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疾病论文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377083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与疾病论文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营养与疾病论文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营养与疾病论文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营养与疾病论文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营养与疾病论文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养与疾病论文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与疾病论文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养与疾病论文3营养与疾病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遗传疾病多与正当的营养素摄入有关,使得营养与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营养素摄入不足、过多或不合理均会引起疾病即营养性疾病。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居民患与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平衡相关的心、糖尿病、肥胖等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如何预防营养性疾病及开展临床治疗,已成为人类健康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在此重点介绍一下我们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饮食方面的知识,及相关的人们应该注意的饮食问题。关键词:营养合理膳食糖尿病所谓营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取得为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类物质,即营养是人类摄

2、入、消化、吸收、利用实物中的营养素来维持生命状态的过程。营养素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可分为六大类: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它们既具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如供能量,构成组织及调节等,在代谢过程中又密切联系,共同参与生命活动。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必须的所有营养素;人每天必须进食多种食物,才能摄入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宜的营养素。如果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或过量,就可能对机体造成危害,导致疾病的发生。合理膳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既要求通过膳食的调配提供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又要求膳食构成的比例平衡,还要考虑合理的膳食制度和烹饪方法,以利于各

3、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利用。1.建立合理膳食的制度: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且两餐间隔为46小时,早餐应吃高能量富含蛋白质的膳食,午餐应吃高营养素比例适当的膳食,晚餐要少吃,包括水果也不能吃得太多。2.膳食结构的最佳模式:动植物比例适当的模式植物性供能站总能量50%60%,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实物,这一模式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营养缺乏病少。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三、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四、经常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菜;五、食量和体力的劳动要平衡,保持适量体重;六、吃清淡少盐的膳食;七、如饮酒,应限量;八、吃清洁卫生

4、、不不变质的实物4.平衡膳食宝塔的结构:宝塔共分五层,包括我们每天吃得食物种类。宝塔各层面积和位置反映各层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比重。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摄入3000500g;蔬菜和水果位居第二层,每天应摄入蔬菜400500g和水果100200g;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居第三层,每天应摄入125200g鱼虾类50g,畜禽肉类50100g,蛋类2550g;奶类和豆类食物和占第四层,每天应摄入鲜奶100g或奶粉28g和豆类及豆制品50g;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过25g。*至于他的应用还应注意:1、确定个人的食物需要应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季节等情况适当调整。2

5、、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可以是以粮换粮,以豆换豆,以肉换肉。丰富多彩是指选用品种、颜色、形态、口感多样的食物,并变换烹调方法,使食物不但具有丰富、均衡的营养,而且色、香、味俱佳,满足人们的口味享受。3、合理分配三餐量三餐食物量的分配及时间间隔与作息时间和劳动状况想匹配。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早餐除主食外,至少应包括乃、豆、蛋、肉中的一种,并搭配适量蔬菜或水果。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5、养成习惯,长期坚持一、骨质疏松症骨质的充实是从幼年开始积累的,20岁以前钙的沉积速度最快,到35岁达高峰。如果35岁以前骨质达不到理想的高水平,那么随年龄增长

6、,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就会增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腰腿酸痛:中老年人常出现小腿抽筋、全身乏力、疼痛,疼痛时轻时重,劳累后疼痛明显加重;身高降低: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后易产生驼背,身体不能直立,身高相对降低;易发骨折:骨质疏松患者如摔倒、扭伤、甚至起床时不慎都可造成骨折,严重者可发生自发性骨折,骨折多发生于易受碰撞和负重较多的脊柱及髂关节等部位,给老年人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我国目前钙的摄入量普遍偏低(还达不到供给量的标准的50%),是造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其他如膳食中存在着妨碍钙吸收和利用的多种因素,如磷、钙比例不当,膳食中存在较多的植酸、草酸等干扰钙的摄入量,钙的最好食物来源是牛奶及其制品,

7、另外大豆制品、海带、虾米皮、绿叶菜等食品含钙也较高,但是由于我们日常所食的米面肉蛋等食物的含钙量较低,所以适当的补充钙剂可有效补足体内的缺钙,增加儿童青少年骨密度,减缓中老年骨中钙的丢失,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二、缺铁性贫血铁是人体造血、制造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重要物质,还参与许多重要酶的功能。体内铁缺乏时,可损害神经、消化、肌肉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或苍黄,以口、唇、眼结膜及指甲床罪明显,全身疲乏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工作效率降低、行为异常等。导致缺铁性贫血高发的原因很多,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良饮食习惯是主要原因。由于我国膳食中植物性铁的摄入量占70_90%。而人体

8、对植物性铁的吸收率很低,所以,应注意膳食铁的补充,即合理搭配饮食,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血、心、肾、瘦肉、鱼及蛋黄,这些食物不仅含铁丰富,且吸收率较高;同时,一些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油菜)、水果(红果、葡萄)、海带等植物性食物,含铁量也较高,亦可以经常食用,但吸收率不如动物性食物。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因此,每天应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及新鲜蔬菜,也可预防体内缺铁。另外,婴幼儿、处于第二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及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大,易患缺铁性贫血,更应注意铁的补充。三、肥胖近年来,肥胖的发生率在全人群中呈上升趋势,尤以城市居民为多,肥胖主要原因是长期摄入高热能、高脂

9、肪的食物,即所谓的美味佳肴,造成过多的脂肪存储体内,引起肥胖。肥胖不仅使人体态臃肿,运动能力下降,更重要的是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肥胖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体重正常者的发病率。为了预防肥胖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营养素的摄入要合理,做到营养平衡。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应适量,并控制动、植物油的摄入量。饮食习惯应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进食二餐更易出现饥饿感,其结果反而造成饮食过量,得到相反的结果。少吃零食,许多零食含热量高,如巧克力、糖果、炸土豆条。如吃零食应吃含热量较少的零食,如酸奶、水果等。加强锻炼:多参加体育运动,促进体内的能量消耗。四、高血压目前全国包括临界高血压在内约有

10、5000万高血压患者。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生与食盐的摄入量成正相关,即食盐量越大,高血压的发病率越高。我国居民盐的摄入量较高,每天达13-15克,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盐的摄入应低于6克。因此,应限制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另有结果表明,钙可以拮抗钠的升血压作用,因此,增加钙的摄入有辅助降压作用。五、心血管疾病在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居重要地位。血清高胆固醇水平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饱和脂肪酸可以使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因此要少吃含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如动物脂肪。而膳食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了使血清胆固醇下降,多种豆类,尤其是黄豆、豆油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故提倡多食豆类及其制品。另外,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

11、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富含纤维的食物有粗粮、蔬菜和水果等。糖尿病的饮食治疗1)控制总热能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摄入的热量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消瘦者可适当增加热量达到增加体重。(2)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目前主张不要过严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类应占总热能的60%左右,每日进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应在150克200克。谷类是日常生活中热能的主要来源,每50克的米或白面供给碳水化合物约38克。其它食物,如乳、豆、蔬菜、水果等也含有一定数量的碳水化合物。莜麦、燕麦片、荞麦面、玉米渣、绿豆、海带等均有降低血糖的功能。现在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无糖食品,低糖食

12、品等,有些病人在食用这些食品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血糖上升。这是由于人们对低糖和无糖的误解。认为这些食品不含糖,而放松对饮食的控制,致使部分病人无限制的摄入这类食品,使血糖升高。事实上低糖食品是指食品中蔗糖含量低,而无糖食品指的是食品中不含蔗糖,但是这些食品都是由淀粉所组成,当人们吃进淀粉食品后,可转变成葡萄糖而被人体吸收,所以也应控制这类食品。(3)供给充足的食物纤维。流行病学的调查提出食物纤维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其机理可能是膳食纤维具有吸水性,能够改变食物在胃肠道传送时间,因此主张糖尿病饮食中要增加膳食纤维的量。膳食中应吃一些蔬菜、麦麸、豆及整谷。膳食纤维具有降解细菌

13、的作用,在食用粗纤维食品后,能够在大肠分解多糖,产生短链脂肪酸及细菌代谢物,并能增加大粪便容积,这类膳食纤维属于多糖类。果胶和粘胶能够保持水分,膨胀肠内容物,增加粘性,减速胃排空和营养素的吸收,增加胆酸的排泄,放慢小肠的消化吸收。这类食品为麦胚和豆类。以往的理论是纤维素不被吸收,因为大多数膳食纤维的基本结构是以葡萄糖为单位,但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与淀粉有很多不同之处,以致于人体的消化酶不能将其分解。但最近发现膳食纤维可被肠道的微生物分解和利用,分解的短链脂肪酸可被人体吸收一部分,而且能很快的吸收。燕麦的可溶性纤维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这就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急剧升高,因而机体只需分泌较少的胰岛素就能

14、维持代谢。久之,可溶性纤维就可降低循环中的胰岛素水平,减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同时还可降低胆固醇,防止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及冠心病。(4)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质的供给应充足。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质而增加肾脏的负担。当肾功正常时,糖尿病的膳食蛋白质应与正常人近似。当合并肾脏疾病时,应在营养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每日膳食的蛋白质量。乳、蛋、瘦肉、鱼、虾、豆制品含蛋白质较丰富。应适当食用优质蛋白,目前主张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10%?20%。谷类含有植物蛋白,如果一天吃谷类300克,就可摄入20克30克的蛋白质,约占全日蛋白质的1/31/2。植物蛋白的生理价值低于动物蛋白,所以在膳食中

15、也应适当控制植物蛋白。尤其在合并肾病时,应控制植物蛋白的食用。(5)控制脂肪摄入量。有的糖尿病患者误认为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只是控制主食量。其实不然,现在提倡不要过多的控制碳水化合物,而要严格的控制脂肪是十分必要的。控制脂肪能够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主张膳食脂肪应减少至占总热能的25%?30%,甚至更低。应限制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但椰子油除外。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脂肪含量也不低,也要适当控制。第二份:文章题目:营养与减肥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工作单位:营养与减肥单位:姓名

16、:摘要:肥胖是现代人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营养与肥胖的关系,认为单纯通过节食,减少营养摄入来进行瘦身减肥是不健康的也是不科学的。并指出肥胖并不是单纯的营养过剩的问题,减肥也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并提出了一些既有助于减肥瘦身,又保证了身体营养均衡的饮食方法。关键词:营养均衡,减肥在全国范围内一项题为国人十大营养问题的大型调查中,中国人的主要营养问题都可归结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这两大看似矛盾的原因,十大营养问题的第一项就是肥胖,北京成人的超重率已达37.15%。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北方大于南方,城市大于农村。由于热量过剩,超重和肥胖率大幅度增长,导致与营养失衡有关的慢性病明显上升。所以说肥胖症是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同时又是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的原因、胆囊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骨关节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