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活动单(学生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3648986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活动单(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师说活动单(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师说活动单(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师说活动单(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师说活动单(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说活动单(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活动单(学生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说活动单【活动目标】1、 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学习重难点】1.掌握“传、师、从”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2.辨析“之、则、于、其、所以”等虚词的用法。【课前预习单】一、知识链接:1、关于“说”:“说”,古代先叙后议,或夹叙夹议 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 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 解。“说”与“论”相比要

2、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 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 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 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3、3、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

4、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句读( ) 针砭( ) 阿谀( ) 郯( )子 苌弘 ( ) 老聃( ) 经传( ) 李蟠( ) 或不焉( ) 贻( ) 1、全文四段,试概括各段内容。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课堂活动单】第一课时活动一、请大家小组讨论逐句翻译第一段,把没

5、有把握的内容写在下面,讨论结束后拉出来。 学习目标:能够独立、准确地翻译文章第一小节。 注意辨别“惑”、“师”、“之”在文中的不同意义。 关注特殊文言句式翻译的特点。(关注文中的“惑”、“师”) (关注特殊句式、“所”字结构) 1、 利用工具书和文下的注释,准确理解文段中划线的字词。右边横线可作笔记!2 古之 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 而不从 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 师 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小组交流疑难

6、处,并订正。3、 判断划线句子是否为特殊句式,准确翻译。4、 说一说:韩愈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可以“为师”?师说第一课时反馈检测一、 注音:夫庸知( ) 无长无少( ) 习其句读者( ) 或不焉( ) 老聃( ) 六艺经传( )二、翻译下列句子: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第二课时活动一 学习目标:能够独立、准确地翻译文章第二小节。 总结“之”、“其”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积累固定结构的意义和用法 关注特殊句式翻译的要求1、利用工具书和文下的注释,准确理

7、解文段中划线的字词,将重点知识记录在右侧横线上。 嗟乎!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学于师。是故圣 益 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焉,或不焉,小学 而 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 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8、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交流疑难处,并订正。 3、准确翻译划线的句子。4、 说一说:韩愈为了说明“耻于从师”的错误性,运用了什么办法?有什么效果?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贻之。活动二 学习目标:能够独立、准确地翻译文章最后部分。1、 利用工具书和文下的注释,准确理解文段中划线的字词。_2、 作者在文章最后为什么要赞美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 活动三 学习目标: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和积极意义 就下列问题,先写出你的看法,然后小组交流。1、年少轻狂的韩寒曾对老师有过一些“精辟”的评价: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