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德化一中、安溪一中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3676821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秋季德化一中、安溪一中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年秋季德化一中、安溪一中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年秋季德化一中、安溪一中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年秋季德化一中、安溪一中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年秋季德化一中、安溪一中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秋季德化一中、安溪一中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秋季德化一中、安溪一中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秋季德化一中、安溪一中高三年联考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何雅坤刘朝旭审核:德化一中、安溪一中命题组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用2B铅笔将各题答案转涂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5分,共32题,总共48分)。读经纬网图1和图2,回答12题。1b点在a点的方向为()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2对a、b两点地理坐标的叙述,正确的是()Aa点的地理坐标为(50N,180)B当昏线与a所在经线重合时b点正好日出Ca点自转角速度小于b点Da点和b点在一年中有两次正午太阳高角相同【答案】1.B2.D【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1.根据左图中的经度变化

2、规律,东经度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加,故判断图示的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故确定为南半球,a的地理坐标(180,50S);b的地理坐标(20N,60E),判断两地的方位。2.同上题分析,a的地理坐标(180,50S);b的地理坐标(20N,60E),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b两条纬线之间,a、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且一年有两次。本题综合考查地球自转运动速度规律、昼夜状况、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读图3,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34题。3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村庄a、b、c、d中发展种植业最具有优势的是()Aa村Bb村Cc村Dd村4为发展经济,计划在村庄甲、乙之间修一条公路,最

3、合理的走向是经过()Aa村Bc村Cd村De村【答案】3.A4.D【解析】3.种植业的区位条件是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位置。所以a出最优越。4.交通线路选择的沿线地形平坦,所以线路尽量沿等高线走。3.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地形可知,该地位于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适合种植亚热带水果;南方低山丘陵土壤呈酸性,适合茶树的生长。选择B项。图4所示区域工业发达。读图完成56题。5甲国是西欧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原因主要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领土面积大河流多、水源充足ABCD6近年来,乙国的部分钢铁公司将炼钢高炉从鲁尔区搬迁到丙国的海边,其主要目的是()A就近获得进口的大量煤炭B就近获得进口的铁

4、矿石C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出口产品D减少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答案】5、A6、B【解析】试题分析:5、甲国为法国,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相对其他国家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在欧洲西部国家中,领土面积较大。6、乙为德国,由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钢铁业的发展对煤炭和铁矿布局区位需求量逐渐减少,对市场的需求逐渐增加。所以乙国将炼钢高炉从鲁尔区搬迁到丙国的海边,其主要目的是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出口产品。考点:该题考查欧洲西部的工农业条件。读图5“某大洲沿37N纬线剖面图”,回答78题。7处洋流是()A东澳大利亚暖流B拉布拉多寒流C墨西哥湾暖流 D巴西暖流8有关图中序号所在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5、()A处山脉西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B区为潘帕斯草原,畜牧业发达C区为该国的畜牧和灌溉农业区D处沿海地区全年温和湿润,降水丰富【解析】:第7题,从地形剖面图和37纬线可知该图位于北美,处为墨西哥湾暖流。第8题,处为阿巴拉契亚山,煤炭丰富,为美国中央大平原,为地中海气候区。为美国西部山区的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答案】7.C 8.C读图6“澳大利亚某季节等温线图”和图7“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9-11题。9影响图甲中M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洋流C大气环流D地形10图中可能出现降水的地点是()AQBRCSDT11图示季节,南亚的盛行风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解析】本

6、组题考查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征。第9题,图中M海域明显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度低,是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第10题,图中T处是一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阴雨天气。第11题,判断风向注意:南半球,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答案】9.B 10.D 11.B读图8,完成,1213题。12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 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洋流B. 甲河下游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C. 乙河流经地区地形平坦,航运条件好D. E处春季出现凌汛的时间比F处早13铁路分布在该区南部的主要原因是南部()A. 冻土较少,便于施工建设B. 地势低平,便于施工建设C. 矿产丰富、人口城镇众多D. 邻国众多,便于经济联系【

7、解析】试题分析:12、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俄罗斯地区。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甲河下游沿岸为广阔的亚寒带针叶林带;乙河流经地区,由于纬度高,结冰时间长,航运条件差;EF两处虽然纬度差不多高,但是由于E处受西风带影响更大,所以较F处温暖一些,春季河水融冰时间早一些。13、该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所以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且南部地区矿产资源较丰富一些,铁路的修建便于城市之间联系和人口流动。【答案】12、D13、C图9和图10为亚洲两区域略图。读图完成1415题。14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子有()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下垫面暖流ABCD15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主要粮食

8、作物相同,但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 热量B降水C市场D政策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图11示意某产品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完成1618题。16该产品最有可能是()A精密仪表B智能手机C化工产品D高级时装17该产品选择在墨西哥组装的最主要目的是()A降低关税成本B减少土地租金C接近消费市场D利用当地原料18一些跨国公司将零部件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主要是因为东南亚()A劳动力较丰富B科技水平较高C消费市场较广D生产成本较低霜冻是指生长季节里因气温降到0或0以下而使植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图12示意我国某区域多年

9、平均初霜冻日期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920题。19图中四地中的,无霜冻期最短的是()A. B. C. D. 20关于该区域等初霜冻日期线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A. 东南部等值线呈东西走向;海陆位置B. 西南部等值线密集;冬季风C. 甲处等值线向西南凸出;地形影响D.乙处等值线向西北凸出;夏季风影响显著读图13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2122题21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海拔高度B距海远近C气温高低D地表植被22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河水水量显著减少B工农业用水较少C地势平坦,水流平缓D有凌汛现象下面

10、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14和图15完成2324题。23关于甲、乙两盆地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B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D河的汛期短于河的汛期24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A地形平坦B温差大,光照足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读图16“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回答2526题。25图示反映我国的资源问题是()A耕地与水资源的配置失衡B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C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量少D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26我国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A西气东输B南方平整土地,北方节约用水C南水北调D控制人口数量,提

11、高人口素质图17为某日四地昼夜状况图,读图完成2728题。27四地中地方时6:00日出的是()A甲B乙C丙D丁28关于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日出早于乙地B丁地位于北极圈C甲地纬度高于乙地D甲乙丁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同一半球图18外圆为晨昏圈,中心点O为太阳直射点,N为北极点,A点地理坐标为(66 34N,0),据此回答2930题。29O点的地理坐标为()A0,OB2326N,180C2326N,0D0,18030此时北京时间是()A6月22日8时B6月22日20时C12月22日8时D12月22日20时图19示意a、b、c三个月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3132题。3

12、1若a,b、C依次表示5、6、7三月,则甲、乙、丙、丁四地按照纬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A甲、乙、丙、丁B丙、甲、丁、乙C丙、丁、甲、乙D丙、甲、乙、丁32若丙地位于南半球,则()Aa月地球的平均公转速度小于c月Ba月埃及尼罗河下游开始进入汛期Cb月我国东部沿海频受台风的影响DC月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顺时针流动二、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共52分。33.读图20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问题。(10分)(1)若甲城温度为31,则该岛地势最高处气温不低于;(1分)(2)描述该岛屿的地形特征。(3分)(3)说明该岛屿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根据大气环流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34.图21示意甲、乙两河流域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2分)(1)A、B两地分别是甲河和乙河中下游的分界点,其中A地的气温年较差(大于或小于) B地。(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