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学案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3746059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教学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教学案例传统文化教学案例一 一、活动目的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二、活动准备1、和孩子一起搜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2、准备端午节的资料、风俗3、带孩子购置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4、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贺活动的报道活动前环创区角创设: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2、美工角:摆放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3、游戏区: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三、活动过程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理解端午节的一

2、些风俗和来历。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3、学习端午节的儿歌,快乐的端午节儿歌五首。1.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2.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3.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风俗传千古。4.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5.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4、动手操作: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传统文

3、化教学案例二 一、活动目的1、理解端午节的来历,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2、能积极和同伴交流、分享,获得更多的端午节经历。3、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气氛,体验游戏的乐趣。二、活动准备1、赛龙舟的图片、鼓2、大粽子3、端午节PPT三、活动过程1、老师引入故事,导入本次的端午节活动。有一位花婆婆,他有四个孩子,虽然这四个孩子都在很远的地方工作,但都很孝顺,一到过节都会回家来看望自己的亲人。小朋友你们都知道有哪些节日呢?突然有一天花婆婆的四个孩子都回来了。他们每人给花婆婆带回来了一件礼物。花婆婆非常快乐,惊奇的问:“你们怎么回来了,还带礼物。”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答复因为今天过节呀?花婆婆说“今天什么节日

4、啊”孩子们说,翻开礼物你们就知道啦。2、老师讲完故事后,带着幼儿理解端午节的风俗。(1)老师出示端午节课件PPT,观看第一个礼物盒艾蒿。请幼儿观察猜节日。(2)老师继续出示香包、划龙舟的图片、粽子请幼儿猜节日。3、如今你们告诉花婆婆,过的是什么节日呀?(1)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这一天人们就会用这些特别的方法来庆贺。(2)端午节的各种来历和传说,最常见的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3)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秦国攻破楚国时,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老师小结:农历五月初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泪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哀,纷

5、纷涌入泪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人们就把屈原投江的那一天定为端午节。4、老师请幼儿交流:你们过端午节都干些什么?介绍端午节的风俗。(1)艾草通常是长在田野边,它的作用是驱蚊,辟邪,把它插在门上。(2)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各地方包的形状各异,有三角粽,有长条粽。口味不同,有红枣馅,有肉馅,有无馅的。5、老师出示端午节课件PPT,引导幼儿观看制作粽子的过程。(1)看完课件后,你们想不想自己尝试包粽子呢?(2)此活动环节可以分为两个活动:意识手工活动、而是游园活动。6、老师播放端午节PPT,引导幼儿观看划龙舟视频。老师组织幼儿一起参与游戏:赛龙舟。四、活动总结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

6、,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贺活动,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理解节日的风俗、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传统文化教学案例三 活动目的:1.知道十二属相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增强幼儿做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2.能说出自己和家人的属相,增进对别人的理解和关心。3.初步理解十二属相所包括的动物及其顺序,重点知道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动物。活动准备:1.活动前让幼儿理解自己父母和其他熟悉的人的属相;丰富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2.教具:十二属相的大图片一套;视频:十二属相的故事 十二属相的儿歌3.学具:每名幼儿假设干动物图片(包括十二属相的图片)活动目的:1.知道十二属相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增强幼儿做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2.能说出自己和家人的属相,增进对别人的理解和关心。3.初步理解十二属相所包括的动物及其顺序,重点知道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动物。活动准备:1.活动前让幼儿理解自己父母和其他熟悉的人的属相;丰富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2.教具:十二属相的大图片一套;视频:十二属相的故事 十二属相的儿歌3.学具:每名幼儿假设干动物图片(包括十二属相的图片)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