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半期测试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369253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半期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半期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半期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半期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半期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半期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半期测试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宜宾市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半期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D 2 C 12 N 14 O 16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

2、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产生的变异可遗传给后代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D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2.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时,可以选择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B用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进行染色时,需先将细胞用盐酸进行解离C脂肪的鉴定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颗粒D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与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的两个实验中使 用的盐酸作用相同3. 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分子物质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B人体细胞运输K+的速率

3、都受氧气浓度的影响C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水能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运动D神经纤维受刺激时Na+内流的方式为主动运输4. 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1产生的雄配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B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DF1产生4个雌配子,比例为1111高2015级 理科综合 第 1 页 共 14 页5. 在显微镜下观察被荧光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B、b被分别标记为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细胞都处

4、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A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有4种颜色的荧光点,各2个B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有2种颜色的荧光点,各1个C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有2种颜色的荧光点,各1个D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有3种颜色的荧光点,各1个6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枯草杆菌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野生型能0突变型不能100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突变型的产生可能是染色体上基因中碱基对替换的结果BS12蛋白会在核仁中与RNA构建成细胞的

5、核糖体C链霉素能够抑制野生型枯草杆菌的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D链霉素可以诱导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29. (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宜宾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1)组成叶绿素的元素除 C、H、O 外,还包括_。由图甲可知,叶绿素含量随着遮光面积的增加而_(升高或降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7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_。(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_(增加或减少)。原因是

6、_速率不变,而光照增强,光反应产生的_增加,_速率加快。30.(9分)下列图A为细胞结构示意图,图B表示图A细胞核中某结构及其成分。据图回答问题。(1)从图A中可看出,通过囊泡形式进行转化的生物膜有_(填文字)。若图A所示为浆细胞,将其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则_(填“能”或“不能”)在其细胞核中的DNA检测到放射性。(2)鉴定图B中成分的试剂为_。为促进和的分离,可用的试剂为_。图B中的基因1和基因2的差异表现在_。(3)图B中基因1控制合成了一段氨基酸序列为“组氨酸谷氨酸”的短肽,转运组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 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GUG、CUU,则基因1中决定该

7、段氨基酸序列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_。(4)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下列物质经核孔向细胞核方向运输的有_(填番号)。AtRNA BRNA聚合酶 CDNA 聚合酶 DmRNA高2015级 理科综合 第 10 页 共 14 页31. (10分)图甲表示三个神经元组成的反射弧(与小腿肌肉收缩有关),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表示的结构是_,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2)兴奋在上的传导形式_。当兴奋传导到处时,会释放_,并能使_。(3)若在d 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预测b、c 两点的兴奋情况、得出实验结论并分析产生该结果的原因。预测结果:

8、_。实验结论:_。分析原因:_。32. (10分)研究者利用白色种皮水稻(2N=24)甲与黑色种皮水稻乙杂交,得到子代全部为灰色种 皮水稻丙。设种皮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A控制黑色。回答下列问题:(1)丙的基因型为_。丙自交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2)为了探究种皮颜色与基因A或者a的数量有关,用秋水仙素处理_(填“甲”、 “乙”、“丙”)的幼苗,得到的水稻种皮颜色为_则说明种皮颜色深浅与A 基因数量有关;若水稻种皮颜色为_则说明种皮颜色深浅与 a 基因数量有关;若水稻种皮颜色为_,则说明种皮颜色与A与a的比例有关。(3)若水稻种皮的颜色与A基因数量有关,水稻缺失第m(m为1-12)号

9、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时称为m号单体,当同源染色体都缺失时不能存活。现有水稻的12种单体灰色种皮植 株,为了确定A/a在哪条染色体上,简要说明实验思路_。高2015级 理科综合 第 11 页 共 14 页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下列为自来水中大肠杆菌进行计数实验的基本步骤:火焰灼烧水龙头后放水一段时间,再用量筒接水1000mL;将1000mL水样通过滤膜进行过滤;将滤膜置于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并记录菌落数。(1)上述测定大肠杆菌的方法是_。实验中量筒、滤膜和培养皿实验前需要用_法进行灭菌,培养基配制时应该加入_配置成固体培养基,并将pH调节成 _。(2)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应该是_(填名称

10、),该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菌落呈_色。(3)某学习小组提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的科学严谨,还应该对两处进行改进,请提出两点改进措施_、_。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题(15分)我们日常吃的大米中铁含量极低,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培育出了铁含量比普通大米高 60%的转基因水稻,改良了稻米的营养品质。如图为培育转基因水稻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在上述工程中,铁结合蛋白基因称为_,获取该基因后常用_技术进行扩增。(2)构建重组 Ti质粒时,通常要用同种限制酶分别切割_和_。将重组 Ti质粒转入农杆菌时,可以用_处理农杆菌,使重组Ti质粒易于导入。(3)将含有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与水稻愈伤组织共同

11、培养时,通过培养基2的筛选培养,可以获得_;培养基3与培养基2的区别是_。(4)检测培育转基因水稻的目的是否达到,需要检测转基因水稻_。生物参考答案:1-6 D C D B A D29(10分)(1)酶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分)(2)a (2分) c (2分) 酶的种类、酶的含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H (2分)(3)酶的抑制剂、底物的浓度(2分) 30、(8分)(1)绿茎、细叶(1分) 1:1:5:5(2分)(2)秋水仙素(1分) 35/36(2分)(3)在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时,X染色体上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形成了X染色体上不含R基因的精子(2分)31.(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GUU(1分) 基因重组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2)花药离体培养 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32、(12分,每空分)(1)、 、 (2)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 (3)局部 刺激 (4)左肌肉和右肌肉37.(15分)(1)抑菌圈直径的大小 (2分)(2)稀释涂布平板法(2分) 未接种乳酸菌(2分)(3)杀死(2分)(4)水浴(2分) 燃烧、爆炸(2分)(5)不能,因醋酸杆菌是好氧型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或因醋酸杆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3035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为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