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优势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3693612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3年优势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03年优势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03年优势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03年优势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03年优势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3年优势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3年优势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2003年优势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方案为配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提供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环境质量状况,我部2003年重点对黄淮海地区强筋小麦品种种植区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安徽)和东北三省高油大豆品种种植区域(吉林、辽宁、黑龙江)进行监测与评价工作。为了确保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一、区域情况调查(一)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包括本区域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总体状况等。(二)优势农产品区域生产基地概况 包括基本农田面积,农产品产地区域面积,农产品的产量、销售途径等。(三)优势农产品区域周围污染源分布情况 从水、土、气三方面对基地周围污染源状况

2、进行调查(污染源分布状况图),找出影响最大的污染来源,收集对基地历年监测的结果。二、监测内容本次监测主要针对土壤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包括铜、锌、镍、镉、汞、砷、铅、铬、pH和阳离子交换量等10项指标。三、监测点位的布设根据对优势农产品区域的调查结果确定监测单元以及各监测单元中监测点位的布设。监测单元的划分主要考虑污染源类型、行政区划和土壤类型等因素,同一监测单元内地块基本情况差别尽量小。按照NY/T395-2000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布设土壤采样点位,平均每2000亩左右布设1个采样点。离污染源近,污染严重的地区加密布点,环境质量相对好的地区,点位相对减少。四、样品的采集(一)采样

3、前的准备准备采样所需工具、器材,并配备相应的标签。标签必须严格按照下表样式填写,不可缺省。同时制作样品登记表,进行样品统一登记。土壤样品标签监测单元名称和单元编号 点位代码 点位编号 采样地点 经度 纬度 海拔高度 采样人 采样时间 注:点位代码为13位码,点位编号的格式例如:山西-T-001、山西-T-002(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按照NY/T395-2000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多点混和四分法采集020cm的耕层土壤,最后保留0.5kg,并根据所需测定的项目要求,制备成30克经过风干、过100目筛等处理后的样品。五、样品的保存和运输(一)样品保存所采土样装入双层塑料袋内,里

4、外各贴一个标签。(二)样品运输1. 样品运装前必须逐件与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2各有关省农业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各省站”)土壤样品和样品登记表送至部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后,总站负责对样品统一编号、加质控样,并返回各省站。六、样品的分析测试(一)检测项目 铜、锌、镍、镉、汞、砷、铅、铬、pH和阳离子交换量。(二)分析方法 检测项目对应的检测方法严格参照相关国家标准或农业行业标准执行。七、超标数据审核为了确保本次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严格执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要求以外,同时对超标数据进行审核。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审核样品在整个实验过程

5、中是否符合分析质量控制的要求。包括样品污染,如样品的研磨污染、仪器设备污染、玻璃器皿污染、试剂污染等,空白样、质控样及平行样的测定结果,标准溶液、稀释倍数和计算结果等方面。2审核样品是否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采集、保管和运输。3完成前两步后仍未找出超标原因的数据应对样品所在监测单元进行审核,确认是否具有导致超标的因素。4仍然无法确认超标原因的,应重新采样分析,再次超标时确认为超标。各省站经过对检测数据严格审核后,经业务主管站长审核签字、加盖公章,将数据上报总站,由总站根据质控样的测定情况进行再次审核。八、材料、结果的上报各省站把区域基本情况形成文字材料,连同监测结果统计表按时上报部环境监测总站。监

6、测结果统计表主要包括:1监测单元统计表(附表1);2监测单元概况表(附表2);3监测点位土壤基本情况表(附表3);4优势农产品区域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附表4);5定位监测数据库表1-点位基本情况及评价结果表(附表5);6定位监测数据库表2-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表(附表6)。九、进度安排18月底之前,各省站将优势农产品区域环境质量监测项目申报书、相关证明及本省工作方案一式三份报送我部科技教育司;总站组织完成对各省站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各省站与我部科技教育司签署项目合同;各省站完成样品的采集工作,将风干处理后的土壤样品送总站,同时上交附表1、2、3;总站及时将经过统一编号、加入质控样的样品返还各

7、省站;29月15日前各省站将部分检测结果和相关材料以电子、文本两种形式上报总站;310月15日前各省站将所有样品的检测结果上报总站,(包括附表5、6),同时选派一位计算机基础较好兼具一定环境评价知识的技术人员携本省监测评价结果到总站,在总站的指导下完成监测结果的信息化表达(共约10天,要求各省自带笔记本电脑一台,提前准备本省1:25万电子地图);410月25日前各省站完成本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基地环境评价报告,报送我部科技教育司和总站;510月30日前总站完成本次优势农产品区域基地环境评价总报告的核心内容;611月30日前总站完成本次优势农产品区域基地环境评价总报告,报送我部科技教育司。附表1监测

8、单元统计表监测单元编号监测单元名称监测单元范围注:1. 监测单元编号的格式例如:山西1、山西2;2. 监测单元名称最好以划分监测单元的依据命名,如公路沿线污染区、大气污染类型区、污水灌溉类型区、工矿污染类型区、污泥污染类型区、一般污染区、混合污染区、非污染区等等类型。同一种污染类型,不同的监测单元可用非污染区1、非污染区2命名;3监测单元范围填写该监测单元的行政区划范围,如县的乡、县的乡、一一列出。附表2监测单元概况表监测单元名称 监测单元编 号区域范围代表面积耕作制度土壤类型播种面积污染类型灌溉水来 源点位总数本单元所包含的点位编号土壤环境污染历史和现状农 药使用情况氮 肥使用情况注:按照不

9、同的区划单元分别填写该表格。18附表3监测点位土壤基本情况表监测单元名称 单元编号 第 页 共 页点位编号点位代码土壤类型代表面积(亩)采样时间样点经度样点纬度海拔高度采样地点(具体至村)注:1按照不同的区划单元分别填写该表格;2随着监测单元点位数量的不同具体确定表格的行数;3采样地点需要具体到村,并且通过GPS定位系统明确采样点位的经纬度;4点位代码即为13位码,点位编号的格式例如为:山西-T-001、山西-T-002。附表4 优势农产品区域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 省序号点位编号检测值(mg/kg)pH阳离子交换量CuZnPbCdCrNiAsHg附表5:定位监测数据库表1-点位基本情况及

10、评价结果表1点位名称 2基准年3地理位置省 市 区县 乡镇(街道) 村4代 码省市 区县 乡镇 村(居)委会 点位 5点位范围 注解6点位范围合理性判断 , , 7点位坐标经度 度分秒 纬度 度分秒8年平均气温: . 9.人口数:9- 其中农业人口:9-数:9- 其中农业人口:9-10 产值总计:其中农业:10-:10-(万元)其中工业:10-第三产业:10-11点位范围总计:其中旱田:11-:11-内农田面其中菜田:11-其中水田:11-:11-积(亩)其中果园 : 11-其中放牧业:11-业 :11-12点位范围内非农业占地(亩)其中道路12-:12-其中工业建筑: 12-总计:其中居住12-区:12-其 它: 12-13点位总面积(亩): 14亩单位土地面积企业数:. 个/亩15基本农田等级18水土流失面积: (亩)16以主要作物分类19(亩)土地盐渍化面积: (亩)17以耕地类型区分类20(亩)土地沙漠化面积: (亩)21点位范围内现有基地面积(亩)总计: 其中:有机食品 21-其中:绿色食品 21-其中:无公害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