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知识点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7KB
约17页
文档ID:483615556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知识点_第1页
1/17

2013年真题知识点、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P7-9 1、系统原理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包括:①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② 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③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④ 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⑤ 安全生产管理信息(1) 动态相关性原则: 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2) 整分合原则: 明确分工3) 反馈原则: 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4) 封闭原则: 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2、人本原理(1) 动力原则: ①物质动力 ②精神动力 ③信息动力(2) 能级原则: 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 有效性3) 激励原则: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①内在动力 ②外部压力 ③工作吸引力(4) 行为原则: 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是防治人的不安全行为3、预防原理1) 偶然损失原则: 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2) 因果关系原则: 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3) 3E原则:①工程技术对策②教育对策③法制对策( 4) 本质安全化原则: 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 的。

4、 强制原理( 1) 安全第一原则: 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要以安全为主 2) 监督原则: 明确安全生产监督职责二、 博德的因果连锁理论 P12-131、 控制不足——管理2、 基本原因——起源论3、 直接原因—— 征兆4、 事故——接触5、 受伤——损坏——损失三、 生产设备设施管理(设备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P361、 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 (检维修现场安全管理)( 1)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施, 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 2)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3)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 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括: 作业行为分析 和控制措施 检维修过程应执行 隐患控制措施 ,并进行监督检查( 4)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 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2)应自主选择 具备相应资质 的安全评价机构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5)同一对象的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应由 不同的安全评价机构 分别承担 五、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HAZOP ) P1281、可按分析的 准备、完成分析 和编制分析 结果报告 3个步骤2、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分析必须由一个多方面的、专业的、熟练的人员 组成的小组 来 完成。

六、安全文化的内涵 P421、企业安全文化是“ 以人为本 ”多层次的复合体,由安全 物质文化、安全 行为 文化、 安全制度文化、安全 精神文化组成2、企业文化是“ 以人为本”,以员工安全 文化素质 为基础所形成的七、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 4 个主要功能) P425、导向功能: 使个体的目标、价值观、理想与企业的目标、价值观、理想有了高度一 致性和同一性6、凝聚功能: 企业的价值观被职工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和目标后会产生一种积极而强 大的群体意识,将每个职工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7、激励功能: ①一方面用企业的宏观理想和目标激励职工奋发向上;② 另一方面为职工个体指明了成功的标准和标志,使其有了具体的奋斗 目标;③ 还可用典型、仪式等行为方式不断强化职工追求目标的行为8、辐 射和同化功能:①企业安全文化一旦在一定的群体中形成, 便会对周围群体产生强大的影响作用, 迅速 向周边辐射;②企业安全文化还会保持一个企业稳定的、 独特的风格和活力, 同化一批又一批的新来 者八、重大危险源概念 P48我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1、 长期地 或临时地 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 等于或 超过临界量 的单元;2、 单元指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 距离 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九、事故严重度评价 P56两个原则:1 、最大危险原则: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 事故后果相差大, 则按后果 最严重的 事故形态考虑2、概率求和原则: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 事故后果相差不大, 则按 统计平均原 理估计事故后果十、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 P69《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的配备原则做出了明确规定: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 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 机构或者配备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 超过 300人的,应当 设置安全生产管 理机构或者配备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从业人员在 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 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 具有国家规定的 相关专业技术资格 的工程技术人员 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十一、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主体 P711、股份制 企业、 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 董事会 与以保证;2、一般国有企业 由厂长或者经理予以保证;3、个体 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 投资人 予以保证 十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 P77 每一项安全技术措施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措施应用的 单位或工作场所 。

2、措施 名称3、措施 目的和内容4、经费 预算及来源5、实施部门和负责人6、开工日期和 竣工日期7、措施 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 十三、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P80-81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在收到申请后 5 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 受理的决定,书面告知申请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备案,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1)建设项目 审批 、核准或者备案文件 2)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报告 及安全专篇 3)建设项目 安全预评价报告 及相关文件资料 2、对已经受理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 审查申请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 之日起 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 书面告知申请人; 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 出决定的,可以 延长 10个工作日 ,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 书面告知申请人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未予批准 的,生产经营单位经过整改后可以向 原审查部 门申请再审4、已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及其安全设施设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报原 批准部门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的,不得开工建设:(1)建设项目的规模、生产工艺、原料、设备发生重大变更的。

2)改变安全设施设计且可能降低安全性能的3)在施工期间重新设计的 十四、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成后的试运行时间 P81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d,最长不得超过180d十五、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周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 549 号)第三十一条规定:1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 制造单位进行2、电梯应当至少每15d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对特种设备实施市场准入制和设备准用制度1、市场准入制度: 对从事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维护保养、改造的单 位实施资格许可,并对部分产品出厂实施安全性能监督检验2、设备准用制度: 对在用的特种设备通过实施定期检验,注册登记,施行准用制度 十七、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概念 P69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指在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 专职或兼职人员 十八、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P881、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 8 个学时 2、主要培训:法律、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和有关 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知识 3、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 6 年,每 3 年复审一次;连续从事本工种 10 年以上,延长 至每 6 年一次复审。

十九、调整和重新上岗安全教育培训 P89 调整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原则上应由 车间级 组织电 力行业规定为 3 个月二十、隐患监督管理 P96 1、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其被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 束前,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必要时,可以 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 依法 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2、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 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 在 10日内 进行现场审查1) 审查合格: 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2) 审查不合格: 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下达停产整改指令3、对整改无望或者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 行政处罚 4、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 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 予以关 闭二十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 P138-139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 包括 生产性粉尘 和化学有毒物质 ① 生产性粉尘: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② 化学有毒物质: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2) 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 (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

3) 生物因素: 炭疽杆菌、真菌、生物传染性病源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 精神性职业紧张3)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4)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不良体位 或使用 不合理的工具 等3、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热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作业场所建筑卫生学设计缺陷因素,如照明不良、换气不足等二十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P162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实施 分级监管、属地管理1、国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 全国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督 管理工作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本行政区域内 生产经营单位作 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设置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机构,配备 监管执法人员二十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 P164 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 初步设计阶段 编制 职业危害防治专篇 二十四、职业病危害警示的图形标识根据《工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图形标识分为:① 禁止标识 ②警告标识 ③指令标识 ④提示标识 二十五、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三证一标志” P981、三证:生产 许可证、产品 合格证 、安全鉴定证2、一标志 :安全 标志 二十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1、 深入开展以 岗位达标 、 专业达标 和企业达标 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 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 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许可证 ,责 令停产整顿 3、 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 二十七、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管理 P99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 配发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的生产经营单位,有权依法进行查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