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7个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3692201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7个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7个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7个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7个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7个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7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7个(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教材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帮助中学生认识心理挫折的原因,主要表现以及如何消除心理挫折。2通过训练,帮助中学生形成对现实的正确态度,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社会.3通过心理测验,帮助中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学会战胜心理挫折,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一名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强者。教具:幻灯;图片.教学过程:课前测试:要求学生不记名的方式写出“我的烦恼”的小文章,便于教师把握。一、讲读1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2心理挫折的主要表现3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应对挫折.正确认识挫折的两重性,注意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不断调整目标和行为,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2、不断完善个性!二、训练让学生讨论,老师传授训练方法为主,辅以幻灯教学,尽而达到教学目的。三、课后作业课后小记板书设计:中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心理挫折的原因;、心理挫折的主要表现;、应对心理挫折的主要方式。请让我来帮助你教学目标: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初步培养自教学重点: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教学难点: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看小品,明理.三、行为指导.1、看板书指导.并贴上小红花.2、指名表演。四、表扬与奖励.五、总结、唱歌全班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板书设计1、夸夸我们班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2、夸夸能宽容别人的

3、学生。3、夸夸能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中学生考试焦虑教学重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以及调控措施.难点:结合实际,从内部因素分析成因,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控.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关于自我意识方面的知识。2导入新课.3讲授新课。1)关于考试焦虑的成因:A、内部因素:B、外部因素c学校因素2)如何进行调控。4总结:教给学生考试答题的基本要领:“慢做会的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也不浪费,舍去全不会的。板书设计:中学生考试焦虑考试焦虑的成因:1、内部因素:a复习不充分:b自我期望值:c性格因素:d身体健康因素:e性别因素:2、外部因素:a社会因素:b家庭因素:c学校因素

4、:青春期:成长的季节教学目标:通过讲解或阅读帮助中学生认识青春期的特点,了解青春期所带来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教学重点: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特点。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让学生阅读课文三至六自然段青春期的特征:(找学生来回答,教师补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青春期性心理的变化:二、小结把本节内容简要总结一下,并指出本节课重点.三、作业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下节课所要训练的内容,并认真完成练习任务。四、板书设计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青春期:成长的季节青春期:标志:特征:生理变化:()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健全:()性生理发育的成熟、心理变化:()从认识能力的发展看:()从情感的发展看:(

5、)从社会性的发展看:、性心理变化:青春期:成长的季节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和正确对待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其懂得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形成一定的身心自我调控能力,能适应身心的变化,正确对待异性间的友谊。教学重点:青春期标志特征及生理变化。教学难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教学内容:导言:青春,是一个另人神往的字眼,在青春期会发生很多动人的故事,到处是讴歌青春的诗篇,到处是赞美青春的词句,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妙的阶段,难怪人们称之为“花季”.一、板书课题:青春期:成长的季节二、明确学习内容及重点(略)。三、结合明确内容提出思考题。四、学生自读教材,思考上述问题,教师桌间巡视指导。五、学生讨论思考

6、题,教师启发点拨。(略)六、教师精讲并明确:总结:青春期,虽然是漫长人生旅途中短暂的一瞬,但它却促成了人们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板书设计:青春期:成长的季节1青春期2青春期的标志与特征3生理变化: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健全性生理发育的成熟4心理变化:认识能力情感社会性性心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青春期身体发育心理变化.教学重点:青春期身体发育:形态、机能、性发育。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变化和调解心理因素。教学过程:青春期:成长的季节。之歌.、认识身体发育。、端正性态度。拒绝求爱(讲读)总结: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身体发

7、育、心理变化、两性心理作业:完成身心压力自测,自我意识自测板书设计:一、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青春期:成长的季节(一)认识身体发育(二)认识心理变化中学生学习心理教学目标:通过讲练,调节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提高学习学习效率.教学重点: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克服上课溜号现象,解决心理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预习效果,谈心得.二、新授: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一)提问:平时是怎样听课的?(二)讨论:上述听课方法的利与弊,对与否?(三)总结:科学正确的听课方法:以最佳状态,聚精会神听。解决办法:()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信心我行.()调节学习情绪,排除干扰,同

8、溜号做斗争。()科学用脑,自我调控,正常游戏,预防疲劳。2听老师讲课思路,听中心内容。3听看,听想,听说,听答,听读,诉记眼、耳、口、手、心脑并用.4带着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听,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听课效果。三、训练板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一)调节学习过程(二)调控心理状态听课怎样听结果 通向成功之路教学目标: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难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教学过程:路一课。1学习:通向成功之路.2交待任务,明确学习目标。3提出思考题:(1)什么是学习?(2)中学生学习的关键是什么?(3)学习成功的关键是什

9、么?(4)学习应掌握哪些策略?4学生读教材,思考上述问题,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题,教师启发点拨.6教师结合实例精讲并板书要点,使学明确: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讨论,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学习的含义,懂得了要取得学习的成功,必须学会有策略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走向成功。板书设计:学习:通向成功之路学习:是人在生活过程中获取个体经验的过程,是信息的输入、输出与反馈调节的动态过程。特点:具有挑点性的心理过程。学习策略:一、学习技能二、调控技能通向成功治疗教学目标:通过讲解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学习,学习成功的关键,学习的策略等,使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掌握调控技能,重点

10、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学重点: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安排好中学时期的学习活动,培养起相应的学习能力,使其更快地适应中学时期的学习生活。教学过程:一、讲读:通向成功之路二、操作调节学习过程:调控心理状态:()增强学习信心()调节学习情绪()预防学习疲劳。()调整应试心理。()学习过程自我检测。()考试焦虑自我检查表。板书设计调控心理状态:()增强学习信心()调节学习情绪()预防学习疲劳。()调整应试心理.()学习过程自我检测。()考试焦虑自我检查表。中学生学习心理。教学目标:通过讲解,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使之能驾驭自

11、己的学习过程。教学重点:通过讨论训练,使学生能主动进行学习,而不盲目被动地被老师推着走,教学难点: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课型:讲授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具:小黑板及幻灯片.教学过程1学习过程的五大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评价。(1)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听课有针对性;(2)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环节;(3)复习是一个系统提高的过程,查漏补缺;(4)作业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5)评价具有反馈功能,明确自己学习时弱点、重点,进而增进学习效果。2讨论。结合学生讨论情况,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的学习过程。3训练.4小结.板书设计:(一)讲读内容、调

12、节学习过程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评价(二)内容讨论、你是怎样预习的?、只完成作业就能代替复习了吗?、怎样写作业效果好?、你听课专心吗?(三)课前测试:每人写一短文“谈谈我是怎样调节学习过程的”。(四)课后测试:按“学习过程自我检测”进行测验。自信心是学习成功的前提。教学目标:通过此课内容教学,使学生明确自信心是心理状态表现形式之一。有自信心、顽强毅力、发奋图强,从而乐学。教学重点: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教学难点:理解怪圈的内涵。教学过程:1什么是自信心?2自信心的作用。3教师例举缺乏学习自信心实例。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再举例.4怎样才能树立起学习自信心呢?教师总结:我们通过活动课及传授课的认识和

13、学习,明确了自信心对学习影响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应结合自己学习实际,增强自信心,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在学习上或某方面得到发展,获得成才,取得成功.板书设计1什么是自信心?2自信心的作用。3教师例举缺乏学习自信心实例。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再举例。4怎样才能树立起学习自信心呢?中学生交往心理.教学目标:通过讲解帮助中学生认识交往的内涵,了解中学生交往的特点;通过训练,帮助中学生形成对现实的正确态度,学会交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通过训练,帮助中学生形成对现实的正确态度教学难点: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什么是交往二、交往的四个阶段1同性群友期2同性密友期3异性密友期4异性群

14、友期三、训练:1领会交往艺术2给予赞美、接受赞美3学会保持友谊4珍惜友谊四、课后测试评定板书设计:一、讲读内容1交往的内涵。2交往的四个阶段。3交往的特征.二、训练内容1领会交往艺术。2学会保持友谊。3走出交住艺术。交往:从心灵走向心灵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交往的作用,交往发展的阶段。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交往的新特点及友谊的特征。教学重点:认识交往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及中学阶段友谊的特点教学难点:认识交往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及中学阶段友谊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通过学习交往的作用2通过启发帮助学生总结交往发展的阶段。3通过“小品”、“观看录相引导学生总结出友谊的特征.(小品表演)(1)稳定性(2)亲密性(3)矛盾性4中学生交往的新特点。我们需要交往,我们需要友谊,友谊是从心灵走向心灵的交往,让我们大家都在友谊的陪伴下走过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