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三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3613459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之三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全文初探,整体感知,重点探讨课文1-8自然段教学目标:在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有所收获基础上,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了解在学生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等情况,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交流,结合自己生活实例,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珍惜时光这一深刻哲理。教学准备:教师:幻灯、电脑、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教学过程:一、全文初探(一)导入新课方案一: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看谁先猜到: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学生可能猜到谜底时间。然后教师问:同学们对时间这个概念,是怎么认识的。引出对时间不断流逝永不复返

2、的认识。方案二:教师放课前录制好的钟表嘀嗒、嘀嗒响的录音,让学生认真听,教师问: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能回答:听到了钟表走动的声音,感受到时间一直往向走,不断流逝。让学生交流预习时搜集的材料,加深对时间的认识。教师小结: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不断流逝,时间的珍贵,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还能和时间赛跑(板书),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和时间赛跑。(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读后你明白了什么?第一问:学生在课前反复读课文基础上会回答:(1)外祖母去逝,爸爸和我谈话;(2)观察太阳变化;(3)观察小鸟飞行路线;(4)和太阳赛跑;(5)和作业赛跑五件事。如果学生说不全,引导

3、其他学生补充。这一环节设计,培养了学生抓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第二问:质疑问难:四人小组活动,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共性问题。在学生回答后出示预先写好的问题:(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什么意思?(2)我把什么当作一个谜?(3)我怕什么?(4)说不出的滋味是什么滋味?(5)虽然明天还会有新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什么意思?以上全文初探过程,教师了解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程度,为重点探究做了准备二、重点探究,解决问题(一)学习课文(1-4自然段)解决前四个问题学习方法可采用指名朗读,自由读这部分内容。联系外祖母去世爸爸说的话谈感受来回答前四个问题,教师这样引入:从刚才大家疑问中可以看出

4、大家对第4自然段提出问题最集中,那么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这个谜是我对爸爸说的为什么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感到不理解,感到可怕。这里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认识来谈。进一步理解所有时间里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这句话的意思。(二)学习课文(6-8自然段)学习步骤:教师过渡:是啊,就因为lsquo;我rsquo;对事物永远不会回来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对时间有了朦胧的可怕认识,促使lsquo;我rsquo;在生活中去有意观察。通过观察又有了新的认识。学生活动:(1)自由朗读6、7自然段。(2)观察课件,帮助理解。(3)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及亲身体验

5、来谈。(4)再读课文,深化认识。为了帮助理解,可采用以下方式:(1)教师出示课件:画面的左上方一个钟表,右边有初升的太阳,随着钟表时间走动(比实际钟表要快),太阳慢慢移动,由东方升到当空,再到日落,天气由暗到明,再逐渐变暗。教师操作可循环两次三次表示时间过去了两天三天,课件设计太阳颜色、位置、天空中云彩每天可稍微有些不同,让学生观察后感觉每天太阳都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但时间不同了,从而明白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是今天的太阳了这句话。(2)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谈: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过去最有意义、最留恋的某个时间或某件事情。问想不想再重新过一次,是不是特别渴望再经历一次。如:某某领奖仪式

6、,幼儿园三年美好时光。这种愿望能否实现?为什么?从而体会时间流逝的无情。(3)结合学生生活观察谈:充分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时间里事物消失的例子谈出来。如花的生长过程:由发芽、长叶、开花到枯萎,明年虽然还会这样生长,却不是这棵花而是另一棵花了。教师小结:时光一旦过去了,将再不会回来,当我留心观察后对爸爸说的话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心里感到了着急和悲伤。于是突发奇想,要与时间赛跑,下面请同学读第自然段,想作者如何和时间赛跑的,跑胜后的心情怎样?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教师幻灯出示: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你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讨论理解这句话,教师可引导,当我跑胜了太阳,提前回到家,赢得的时间可干些什么

7、?从而理解快乐的无法形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谈赢得时间后的感受。这里应重视有感情朗读的训练,使学生从有感情朗读中感受与时间赛跑的快乐。三、布置作业课下也试着与时间赛跑,下节课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及感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拓展练习。教学目标:通过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中心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教学过程:一、交流和时间赛跑的收获教师导入:上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作业,试着和时间去赛跑,感受跑赢时间那份收获的快乐。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全班性交流。(因为学生亲自去做了,有了体验和收获,兴趣会很强烈)学生可能回答:放学抓紧时间回家,抓

8、紧写作业,比原来节约了时间,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去看课外书、玩游戏、上网等。这一环节充分让学生谈,使学生此时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读第9、10自然段,感受作者20年里受益无穷的喜悦。最后全班齐读第10自然段,把自己感受融汇到读书中去。二、介绍林清玄背景这部分内容先由学生介绍,若学生不了解可由教师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林清玄这位作家,对他产生敬佩之情,知道林清玄的巨大成功是他一直与时间赛跑的结果,激励学生如果能像他那样坚持和时间赛跑也能取得成功。同时,激励学生阅读林清玄的书,去吸取作家其他文章的精华。三、拓展练习1出示两道数学课题:a.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小时?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天?学生计算得出:700800小时,29200天。2写有关珍惜时间的片断或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学生此时会把自己发自肺腑的语言真真切切地写出来,如原来自己是怎样对待时间的,今后又将怎样珍惜时光,和时间赛跑等等。四、布置作业(1)设计惜时专栏让学生把自己搜集的珍惜时光的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散文制作成手抄报贴在宣传栏。(2)把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谚语贴在桌子角上或床头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