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基础知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3693860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名胜区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风景名胜区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风景名胜区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风景名胜区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风景名胜区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景名胜区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名胜区基础知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术语(一)风景名胜区也指风景区,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国家级风景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浏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二)风景名胜区规划也称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经相应的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的风景区规划,具有法律权威,必须严格执行。(三)风景资源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名胜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四)景物指具有独立欣赏价

2、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是风景区构景的基本单元。(五)景观指可以引起视觉感受的某种景象,或一定区域内具有特征的景象。(六)景点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位。(七)景群由若干相关景点所构成的景点群落或群体。(八)景区在风景区规划中,根据景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包含有较多的景物和景点或若干景群,形成相对独立的分区特征。(九)风景线也称景线。由一连串相关景点所构成的线性风景形态或系列(十)游览线也称游线。为游人安排的游览欣赏风景的路线。(十一)功能区在风景区规划中,根据主要功能发展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分

3、区特征。(十二)游人容量在保持景观稳定性,保障游人游赏质量和舒适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单位时间、一定规划单元内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是限制某时、某地游人过量集聚的警戒值。(十三)居民容量在保持生态平衡与环境优美、依靠当地资源与维护风景区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一定地域范围内允许分布的常住居民数量。是限制某个地区过量发展生产或聚居人口的特殊警戒值。二、风景区的组成三要素24因子(一)游赏对象:天景、地景、水景、生景、园景、建筑、史迹、风物(二)浏览对象:旅行、浏览、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保健、其它(三)运营管理:人员、财务、物资、机构建制、法规制度、目标任务、科技手段、其它三、风景区的功能(

4、五类)(一)生态类功能:风景区有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造福社会的生态防护功能。(二)游憩类功能:风景区有培育山水景胜、提供游憩胜地、陶冶身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游憩功能。(三)景观类功能:风景区有树立国家和地区形象、美化大地景观、创造健康优美的生存空间的景观形象功能四)科教类功能:风景区有展现历代科技文化、纪念先人先事先物、增强德智育人的寓教于游功能。(五)经济类功能:风景区有一、二、三产业的潜能,有带动旅游经济、脱贫增收、调节城乡结构、带动地区全面发展的经济催化功能。三、风景区的分类1、按等级特征分类: 国家重点风景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5、,报国务院审定公布。 省级风景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定公布,并报国家建设部备案; 市、县级风景区,由市、县人民政府审定公布,并报省级主管部门备案;在此基础上,近年又延伸出并实际存在的有两类。一类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风景区,这是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公布,又称世界级风景区;另一类是暂未列入三级风景区名单的准级风景区,这些风景区已由各级政府审定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规划、风景旅游体系规划所划定,但因某种原因尚未正式确定其级别。2、按用地规模分类 小型风景区,其用地范围在20km2以下; 中型风景区,其用地范围在21100km2; 大型风景区,其用地范围在1015

6、00km2; 特大型风景区,其用地范围在500km2以上。此类风景区多具有风景区域的特征。3、按景观特征分类: 山岳型风景区,以高、中、低山和各种山景为主体景观特点的风景区。如五岳和各种名山风景区。 峡谷型风景区,以各种峡谷风光为主体景观特点的风景区。如长江三峡、马岭河峡谷等风景区。 岩洞型风景区,以各种岩溶洞穴或熔岩洞景为主体景观特点的风景区。如龙宫、织金洞、本溪水洞等风景区。 江河型风景区,以各种江河溪瀑等动态水体水景为主体景观特点的风景区。如楠溪江、黄果树、黄河壶口瀑布等风景区。 湖泊型风景区,以各种湖泊水库等水体水景为主体景观特点的风景区。如杭州西湖、武汉东湖、红枫湖、青海湖等风景区。

7、 海滨型风景区,以各种海滨海岛等海景为主体景观特点的风景区。如兴城海滨、嵊泗列岛、福建海潭、三亚海滨等风景区。 森林型风景区,以各种森林及其生物景观为主体特点的风景区。如西双版纳、蜀南竹海、百里杜鹃等风景区。 草原型风景区,以各种草原草地风光及其生物景观为主体特点的风景区。如太阳岛、扎兰屯等风景区。 史迹型风景区,以历代园景、建筑和史迹景观为主体特点的风景区。如避暑山庄、外八庙、八达岭、十三陵、中山陵等风景区。 综合型风景区,以各种自然和人文景源融合成综合性景观为其特点的风景区。如桂林漓江、太湖、大理、两江一湖、三江并流等风景区。4、按结构特征分类: 单一型风景区,其内容与功能比较简单,主要是

8、由风景游览欣赏对象组成一个单一的风景游赏系统。例如以景源和生态保护为主,以及很多小型风景区均属单一型风景区。 复合型风景区,其内容与功能均较丰富,它不仅有风景游赏对象,还有相应的旅行游览接待服务设施组成的旅游设施系统,因而其结构特征是由风景游赏和旅游设施两个职能系统复合组成。例如很多中小型风景区就属复合型结构。 综合型风景区,其内容与功能均为复杂,它不仅有游赏对象、旅游设施,还有相当规模的居民生产与社会管理内容组成的居民社会系统,因而其结构特征是由风景游赏、旅游设施、居民社会等三个职能系统综合组成。例如很多大中型风景区就属综合型结构。5、按布局形式分类: 集中型(块状)风景区 线型(带状)风景

9、区 组团型(集团)风景区 放射型(枝状)风景区 链珠型(串状)风景区 星座型(散点)风景区6、按功能设施特征分类: 观光型风景区,有限度地配备必要的旅行、游览、饮食、购物等为观览欣赏服务的设施。如瘦西湖、清源山等大多数城郊风景区。 游憩型风景区,配备有较多的康体、浴场、高尔夫球等游憩娱乐设施。可以有一定的住宿床位。如松花湖、三亚海滨。 休假型风景区,配备有较多的休疗养、避暑寒、保健、度假等设施。有相应规模的住宿床位。如北戴河、鸡公山。 民俗型风景区,保存有相当的乡土民居、遗迹遗风、劳作、节庆庙会、宗教礼仪等社会民风民俗特点与设施。如沪沽湖。 生态型风景区,配备有必要的保护监测、观察试验等科教设

10、施,严格限制行、游、食、宿、购、娱、健等设施。如黄龙、九寨沟、西岭雪山。 综合型风景区,各项功能设施较多,可以定性、定量、定地段的有机综合配置。如大多数风景区均有此类特征。风景名胜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二个阶段进行。大型而又复杂的风景区,可以增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地突出本风景区特性。并应遵循下列原则:一、应当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二、应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

11、,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培育。三、应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展现风景游览欣赏主体,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风景区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四、应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衡风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五、风景区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相互协调。一、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主要任务:(一)综合分析评价现况和发展条件;(二)明确风景名胜区的范围、性质、发展方向、目

12、标、途径与举措;(三)组织赏景条件、调动景感潜能、展现景物形象;(四)对风景名胜区的结构与布局、人口容量及生态原则等方面作出统筹部署;(五)对风景游赏主体系统、旅游设施配套系统、居民社会经营管理系统以及相关专项规划和主要发展建设项目进行综合安排;(六)提出实施步骤和配套措施。、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主要目的:(一)发挥风景名胜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优势;(二)强化风景名胜区的功能与作用;(三)突出其独特的景观形象、游憩魅力和生态环境;(四)实现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五)促使风景名胜区程度、稳定、协调、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三、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本质:调查评价、提炼概括天地美景及其风景特点,确定保育

13、、利用、经管措施,把合理的社会需求科学地融入自然之中,优化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风景游憩境域。四、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特点:(一)突出地区特征;(二)传承历代文明;(三)调控动态发展;(四)重在综合协调;(五)贵在整体优化。五、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类型及其内容:(一)按规划内容分类:1、战略性规划:重在发展条件分析论证,发展方向与目标的确定,发展重点与策略的研究。2、物质性规划:重在景源和土地利用及其空间布局,重视各物质要素的功能结构、指标与空间形态,强调发展项目的规模与布局。3、综合性规划:兼有战略性规划和物质性规划的特点,内容比较系统与全面。(二)按发展特点分类:1、高速发展规划:以生产力为主导,强

14、调效率与速度。多用在重点开发地区与地段。2、协调发展规划:以公平为主导,强调时间、空间、数量、结构、用地、秩序的协调。例如风景与城镇协调发展规划。3、稳定发展规划:以稳定和均衡为主导,强调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元化发展。例如游人结构与客源市场、生物多样性等规划。4、持续发展规划:以可持续为主导,强调数量发展度、质量协调度、时间持续度的综合调控,强调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稳定、科学决策。(三)按风景名胜区属性分类:1、山岳型风景区规划2、峡谷型风景区规划3、岩洞型风景区规划4、江河型风景区规划5、湖泊型风景区规划6、海滨型风景区规划7、森林型风景区规划8、草原型风景区规划9、史迹型风景区

15、规划10、综合型风景区规划11、观光型风景区规划12、游憩型风景区规划13、休假型风景区规划14、民俗型风景区规划15、生态型风景区规划16、其它型风景区规划(四)按规划阶段分类:20世纪80年代以来,应用最多的规划类型是按规划阶段划分的,从宏观到微观可以分为8种规划类型。其中,风景名胜区规划纲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三类规划被明文列入2001年4月20日发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其它规划类型虽未列入上述“审批管理办法但在社会实践中也常会遇到,这里一并列出如下:1、风景发展战略规划对风景区或风景体系发展具有重大的、决定全局意义的发展规划,其核心是解决一定时空的基本发展目标、途径与举措,其焦点和难点在于战略构思与抉择。主要内容包括:(1)发展战略的依据。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2)发展战略的目标。包括方向定性、目标定位(定性兼定量)及其目标体系。(3)发展战略的重点。包括实现目标的决定性战略任务及其阶段性任务。(4)发展战略的方针。包括总策略和总原则(发展方式与能力来源)。(5)发展战略措施。包括发展步骤、途径和手段。例如,创建文明风景区、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构建某种体系和实行某种目标等均属于发展战略规划。2、风景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