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367689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高新科技产品研发管理2006-6-2614:21:05作者:来源:深圳南通北洋集团信息中心高新科技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在企业的经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技术飞速发展、市场变化日益迅速、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能够创造性地适应未来的变化。因此,高新科技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已经被绝大多数企业视为一种对企业未来的投保,是左右企业未来的最重要的企业活动之一。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讲,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不断的制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和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的新产品。也就

2、是说,当今企业的发展战略已从制造产品向创造产品转移。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快,但高新科技产品研发成功率很低。许多企业虽然认识到高新科技产品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但巨大的风险使许多企业或者遭受着失败,或者犹豫不前。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新成立的企业和倒闭的企业很多,一批批先烈倒下去,一批批革命者站起来;人员工资最高,人员流动最大;人员层次很高,研发效率很低;科研成果不少,科研商品不多;新产品研发项目很多,成功率很低;研发出的产品问题很多,维护服务压力很大;企业在研发方面投资大,收益小;技术诀窍和知识产权掌握在个人手里,老板给员工打工。洛桑报告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分析报

3、告。其对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历来被大多数国家视为重要参考书。我国自1994年列入参评之列。根据2000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状况如下:(1)我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下降。继1999年大幅度下降12位后,在本年度报告中的排名又下滑3位,列第28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也比1999年下降2位,列第31位。(2)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具世界前列。根据瑞士管理学院的统计,1998年我国研究与开发人员达到166.77全日人工约当单位(fte),并一直居世界第一位,而同期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分别只有96.27万fte、94.81万fte、47.02万

4、fte和31.84万fte,分别相当于中国的58%、57%、28%、19%。(3)我国专业技术队伍趋于年轻化。根据1997年统计,3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占50.5%,50岁以下的中青年占86.7%。(4)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受教育的程度大幅度提高,基本与发达国家接近。(5)我国研发开发效率低下。按每万fte产出专利(包括国际专利与国内专利)件数,中国为10.8,美国为1714.4,日本为1737.0,德国为1534.0,法国为1504.9,都超过中国的100倍。英国为984.8,韩国为554.7,是中国的50倍以上。印度为44.6,是中国的40多倍。这是什么问题?难道是我国科技人员使用了发达国家

5、百分之一或印度的四十分之一的力气?不是!是我国大多数高新科技产品的研发在低质量、低水平重复,在做许多无用功,是我国高新科技研发领域错误的理念和没有科学化、规范化的研发管理体系造成的。2.我国高新科技领域研发管理现状2.1研发理念存在的问题(1)面向科研还是面向研发科研(sciencestudy)的目的是探索未知的知识;研发(researchdevelopment)的目的是研制新的产品。企业的目标是其利润最大化。企业进行新产品的研发目的是通过新产品的研发成功获取其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确定企业的研发战略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2)面向项目还是面向产品面向项目还是面向产品

6、是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首先面对的理念问题。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往往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寄托在开发出新产品的基础上。这种思路使企业容易仅关心企业产品目标的状态,忽视新产品研发的规律,忽视企业的研发技术管理,从而反过来影响新产品研发的成功率。建立医院治疗和检查系统要求的技术和费用要远远大于看病所需的技术和费用。(3)面向过程还是面向结果面向过程还是面向结果是指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时是重视过程还是重视结果。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研发时,往往把所有的注意力寄托在开发产品的结果上。我们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只要能把新产品开发出来就行。这种思路使企业容易忽视新产品研发的科学性和规律,仅关心产品结果

7、。由于高新科技产品的隐含性,这种产品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往往不具有竞争力。研发过程的控制与管理要比研发结果的检验难得多。(4)面向机遇还是面向战略面向机遇还是面向战略同样也是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面对的理念问题。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许多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不是从企业自身的环境出发,盲目的把寻找新产品,抓住机遇作为企业发展的希望。这种思路使企业容易失去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忽视新产品研发所需的技术储备与积累,从而反过来影响新产品研发的成功率。企业自身的能力和技术储备要比创意的火花和闪光点难得多。(5)面向社会还是面向企业企业是经济社会的一个元素,企业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社会的发展是由众多的行业组成

8、,因此企业必须寻找自身行业的定位,并与行业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所以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应在行业发展的基础上,确定新产品的研发目标。如果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脱离行业的发展基础,使企业的研发处于孤军作战的基础上,只能增大企业新产品研发的风险。新产品研发面向社会要比面向企业难得多。(6)人治还是法制任何新产品的开发都是建立在研发规律的基础上,这种新产品的研发规律就是法治。但是,许多企业不重视新产品的研发规律,不重视企业的技术储备,忽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而把新产品的研发寄托于个人身上,希望依靠个人创造奇迹,完成新产品的研发。建立科学规范化的研发管理体系要比寻找人才,以人为本难得多。2.2高新科技产品研发成功

9、的一般现象(1)99%的新产品研发成功是依靠企业的技术储备和技术积累,而不是依靠一闪念的火花。(2)99%的新产品研发成功是依靠企业的长期研发过程,而不是依靠企业一时的创意冲动。(3)99%的新产品研发成功是依靠企业的团队的努力,而不是个人单枪独斗的结果。(4)99%的新产品研发成功是依靠企业的科学规范化体系产生的结果,而不是人治研发的结果。2.3对高新科技产品研发失败认识的误区(1)高新科技产品研发风险很大,失败是在所难免的。(2)高新科技产品研发失败主要是技术原因。(3)高新科技产品研发失败主要原因是未找到高科技研发人才。(4)化解高新科技产品研发失败风险的影响可通过设立多个项目,广种薄收

10、。(5)降低高新科技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可通过降低研发投入来控制。3.现代高新科技产品的特征目前高新科技的突出代表是IT产业,绝大多数新产品都与IT产业直接相关。因此,我们以IT产品为代表,对高新科技产品的研发状态进行分析。IT产业研发的核心是建立在信息与智能化的基础上。IT产业产品是通过信息的综合和分析,根据系统事先确定的不同信息(状态)处理方法,确定系统的实现功能和完成状态。这种可根据大量当前信息状态,多种信息交互、共享和中和分析方法,多种状态的处理功能和流程,以及结果状态的反馈与分析,构成了IT产业产品的信息与智能化特征。3.1IT产品的内涵是一个决策过程决策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依据当

11、前的信息,确定行动方案,进行实施的活动。决策活动也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IT产品与传统产品最根本的差异就是:IT产品的内涵是一个决策过程。(1)以计算机为内核IT产业产品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以计算机为内核。不论是从家用电器到家用通信设备,不论是从农业控制设备到工业生产控制系统,不论是从航天控制系统到航空控制系统都是建立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平台上。这种平台构成的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测试验证系统为信息处理和控制奠定了基础。所谓以计算机为内核是指IT产品具有计算机基本处理功能,即由四部分基本功能组成,如图1.1所示:数据(信息)采集为IT产品提供了不同的信息来源;数据(信息)和状态(

12、环境)分析为IT产品提供了处理依据(即,当前的信息变化和以前处理状态);运行操作处理为IT产品提供了相应的处理;输出控制与信息反馈不仅为IT产品提供了输出控制或显示,同时还通过信息反馈调整了当前的环境状态,为下一步处理做好准备。(2)IT产品的决策分析过程已知决策过程一般构成为:根据当前的环境现象,发现和确定问题;根据问题的现象和现状,确定问题的性质和产生问题的环境状态;根据决策者背景知识和目标需求,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对选择方案的分析,确定实施的结果状态形式;根据实施结果状态形式,更新和补充决策者经验和决策背景知识。IT产品的工作过程是:根据当前的输入信息的变化空间,确定问题的各种状态;

13、根据问题的不同状态,确定产生问题性质和产生问题的因素;根据产品当前的状态和目标需求,选择解决问题的程序;根据相关程序的处理方法,确定执行的结果状态形式;根据执行结果状态形式,建立产品新的状态形式。由此可见,IT产品的工作过程就是一种决策过程。因此,以计算机为内核的特征为IT产品智能化决策提供了基础。IT产品决策功能实现是:IT产品是按设计者事先设计的流程对当前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依据设计者所设计不同状态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最后根据设计者所设计的系统输出构型进行输出显示或反馈控制。这就是我们所提到IT的产品的智能化决策过程。3)决策的随意性由于智能化是IT产品的最主要的特征,而智能化的实现却

14、紧紧依靠设计者的能力和状态。所谓能力是指设计者技术水平和工程实施能力;所谓状态是指设计者认真的状态和投入的精力。由此可见,IT产品状态直接和设计者相关。IT产品与设计者相关的特性又决定了产品性能的不确定性。由于人类对任何一个问题认识的程度和看法存在着不同,人类在处理问题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对同一问题采用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流程(处理路线)往往是因人而异。另外,IT产品应具有的能力和处理的基础又是建立在个人背景知识(已有信息)和当前信息(掌握的信息)基础上,由于个人的背景知识和已掌握的当前信息存在着差异,这又决定了采用处理方法的不同。IT产品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设计者给产品赋予的是一种处理方法,而

15、不是传统产品的状态结果。由于产品赋予的处理方法是依据输入环境(信息)决定输出状态,而输入环境(信息)的不确定性决定系统最终状态和输出的不确定性。3.2具有很深的知识积累厚层IT产品的决策是建立在很深的知识积累厚层上。这种知识厚层是指在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由各种工具积累起来的知识厚层。由于IT产品使用的工具也是智能化很强的IT产品,因此,设计者对工具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以及各种工具在不同环境存在的奇异性,使建立在这种工具环境上的IT产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已知IT产品的核心是计算机,而计算机的处理部件是CPU(中央处理器),计算机的处理过程是依靠CPU的存取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和辅助操作指令完成的。也就是说,计算机仅仅提供了基本的数据传输、算术运算、四则运算和逻辑操作指令,而计算机提供的强大的处理功能都是建立在一层又一层的工具上。这种一层又一层的工具,是根据不同的应用状态、应用对象和应用环境提供不同知识应用平台,从而形成了很深的知识积累厚层。(1)设计环境IT产品的设计环境与传统的设计环境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必须使用工具建立设计环境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