各种工艺参数,防止超温、超压和溢料、跑料。4.2.3其他预防措施4.2.3.1建筑物的防爆应有以下措施:a.生产装置

5、的平面布置及防火间距按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执行。易燃生产装置与生产用固定火源的距离不得少于_米。b.生产过程中有易爆物质或压力容器的厂房应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建筑,泄压比应符合要求。c.散发可燃气体的厂房应有防火花地面和良好的通风设备。d.对安装有能散发可燃气体的采暖管道、散热器等表面接触能发生燃烧爆炸的机器设备和管道的厂房,应采用不循环的热风采暖技术。e.安装一类防火防爆设备的生产场所应有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4.2.3.2设备防爆及防止爆炸扩展应有以下措施:a.对因反应物料爆聚、分解造成超温、超压,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应有报警装置,应有手动、自动紧急泄压、排放等措施。b.对突然超压

6、或瞬间分解爆炸危险的设备,应装防爆板,有条件的操作室应有防爆墙。c.生产和贮存有压可燃气体的设备,应设置封闭式安全阀。d.可燃气体输送管线和放空管的末端,必须安装阻火器、水封和防静电装置。e.受压设备和盛装易燃物质的设备之间应有一段安全距离(大于_米),距离不够的必须设防爆墙。4.2.3.3可燃气体排放要求1.可燃气体的排空管应高于有人操作的设备_米以上。2.靠建筑物的排空管应高于建筑物两米以上。3.排空管必须在避雷器的有效范围内,且尽可能避免雷雨时排空。_组织a.加油站实行消防区域负责制,根据工作需要和成员的具体条件加以适当分工,建立必要的会议、汇报、防火检查及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7、。b.划分防火责任区,指定区域防火负责人,明确职责,并落实防火任务,加油站的行政领导为加油站的防火负责人,负责所管辖区内的防火工作。c.加油站应建_人的义务消防队,其队员由年龄在_岁的站内员工组成,名单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存档。d.加油站专(兼)职消防安全员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切实做好加油站的防火、灭火、救援工作。e.加油站防火负责人的确定及变动应报当地消防监督机关备案。f.加油站出资建立的兼职消防队由加油站自行管理,并接受公安消防的领导和地方政府的领导。g.加油站专(兼)职消防安全员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消防培训活动,加强加油站义务消防队的业务技术水平,并定期进

8、行考核,确保义务消防队的抢险救援能力。2022年消防、防火、防爆、禁烟管理制度(二)1范围本办法规定了消防管理,防火防爆管理,包括禁烟管理,仓库及罐区安全管理的控制要求。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涉及防火防爆管理区域的各单位。2管理职责_公司消防工作由安委会办公室负责,按照消防法规定,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强化义务消防队伍,增强扑救火灾能力。2.2任何部门、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部门、员工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2.3各单位负责成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贯彻落实国家、地方政府有关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本部门消防档案和管理网络,把

9、消防安全管理纳入本部门的生产经营和施工建设等各项工作之中。3控制要求3.1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根据生产规模、作业环境及生产介质的要害程度,成立义务消防队,并坚持经常性的义务消防演习和消防知识教育。3.2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消防管理的有关法规和标准。3.3生产岗位和现场要按标准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各类消防设施、消防器材要定期检查严禁挪作它用。消防设备要定期试运和保养。3.4高大建筑物,各种储罐,各类生产设施及工艺管网,必须按规范要求采取保护接地措施,且每年至少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检测一次接地电阻值的测试,填报燃气、电器设备检测(包括防雷、防静电)登记表,

10、测试数据和资料应齐全准确并妥善保管。3.5易燃易爆生产区域每年冬、春季要及时组织进行清除杂草及可燃物,消防火灾隐患。3.6购进消防设备、器材及防火材料等,必须选用经国家产品质量论证、国家核发生产许可证或者国家消防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3.7各单位及部门应当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全员消防意识。3.8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者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4管理程序4.1灭火预防4.1.1所属基层单位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本单位总体规划,落实消防经费,做到专款专用。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

11、、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4.1.2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装置、罐区、栈台、仓库和泵房,以及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站、库等应当设置在合理的位置。不符合规定的,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限期解决。4.1.3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和装饰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并按规定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不得施工。4.1.4大通县金地燃气有限公司所属公司防火委员会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b.确定本单位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并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申

12、明确防火安全责任;c.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员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d.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e.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f.保障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标志;g.各单位领导要定期分析本单位消防安全情况,研究解决实际问题。4.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各防火单位应当结合公司关键部位及要害单位安全管理的规定,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后易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部位,确定为本部门的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职责:4.5.1设置防火标志,确定火灾危险源(点),实行严格管

13、理;4.5.2结合岗位职责,实行防火巡检,巡检记录;4.5.3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4.5.4制定灭火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4.6防火防爆管理要求4.6.1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和上级公司“防火防爆十大禁令”。4.6.2生产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对产品应当附有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数据的说明书,并且注明防火防爆注意事项。4.6.3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生产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罐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4.6.4储存可燃物资的仓库管理,必须

14、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4.6.5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明火作业的,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用火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4.6.6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和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4.6.7严格执行消防设施管理规定,禁止使用未经合法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消防产品。4.6.8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使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修建道路以及停水、停电、截断通信线路有可能影响消防灭火救援时,必

15、须事先通知公安消防部门,经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进入。4.6.9消防安全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个人采取措施,限期整改。4.7消防组织4.7.1所属公司建立由员工组成的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的主要职责是:a.学习宣传消防法规,定期参加消防训练,参加实地消防演习;b.协助本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制度,进行经常性的防火检查;c.熟悉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明确危险点和控制点,维护本单位设施和消防器材,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d.扑救初起火灾,协助专职消防队扑救火灾。4.8宣传与培训教育4.8.1认真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活动。各部门要把消防安全纳入宣传计划,采取各种形式宣传消防法规,普及消防知识,剖析消防案例,结合消防日、重大节日以及季节特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消防意识。_公司每年拟定员工消防培训教育规划和计划,安全环保综合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培训教育内容。4.8.3消防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消防专项培训,演习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经考试合格上岗,保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4.8.4对进入公司及转岗的员工和进入生产区的各类人员,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必须有相适应的消防安全知识内容。4.9基础设施与装备4.9.1所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