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五章 人与环境阶段性检测 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361312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五章 人与环境阶段性检测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人与环境阶段性检测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人与环境阶段性检测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人与环境阶段性检测 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人与环境阶段性检测 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五章 人与环境阶段性检测 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五章 人与环境阶段性检测 苏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人与环境阶段性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内的食物网,其中箭头未标出。已知图中各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是一致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三级消费者,则a是生产者B.如a属于第二营养级,则b是生产者C.如e固定的能量最多,则e是生产者D.该食物网共有3条或4条食物链解析:选C。根据“图中各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是一致的”可推出,该食物网的起点一定不是d,其他作为起点时,都只有3条食物链,D错误;如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是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则食物链的起点可以是a或e,A错误;当b或

2、c为生产者时,a都属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可知固定能量最多的一定是生产者,C正确。2.如图是特定生命活动相关的概念图,则该生命活动及图中的a、b、c分别表示()A.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垂体、下丘脑、甲状腺B.内环境组分间物质交换:组织液、淋巴、血浆C.血糖平衡的调节: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岛B细胞D.碳循环:大气中的CO2库、消费者、生产者解析:选C。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而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若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且a、b、c分别表示垂体、下丘脑

3、、甲状腺,则a、b之间的箭头应由b下丘脑a垂体,A项错误;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双向渗透的,组织液可以渗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回流返回血浆,若图示表示内环境组分间物质交换,且a、b、c分别表示组织液、淋巴、血浆,则b、c之间的箭头应由b淋巴c血浆,B项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均可作用于肝细胞,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所以若图示表示血糖平衡的调节,则a、b、c分别表示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岛B细胞,C项正确;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消费者和生产者均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至大气中的CO2库,消费者通过摄食生产者使得生产者

4、体内的碳流入消费者,若图示表示碳循环,且a、b、c分别表示大气中的CO2库、消费者、生产者,则a、b之间的箭头应由b消费者a大气中的CO2库,D 项错误。3.(2018湖北武汉高二检测)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下降,属于生物防治解析:选B。害虫与天敌间存在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

5、系统稳定,A正确;防治稻田害虫,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更有益的部分,而不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精耕稻田有人的参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正确;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拟水狼蛛捕食褐飞虱增多,使其种群密度下降,这属于生物防治,D正确。4.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bhcdef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解析:选C。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b粪便量h同化量c,A项错误;生产者与初级消

6、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生产者的同化量)100% c/a100%,B项错误;d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在“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为次级消费者,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中的一部分,即d,C项正确;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缩短食物链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项错误。5.(2017高考江苏卷改编)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

7、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选B。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要注意随机取样,不能选择草多的地方,A项错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要高于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B项正确;若两只猛禽是不同物种,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捕食关系,若其中一只猛禽追赶的目的是争夺另一只猛禽抓握着的鼠,则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C项错误;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属于同一种生物搭建的,不能反映不同物种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D项错误。6.鱼类在遭受捕食后,受损的表皮会释放出大量的报警信息素,警告其他个体作出反捕食反应。例如白斑狗鱼捕食过胖头之后,它的粪便

8、、尿液及分泌物中都可能带有胖头的报警物质,导致其他胖头主动回避这类白斑狗鱼,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胖头的报警物质会吸引其他的白斑狗鱼,从而干扰第一只白斑狗鱼的捕食,胖头可以趁机逃走。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A.胖头遭受捕食后释放报警信息素并对白斑狗鱼进行标记属于种内互助B.白斑狗鱼的种群密度和在适宜栖息区域内的随机分布不属于种群的特征C.报警信息素使同伴回避并干扰第一只白斑狗鱼的捕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采用标志重捕法研究胖头的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解析:选B。白斑狗鱼的种群密度属于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在适宜栖息区域内的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所以B错误。7.根据

9、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c、d、b四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依次递增,则M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B.若M表示木本植物的丰富度,我国从南向北木本植物的丰度变化的趋势是bdcaC.若acdb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M表示生物个体的数量D.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解析:选C。生态系统中生物营养级级别越低能量越多,呈金字塔形状,故一般情况下,食物链中营养级较低的生物,数量也越多。8.(2018湖南醴陵高二期中)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

10、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动物类群地样跳虫类蜱螨类线蚓类线虫类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有机肥田1016738304012019339化肥田4791641183275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9.有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11、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B.昆虫属于第二营养级,鸟属于第二、三营养级C.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D.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占1/3,植物性食物占2/3,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55A解析:选BC。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M一定比昆虫获得的总能量m1和鸟获得的总能量m2之和大。10.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是绿色植物,丁是肉食动物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过程中

12、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丁所含的能量最少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解析:选AC。根据题图中的双箭头的位置,可推知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由此可知丁不在食物链上,故能量含量最少的应是丙。11.为防治荔枝蝽(高龄时活动范围广)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均可用样方法B.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都可通过捕食关系消灭害虫C.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

13、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解析:选CD。种群密度调查方法通常有两种,植物和活动能力不强、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可以用样方法;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如高龄的荔枝蝽;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可通过捕食、寄生关系消灭害虫;复合种植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则其抵抗力稳定性高,而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差。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12.(9分)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

14、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的种间关系是。(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 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kJ。(3)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雪兔和狼之间只有一个箭头联系,二者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北极狐的能量有三个来源,雷鸟提供1/2,植物提供1/8,雪兔提供3/8,若北极狐增加的能量为80 kJ,则需要植物的能量为801/220%1

15、0%801/810%803/820%10%3 600 kJ;从图乙中可以看出C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B、D分别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答案:(1)捕食(2)3 600(3)分解者13.(9分)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甲、乙,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图乙相比较。图甲中没有的是(填字母)。(2)湖泊中,鲢鱼与河蚌的关系是。(3)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鲢鱼向上层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4)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河蚌属于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第营养级。(5)若河蚌从小球藻中获得的能量为3/5,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为2/5,则河蚌增加10 g体重,最少需要小球藻g。(6)自2008年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