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期末复习内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3755956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成型期末复习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材料成型期末复习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材料成型期末复习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材料成型期末复习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材料成型期末复习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成型期末复习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成型期末复习内容(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题型考试题型分成4部分:一、 判定题二、 选择题三、 填空题四、 综合题(包括问答题和计算题等举例如下:一、 判断题1 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2 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3 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4 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铸件壁厚差越大,铸造应力也越大。5 熔化焊、压力焊、钎焊过程中,一般均需对接头进行加热,并且均需对被焊接头提供有

2、效地保护,以防空气的有害作用。二、 选择题1压力加工的操作工序中,工序名称比较多,属于自由锻工序的是( ),属于板料冲压工序的是( )。A 镦粗、拔长、冲孔、弯曲; B. 拉深、弯曲、冲孔、翻边;C 镦粗、拔长、冲孔、轧制; D拔长、镦粗、挤压、翻边。2焊接过程中,热量传递分成三种方式,母材和焊条以( )热传导为主。传导; 对流; 辐射。3如图4所示应力框铸件,在室温下,各杆的应力状态为( )。若用钢锯沿线将30杆锯断,此时断口间隙将( )。 A、30杆受压、10受拉; B、30杆受拉、10杆受压。C、增大; D、减小; 、缩短; 、不变;G、消失; H、伸长; 三、填空题1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

3、主要因素有( )和( )、( )。2顺序凝固通过安放冒口和冷铁来实现。冒口的作用是( ),冷铁的作用是( )。3焊接方法按其特点可分为( )类。4手工电弧时,焊条钢芯起到的作用是( )和( )。四、综合题1. 计算图中1、2、3、4、5的新增表面能? 第一章: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是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相关的一门科学,又有个性特色的综合学科。它包括铸造、焊接和塑性变形及表面工程等书的综合体。一.机器制造的一般过程(齿轮为例) 一)按材料成形类型分四种加工方法: 1.成形加工:凝固成形、塑性成形、焊接成形、粉末压制、塑料成形; 2.切除加工:车、铣、刨、钻、磨、电火花、电解、超声加工、

4、激光加工等; 3.表面成形加工:表面形变、淬火强化、化学强化、表面镀层、气相沉积镀膜; 4.热处理加工:退、正、淬、回火; 什么是凝固成形、塑性成形、焊接成形?知道什么是材料基本加工要素及流程三个基本要素:材料、能量、信息三大流程: 1.材料流程 每一种类型的材料流程中,用来产生形状和性能变化的的过程,叫基本过程。 材料加工过程一般包含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材料形状、尺寸或性能的变化,指加热、熔化和下料等; 第二阶段:生产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第三阶段:最后过程,如装配等完成上述过程通常需要,机械过程、热过程和化学过程。 2.能量流程 包括机械过程的能量流程(通过介质向材料或工件提供能量)和

5、热过程的能量流程(通常由电能、化学能或机械能转化而得)。 包括传递介质与加工材料之间的相对运动; 作用在加工 材料上的压力差;直接产生加工材料中的质量力。 包括电能转化为热能; 化学能通过燃烧产生热能;以机械能为基础的热源(摩擦焊)3.信息流程 形状信息:通过刀具或模具将加工的信息和形状施加到材料上; 性能信息:加工过程后最终的结果,如材料性能变化。1. 凝固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基本问题:充填、凝固两个基本过程 是液态金属质量不变过程,在重力作用下的充填铸形和冷却凝固两个基本过程。充填是一种机械过程,而凝固是热过程。 热量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法。 结果是从微观上看,组织结构的

6、变化,宏观上看,从液态到固态的变化。凝固时要考虑的问题: 凝固组织的形成和控制;(晶粒大小、方向和形态);控制组织的方法有:孕育、半固态、定向固态、快速凝固等。 铸造缺陷的防止和控制;(缩孔、缩松) 铸件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控制等;2. 塑性成形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材料的塑性是塑性成形的前提条件; 塑性成形需要能量; 加工材料受外力作用发生塑性流动时、位移和应力变化; 形状信息的准确输入等;3焊接成形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焊接成形时利用各种形式的能量使被连接的表面产生原子(分子)间的结合而成为一体的成形工艺。包含热过程、物理化学冶金过程、应力变形过程。三大类焊接方法:熔焊(表面熔化)、固相焊(被

7、焊表面不熔化)、钎焊(被焊表面之间填加低熔点材料)。 能量的输入; 清除表面污染; 组织性能不均匀; 残余应力及残余变形; 焊缺陷及检测; 焊接结构的制造问题等;4.表面成形基本问题:不改变基体组织结构和成分、不降低基体的各种性能,通过表面涂层和表面改性技术或两种复合设计零件表面。表面涂层:材料表明与基体材料不同,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涂层的材料及结构等;表面改性:材料表明与基体材料有一定了解,针对材料的服役条件及损伤机理并结合基体材料,设计合理的表面。 组织结构; 针对希望的表面组织及结构,研究活动这一表面材料的方法;第二章 材料凝固理论第一节 材料凝固概述凝固是材料成形过程中的组织的一种化学物

8、理现象;它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并处于当代材料的研究的前沿,各种复合材料、激光熔覆等材料;金属的熔化、浇注和凝固贯穿于加工、铸造和焊接过程中。凝固常发生的5种变化时什么,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凝固潜热?液态与固态结构相似,液态金属由许多近程有序的“原子集团”组成,有大的能量起伏,激烈热运动和空穴,原子集团处于变化状态;固体则相反:称“远程有序”,不确定因素减少。研究晶体结构可能。 体积缩小,凝固时产生缩孔、缩松等,凝固应力也引起变形和裂纹。 自发过程的两个判据:判据一:Helmholtz(亥姆霍兹)自由能最低原理,判据二:Gibbs(吉布斯)自由能判据:熵是表示一个体系的紊乱程度,熵值越大,体系越紊

9、乱。当材料发生液固转变时,熵值将减小,说明固体比液体的结构更“整齐”。焓(H):体系等压过程中热量的变化熵(S):热量和温度的比值,反映体系紊乱程度形核剂应具备的条件:计算1、2、3、4、5的界面自由能?掌握金属凝固时的溶质分配规律,是控制凝固偏析的基础,单相合金:只析出一种固相多相合金:析出多种固相合金的凝固是在两相共的温度区间内完成的,随温度下降,固相成分沿固相变化,液相成分沿液相变化,因此凝固过程必须有传质过程发生,由于各组元中不同的化学位不同,固液界面两侧都将不断发生再分配现象。金属或合金在铸型中凝固时,可以分为液相区、固液两相区和固相区。铸件在冷却过程中体积缩小的现象叫收缩。收缩可分

10、成三个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降低到凝固开始的温度时,发生的体积收缩;凝固收缩:合金再凝固阶段的体积收缩;固态收缩:固态合金因温度降低发生的体积收缩。液态收缩、凝固收缩是引起缩孔、缩松的主要原因,而固态收缩是产生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的主要原因。工程陶瓷中的玻璃相为什么大多以非晶态的形式出现? 硅酸盐熔体不容易形成晶体,而多以非晶态形式出现。由于熔体中存在各种聚合硅氧四面体,进一步连接成更大型的结构,因硅氧结合键能大,打开结合键需很高的能量,使硅酸盐熔体的结构重建比金属熔体困难,即形核需越过的势垒高(比金属)形成晶体需要一定的条件,即需要创造非均匀形核的条件。另一

11、个原因是:硅酸盐熔体有巨大的溶解能力,几乎把所有外来的形核质点都溶解在本体中,故非自发形核非常困难,因此硅酸盐熔体易形成非晶态。焊接熔池特征: 体积小,冷却速度快(30cm3,100g,4-100/s) 过热温度高(熔池1770100 ,熔滴2300200 ) 动态下凝固(形成焊缝) 对流强烈(第三章 材料成形热过程焊接热过程对工件的质量的影响: 影响焊接的物理化学冶金反应 影响焊接接头的固体相变 影响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和变形 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凝固成形过程和基本特点 加热熔化和冷却凝固两个过程。即将金属材料加热熔化到液态,然后浇注到相应的铸形空腔中,冷却、凝固成毛坯或零件。 铸铁加工方法:

12、冲天炉或三节炉加热熔化。 铸钢或非铁合金:电弧炉或感应电炉加热熔化。三、塑性成形热过程的基本特点1.钢在加热时热扩散性能的变化, 热扩散是指金属材料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在金属内部的传播能力。材料的热扩散性好,即表明加热时温度在金属内部传播的速度快,因而在材料断面上的温差就 小,由此产生的温度应力就小;同时,由于加热时,温度均匀化的速度快,因而可以采用快速加热的方法提高生产率。电弧热消耗分三部分: 1、被金属吸收,加热熔化母材;2、焊接材料吸收,加热熔化焊接材料;3、被母材以热传导形式形成热影响区。温度场: 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某一瞬时的温度分布。 可通过实测或数值模拟得到。对于热塑性加工(热锻、热轧、热挤压等)成形之前加热是必须的过程。加热过程的变化过程: 1、组织结构的变化: 2、力学性能变化: 3、物理性能变化: 4、化学性能变化: 固体金属材料的加热过程,主要是热源通过对流和辐射的形式对金属加热,在金属内部主要通过热传导的形式传递热量,使金属材料的温度逐步均匀化。电弧热消耗分三部分: 1、被金属吸收,加热熔化母材;2、焊接材料吸收,加热熔化焊接材料;3、被母材以热传导形式形成热影响区锻造前的加热:加热方法: 1、火焰加热 2、电加热: 包括1、感应电加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