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3613243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利通八小 虎云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它与常规思维相比,具有多向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可以认为凡是能创造出新事物、想出新方法、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即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们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究: 1、激趣创培,孕育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且激发新异感

2、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孕育而生。 例如,我校李培江老师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她是这样创境的:运用转化的方法,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今天我们能不能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请同学们试一试。通过这样的创境,不仅能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而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和兴趣。 2、自学自想,激发创新意识每个学生都有着创新的潜在能力。所以教师要做的首先不是从零开始的培养,而是设计一些富有发散性、趣味性、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地自学自想。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所迸发出的创

3、造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料。 例如,我校的郑步蛟老师在上9的乘法口诀时,让学生自学课本准备题,一边自学,一边思考,自学完后教师提: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依次加9可用简便的方法乘法来代替。有的说:依次加9所得结果十位加个位都是9。还有的说:看算式能编出口诀等等,给学生自学自想的空间,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质疑自问,开启创新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诱发探索,探索则发现真理。因此,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

4、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 例如,我校的吴小平老师上4的乘法口诀时,出现了43和34两式是否可以用一句口诀的问题,争论不休,有的说可用一句口诀,可用三四十二。有的说:不能!34表示四个三,不能用三四十二。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让学生把43=12、34=12通过摆一摆,想一想,动手实践,学生才真正理解了可用一个口诀,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主动思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4、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

5、: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自主去发现,而不是把现在的知识、规律灌输给学生。 例如,我校的吴小惠老师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 5、实践应用,增强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就要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我校吴挺利老师在讲授体积单位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能利用我们

6、课堂教学内现有的条件,感受一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学生马上分组讨论,气氛热烈,经过老师的适时点拨,同学们用食指来感受1立方厘米的大小;用双手抱拳来感受1立方分米的大小;用4个同学去围一个立方米的大小。这样,不仅让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知识,巩固了新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精心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情境,设计了具有创造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努力探索,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学生更加喜欢钻研问题,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我们通过6年的研究,基本形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模式:激趣(复习)-自学(铺路)-质疑(发现)-探索(释疑)-应用(实践)。 以上仅仅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一般教学模式的一个层面,在具体的教学中只是一个粗浅的研究,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深化、开发、创造丰富我们的教学方式。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科的特点,做到适时、适度、自然结合,同时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有趣、有力。这样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会在教学的惊讶和发现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