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整理细胞生物学鲁东大学生科院Word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361512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整理细胞生物学鲁东大学生科院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自整理细胞生物学鲁东大学生科院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自整理细胞生物学鲁东大学生科院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自整理细胞生物学鲁东大学生科院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自整理细胞生物学鲁东大学生科院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整理细胞生物学鲁东大学生科院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整理细胞生物学鲁东大学生科院Word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第一章细胞:由膜包围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以动态观点,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生活史的学科。细胞学说: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是相对独立的单位,它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有所助益。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4.细胞只能来源于细胞什么是细胞学说?有何意义?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2、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是相对独立的单位,它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有所助益。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4.细胞只能来源于细胞意义:提出了生物同一性的细胞学基础,对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现代生物学“三大基石”之一(细胞学说、进化论和遗传学)。恩格斯将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怎样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1. 细胞是构成机体的基本单位2. 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3. 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4. 细胞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桥梁5. 细胞具有全能性,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细胞生物学

3、发展经历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细胞学的创立,16651840。第二阶段:细胞学经典时期,18401900。第三阶段:细胞学成熟和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1900现在。细胞生物学的重要性?(一)细胞的重要性1. 细胞是构成机体的基本单位2. 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3. 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4. 细胞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桥梁5. 细胞具有全能性,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二)细胞生物学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第二章类病毒:是亚病毒的一种,没有蛋白质外壳,仅为一裸露的环状RNA分子。不能像病毒那样感染细胞,只有当植物细胞受到损伤,失去了膜屏障,它们才

4、能在供体植株与受体植/株间传染。古核细胞(古细菌):常常发现于几段特殊环境中,与真细菌有明显不同的,具有一些特殊性质的细菌。最早发现的古细菌是产甲烷菌,后又发现了盐细菌、亲热酸菌、热支原体等100多种。核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性的mRNA序列荚膜:某些细菌最外表的一层边界明显的多糖类物质称荚膜。功能:抵御不良环境;保护自身不被吞噬;选择性的粘附到特定细胞的表面上。病毒:病毒是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寄生的大分子生物。蛋白质感染因子(朊病毒):一类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是机体某一处蛋白质构象改变所形成。能够引起羊瘙痒病,牛海绵状脑炎(疯牛病)支原体:分类

5、上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微生物。能在细胞内寄生繁殖,不少为致病的病原体。无细胞壁,不能维持固定的形态而呈现多形性。质粒:细菌中除核区DNA外,可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所含遗传信息量为2200个基因,能自我复制,有时能整合到核DNA中。常用作基因重组与基因转移的载体。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1、 具备细胞的基本形态,有作为生命活动基本单位存在的特点a) 具典型的细胞质膜,环状DNA,多聚核糖体b) 一分为二的分裂式繁殖c) 能在培养基上生长2、 从保证一个细胞生命活动运转必须的条件看a) 完成酶促反应,至少需要100种酶;b) 酶促反应需要的空间:约50n

6、m;c) 加上核糖体(直径10-20nm)、细胞膜(10nm)、核酸等,细胞体积的最小极限直径为140200nm,支原体已接近此极限。 结论:比支原体更小、更简单,又要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的细胞根本不可能存在。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根本区别:细胞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遗传信息量和表达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化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共性有哪些?结构共性:1.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2.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3.遗传物质(DNA和RNA)4.都具有核糖体5.都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酶系统)功能共性:1.都能进行新陈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2.都能进行自我增殖和遗传:一分为二的分

7、裂方式3.细胞都具有运动性(自身的运动和细胞内物质的运动)病毒的主要特征与增殖周期?1)个体极小 , 20200nm,电镜观察2)专性寄生 3)没有细胞结构,遗传载体多样性。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4)增殖方式特别核酸复制增殖周期:吸附、侵入、复制、成熟、释放真核细胞的三大结构体系?1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系统:膜厚度8-10nm, 蛋白质-脂,保护,结构区室化 (compartmentalization)。使细胞内表面积增加了数十倍,代谢能力增强。2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系统: 直径10-20nm, DNA-蛋白质,RNA-蛋白质,遗传信息存储与复制、转录与

8、蛋白质翻译。3由特异蛋白质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 5-20nm,特异蛋白组成网架系统,细胞形态,胞内物质运输、细胞器移动和细胞移动。细菌细胞膜的特点?是由双层磷脂及蛋白质构成,厚约810nm,外侧紧贴细胞壁,通常不形成内膜系统。主要功能:进行选择性交换物质显著特点:多功能性 A. 膜外侧含有受体蛋白与酶,执行细菌细胞识别的功能; B. 膜内侧含有酶,与核糖体共同执行向外分泌蛋白的功能; C.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酶系,执行真核细胞线粒体的部分功能;间体(中膜体):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泡状、管状或包层状膜结构,一个或数个,革兰氏阳性菌明显,为DNA复制的支点。为什么要将古细菌从原核生物中划分出来?

9、(1)细胞壁不含肽聚糖,真细菌都含有肽聚糖。(2)质膜中的脂质由带有分支的C-H链末端以醚键,而不是酯键与甘油结合。(3) 部分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中含有重复序列及内含子,真细菌不含重复序列及内含子。(4)核糖体及其蛋白质介于真核细胞与真细菌之间。 根据对5S rRNA序列的分析(1986年霍斯曼等人)认为古细菌与真核生物同属一类,而与真细菌差距甚远。推测古细菌比真细菌更可能是真核细胞的祖先。“没有细胞就没有生命”是否正确?为什么?正确。1. 细胞是构成机体的基本单位2. 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3. 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4. 细胞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桥梁5. 细胞具有全能性,具有

10、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细菌鞭毛的组成?细菌运动器官。由鞭毛蛋白构成,不同于真核生物的鞭毛第三章放射自显影技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电离射线对乳胶(含AgBr或AgCl)的感光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半定量研究的一种细胞化学技术细胞株:从原代培养的某一细胞系中筛选分离出单个细胞,并由此增殖呈具有特定性质或标志的细胞群。细胞系:原代培养的细胞经首次传代成功后可以继续传代即为细胞系。细胞培养: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培养从机体中取出的细胞,并使之生存和生长的技术。冷冻蚀刻技术:样品的制备过程包括冰冻断裂与蚀刻复型两步。样品经冷冻断裂后,在真空中短暂暴露,使断裂面上的一层薄冰升华,暴露出

11、蚀刻面,以便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超薄切片技术:电子束穿透力很弱,用于电镜观察的标本,如一个直径为20m的细胞,制成厚度仅4050 nm的超薄切片几百片,用超薄切片机制作。包括固定、脱水、包埋、染色、制片等步骤负染色技术:用重金属盐(如磷钨酸或醋酸双氧铀)对铺展在载网上的样品染色;吸去染料,干燥后,背景黑暗,而未被包埋的样品颗粒则透明光亮,从而出现负染效果,分辨力可达1.5 nm左右。多应用于病毒、细胞骨架、核糖体、蛋白质颗粒等的研究 。细胞融合:通过培养和介导,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融合(cell fusion)或细胞杂交(hybridization)。分子杂

12、交:具有互补核苷酸序列的两条单链核苷酸分子片段,在适当条件下,通过氢键结合,形成DNA-DNA,DNA-RNA或RNA-RNA杂交的双链分子。这种技术可用来测定单链分子核苷酸序列间是否具有互补关系。 原位杂交:用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分子杂交确定特异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在细胞中的位置方法。用于检测细胞内或染色体上的特殊DNA或RNA序列。荧光漂白恢复技术FPR:利用亲脂性或亲水性的荧光分子,如荧光素、绿色荧光蛋白等与蛋白或脂质耦联,用于检测所标记分子在活体细胞表面或细胞内部的运动及迁移速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通过两个很近的荧光分子间产生的能量转移现象,检测活细胞内两种蛋白质分子是否直接相互作

13、用杂交瘤技术:具有分泌抗体的能力但不能长期培养的的正常B淋巴细胞(如小鼠脾细胞)与可以在体外长期培养,但不分泌抗体的瘤细胞(如骨髓瘤)进行融合。放射自显影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原理: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前体物掺入生物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制取切片,涂上卤化银乳胶,经放射性曝光使乳胶感光,显示细胞内同位素所在位置。应用:用于研究标记化合物在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分布、定位、排出以及合成、更新、作用机理、作用部位等等。 动态合成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生物方法:灭活的仙台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新城鸡瘟病毒;化学方法:聚乙二醇(PEG);物理方法:电击和激光。 补充:植物细胞用纤维素酶去掉细胞壁,再让原生质体融合

14、。 第四章流动镶嵌模型:(1) 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可作侧向运动。(2) 各化学成分的分布是高度不对称性;蛋白质或镶嵌在双脂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双脂层。(3) 糖链在膜的外表面上与膜脂、膜蛋白相连,如同天线一样伸向四方。自由扩散:物质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跨膜运输。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不需细胞提供能量,需特异蛋白“协助”,转运特异性提高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逆电化学梯度)运输;需要能量,并对代谢毒性敏感;都依赖载体蛋白;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协同运输:是一类不直接消耗ATP,靠间接提供能量、离子泵建立的浓度梯度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15、又称偶联运输、继发性、次级主动运输。血影蛋白:外周蛋白。为长的、可伸缩纤维状结构;由结构相似的链、链反向平行排列,扭曲成麻花状,组成异二聚体, 100nm;两个二聚体头与头相连形成200nm的四聚体,和其它细胞骨架成分连接。作用:红细胞膜骨架的重要成分,维持血影形状。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一种选择浓缩机制,为大多数动物细胞通过网格蛋白(clathrin)有被小泡从细胞外液摄取大量特定大分子、同时避免吸入大量液体的有效途径。网格蛋白: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8105和4104的重链和轻链组成二聚体,3个二聚体形成组成包被的基本装配单位:三联体骨架(triskelion),是包被的结构单位低密度脂蛋白:血液中的胆固醇与磷脂和蛋白质结合成颗粒,称为低密度脂蛋白脂质体:根据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结构的趋势而制备的一种人工膜。组成型胞吐:高尔基体反面膜囊分泌囊泡向细胞膜流动并与之融合的稳定过程。不需信号触发自动进行,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中。为细胞外提供酶、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及膜整合蛋白、膜脂。调节型胞吐:特殊机能的细胞如内分泌细胞,分泌物(激素、粘液或消化酶)向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