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制作烤羊肉比色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3687751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制作烤羊肉比色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制作烤羊肉比色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制作烤羊肉比色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制作烤羊肉比色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制作烤羊肉比色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制作烤羊肉比色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制作烤羊肉比色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制作烤羊肉比色卡简要:摘 要: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无损识别羊肉烤制过程中颜色变化的标准化方法,本研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结合三种算法(均值算法、K-Means算法和K-Means+图像降噪算法)制作烤羊肉颜色识别比摘 要: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无损识别羊肉烤制过程中颜色变化的标准化方法,本研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结合三种算法(均值算法、K-Means算法和K-Means+图像降噪算法)制作烤羊肉颜色识别比色卡,对烤羊肉的颜色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说明,三种算法制作的比色卡均能呈现出羊肉烤制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为明确三种比色卡的准确率,研究采用K-medoids算法结合感官实验进行比色卡颜色识别准确

2、率验证。其中利用K-medoids算法的比色卡识别准确率验证结果显示,均值算法准确率为85.60%、 K-Means算法准确率为95.70%、K-Means算法+图像降噪算法准确率为93.40%;感官实验的验证结果显示,均值算法、K-Means算法、K-Means算法+图像降噪算法的识别准确率依次为67.32%、73.71%、 68.74%,比照发现K-Means算法制作的比色卡对烤羊肉颜色识别准确率最高。研究证明比色卡可作为颜色评价标准,为烧烤肉制品加工提供指导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王博; 胡晓妍; 于芳珠; 刘登勇, 食品工业科技 发表时间:2022-09-24关键词:烤羊肉,比色卡,

3、机器视觉,颜色,图像识别烤羊肉是我国传统风味肉制品,颜色棕黄,色泽油亮,肉香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1。随着人们食品平安意识的提高和市场需求量增大,传统加工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工业化加工逐渐代替传统加工方式,并正在向标准、营养、健康、智能的方向开展2,然而目前在工业化生产中能够对产品质量进行及时、快速评价的标准化方法仍存在缺乏。烤羊肉作为传统肉制品,色、香、味、形独具特色3,消费者往往通过这些特点来评价产品质量。其中颜色是消费者感官评价最直观的指标也是反映食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不仅能表征食品的新鲜度,还是食品成熟度的重要指示因子,在食品加工及储藏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颜色变化及时发现食品品质的改变,

4、烤羊肉加工过程中颜色是用来判断成熟度的重要依据4-7。因此建立一种能够识别烤羊肉颜色的标准方法对于精准控制其颜色,实现标准化生产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比色卡是一种可进行颜色对照识别,在一定范围内统一颜色标准的工具,目前在食品领域应用较少,制作烤羊肉比色卡检测颜色只需通过简单比照,操作方便准确率高8-9。比色卡制作要采集大量样本的颜色信息,传统颜色识别方法主要为仪器测定和感官评价,仪器测定结果准确,但对样品具有破坏性且本钱较高;感官评价简单方便,但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且存在一定个人主观性10-11。机器视觉是利用机器代替人眼,模拟人类视觉功能的一项技术,通过图像采集、信号转换、数据处理分析等最终实现

5、对物体的识别,可应用于多种领域12-13。在肉类食品中的应用如:监测碎肉在连续油炸过程中凝集增加的变化14、评估肉类食品的质量参数15、在线预测识别猪肉的颜色和大理石花纹16以及禽类产品尺寸、质量、体积的测定和分级分类17等,方法智能新颖且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不具破坏性等特点18。因此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烤羊肉图像进行采集和处理,减少误差提高比色卡准确率19。本研究以烤羊肉为实验目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制作烤羊肉颜色比色卡,实现对烤羊肉颜色的实时检测,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控制产品质量,研究为烤羊肉质量评价管理提供了根底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羊外脊 锡林郭勒盟羊羊牧业股份提供,

6、羊品种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羊(月龄 6 月,均重 30 kg)。NB-HM3810 电烤箱 厦门建松电器;CR-400 色彩色差计 日本柯尼卡美能达公司;LED 迷你小型摄影棚 绍兴上虞风景户外用品;VGA2USB 图像采集卡 加拿大艾普飞公司;EOS-R6 照相机 日本佳能公司;HP ZHAN 66 R5-4500 笔记本电脑 中国惠普。1.2 实验方法1.2.1 样品制备 购置排酸成熟 24 h 后的新鲜羊肉于 4 条件下运回实验室冷冻保存。实验前将冷冻的羊肉放置室温解冻 1 h,去除筋膜和多余脂肪,制备规格均为长宽厚 20 mm20 mm10 mm 的肉样,利于羊肉烤制过程中成熟度一

7、致。待肉完全解冻,外表温度升至室温后置于烤盘,放入上下温度 220 电烤箱中。通过控制烤制时间获得羊肉在烤制过程中的所有颜色变化,经预实验得出,本实验所用电烤箱在羊肉烤制 25 min 时,外表已经出现焦糊,因此选取烤制时间范围为 025 min。每分钟烤制 15 块羊肉共 390 块,得到试验样品。1.2.2 比色卡制作方法 为确定烤制过程中所有颜色的变化,选择 025 min 共 26 个时间点的烤羊肉样本进行图像采集,并对采集图像进行预处理来提高质量,读取预处理后的图像信息,利用算法将图像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颜色参数继而建立比色卡。1.2.2.1 图像采集 图像采集均由图 1 所示自

8、主设计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取,该装置主要由照相机、图像储存卡、灯板、摄影棚、背景板及计算机组成。其中灯板、背景板及相机固定在摄影棚内。将相机在采集效果最正确的高度固定,采集的图像通过图像储存卡传输到电脑,从而获取烤羊肉样品图像。1.2.2.2 图像预处理 由于图像采集装置在进行烤羊肉图像采集时会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影响图像真实特征信息的提取,进而影响颜色识别效果,因此需要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图像预处理可以在不实质性增加图像数量的情况下使图像增广,让有限的图像产生一些相似又不完全相同的样本。常用的图像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图像滤波、几何变换、图像增强、图像复原等20。本研究采用以下四种预处理方式:

9、随机比照度调整、随机亮度调整、随机旋转调整、随机缩放调整21。1.2.2.3 构建图像识别模型 利用 Xception-CNN 模型处理获取烤羊肉图像,处理流程如图 2 所示。模型的最后一层为全连接层,负责整个神经网络的输出,通过 Softmax 激活函数得到最终的输出。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简称 Loss)用来评价模型的预测值和真实值不同的程度,解决回归任务的根底函数为均方误差损失函数(MSE)。MSE 表示如式(1)所示其中,n 表示一个 Batch 中的样本数量;y 表示期望输出;y表示实际输出。1.2.2.4 制作比色卡 机器视觉技术采集样品图像,将样品图像信息转化为计

10、算机可以识别的参数,再利用算法处理图像信息进而制作比色卡。常规算法处理的数据,会出现计算机难以将数据换算为可识别的颜色参数的情况,本研究采用均值算法、K-Means 算法和 K-Means+图像降噪三种算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对图像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后能较好地呈现出样品颜色信息22。利用均值算法23制作比色卡:通过计算全局的 RGB 均值得到该图像的主色调,将图像划分为假设干个小块,用大小为 3232 的滑块遍历每块图像,计算每个色块的 RGB 值,得到 3232 区域的像素块均值,最后由局部的 RGB 均值逐渐变为全局的 RGB 均值,即为该烤羊肉图像的颜色数值,将数值转换为对应颜色,再将对应

11、的颜色按照烤制时间排序,即可得到均质算法制作的比色卡。该算法原理简单,实现起来比拟容易,聚类的效果比拟好,在可解释性方面较强,再调整参数时只需调整簇的个数即可。利用 K-Means 算法24制作比色卡:将 26 组图像经过像素块遍历得到的颜色信息作为数据集,在各个数据集中生成质心,共形成 26 个时间段的质心。选取在烤羊肉图像的颜色参数范围内的 26 个与颜色参数相同维度的质心,分别计算每一个颜色数据到 26 个质心的距离(欧氏距离),使每个数据分组于距离最近的质心。更新质心的位置重新计算,经过不断重复计算直到质心位置不发生变化或只发生微小的变化,提取质心周围类簇群所对应的 RGB 信息值并做

12、均值处理,可以得到这 26 个时间段的 RGB 信息,根据烤制时间进行排列即可得到 K-Means 算法制作的比色卡。该算法在处理大的数据集时是相对可扩展的,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利用 K-Means 算法+图像降噪处理25制作比色卡:由于羊肉会存在一些难以剥离的肌内脂肪,使烤羊肉外表颜色识别产生误差,使得局部图像不能完全代表烤羊肉实际的颜色,这些质量较差的图像即为聚类中的噪声数据和异常数据,影响分类准确率。因此在 K-Means 算法的根底上提出通过自动替换,将噪声数据和异常数据替换为周边的正常数据。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去除异常数据,有利于提高比色卡的准确度。1.2.3 比色卡识别准确率验证 由于

13、比色卡均通过算法制作,验证比色卡准确率时假设单独采用算法验证可能会出现泛化性差的问题26,假设单独采用感官验证可能存在主观性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本研究采用 K-medoids 算法结合感官实验验证三种比色卡的准确率。 K-medoids 算法区别于制作比色卡的三种算法,使验证方法统一,利于验证结果准确。1.2.3.1 算法验证 利用 K-medoids 算法27验证比色卡准确率,将测试集样本图片划分假设干个区域,用大小为 55 的滑块对每个区域的 RGB 值进行均值处理,从中随机选 26个点作为初始的类簇群区域中心点,其余点按与这 26 个点的最小距离分配到对应最近的类簇群,以此类推,比拟每个样

14、本到类簇群中心点的距离,将样本划分到最近的类别中,在新组成的类别中重新计算中心点,直到 26 个中心点不再变化为止,最终得到 26 个类簇群的 RGB 值,将 26 个类簇群的 RGB 值与三种算法识别的 RGB 值进行比照,进行比色卡准确率的评价。1.2.3.2 感官实验 制备 025 min 的烤羊肉样品,根据 GB /T16291.1-202228培训和筛选出 15 名感官评定员,其中男生 6 名,女生 9 名,平均年龄为 24 周岁,身体健康、无色盲、能有效区分色差。喜好度评价:根据以上方法选定感官评价员结合 A.N29等方法加以修改,经过预实验结果可知,烤制 10 min 后的羊肉中

15、心温度到达 75 ,为可食用的状态30。因此评价样品为 1125 min 的烤羊肉样品,并根据九点感官评价法(表 1)对烤羊肉的颜色进行打分31。准确率检验:26 个样品反面标记烤制时间,将顺序打乱后随机放置;感官评定员参照三种算法制作的比色卡为 26 个样品评定烤制时间,每种比色卡评定完成后间隔 10 min,根据感官实验数据比照真实数据得到 3 种比色卡的感官实验准确率,重复 3 次,以准确率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规那么同上,感官评定员未用比色卡直接对样品进行烤制时间的评定,结果与利用比色卡评定烤制时间的准确率进行比照,以此判断比色卡的应用效果。1.3 数据处理本研究统计分析的实验环境为 Python3.7,主要使用了 Python 的第三方扩展模块 “Pylab和“Matplotlib绘制图像、使用“Numpy进行高维度矩阵计算、使用和“Keras、 “Tensorflow开源深度学习框架搭建模型。使用“Scikit-learn开源的机器学习模块对模型进行评估和分析,采用 Origin9.0 和 IB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