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排水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361312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排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道路排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道路排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道路排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道路排水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排水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排水施工组织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排水施工方案目 录1 工程概况1.1概况1.2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1.3主要工程数量2 施工部署2.1施工组织管理体系2.2施工顺序及部署安排3 施工计划3.1技术准备3.2主要物资计划3.3主要施工机械计划3.4劳动力安排计划及劳务分包情况4主要施工方法4.1排水工程4.1.1施工要点4.1.2排水管道施工4.1.3沟槽回填4.2道路工程4.2.1土路基施工4.2.2路面基层施工4.2.3沥青路面施工4.2.4站卧石、花坛站石施工4.2.5人行道施工4.2.6护坡施工5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5.1 质量管理体系5.2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5.3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5.4 竣工验收阶段

2、质量控制5.5季节性施工措施6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6.1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措施6.2施工进度实施措施7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7.1 安全责任制7.2 安全技术措施8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8.1 文明施工管理及环境保护措施8.2治安综合管理道路排水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1概况本次道路设计断面宽20m,两边人行道各增加1m宽土路基,路基总宽22m,其中车行道为9m,采用沥青路面结构形式,两边各为2m花坛,3.5m人行道。距道路中线2m北侧设一条1800-2000的雨水管,距道路中线2m南侧设一条500的污水管。新建雨、污水接入关山一路已建成的雨水管道及污水管道中。1.2工程特点和施工

3、条件1.2.1沿线南侧有4座高压铁塔,施工前我们将与供电部门取得联系,在供电部门许可下,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后,才进行施工。1.2.2雨水、污水管道已经形成,但北路的排水管道尚未建成,沿线的雨、污水均暂时通过地面径流汇入现状沟渠向西排入南湖湖汊,因此,在施工该路段时,要进行导流。1.2.3施工现场“三通一平”的条件已经具备。1.2.4工期要求150日历天。1.3主要工程数量排水管道 2920m车行道水泥碎石稳定基础(45cm)约9000m2车行道沥青(10cm厚) 约9000m2人行道水泥碎石稳定基础(15cm) 约7000m2人行道步砖 约7000 m22 施工部署2.1施工组织管理体系我

4、们将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立完善的施工组织体系和质量安全保证体系。针对工程特点对施工全过程中与质量安全有关的施工程序进行管理控制,使全体员工按自己的责任承担相应的职责,对特殊关键部位实行旁站监控,为业主提供满意的产品。为落实各项指标,我们组建凌家山北路道路排水工程项目经理部,下设技术、质量、安全、计划、材料、劳动力设备调配管理部门。充分发挥项目部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的作用。2.2施工顺序及部署安排2.2.1施工顺序本工程为在鱼塘、田地地段新建道路、排水工程。施工顺序:导流清淤、清表鱼塘地段路基填筑(按设计要求填筑至雨水管中部位置)排水管道施工管道土方回填土路基填筑基层施工站卧石、人行道步

5、砖安装车行道铺油。2.2.2施工部署2a. 导流及施工便道部置2b. 总体施工安排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工期要求,把本工程划分为二个施工段面:第一施工段面K0+023-K0+500,第二施工段面K0+500-K1+000。施工时,从现有的关山砖厂临时便道进去,从K0+500开始分别向两端同时进行施工。2c. 大临设施部署在明玉路路口至关山二路之间(),有一块平整场地,已三通一平,根据业主要求,可作为大临设施场地。大临设施布置一台稳定土拌合机、一台砼搅拌机、料堆场、砖砌民工房及办公室,现场还配备一台12KW、一台50KW的发电机。总体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3施工计划3.1技术准备 技术交底和熟悉图

6、纸:施工前对施工图和图纸会审纪要组织学习,在设计技术交底的基础上做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落实到工长、作业队和班组。逐级交底,交底内容包括项目经理根据施工方案对本工程的总体布置,各工序之间的施工安排情况,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情况;分层分项交底,落实到责任人和操作工人。将各种技术交底的原始资料整理归档。在开式前,对测量仪器和试验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在项目技术负责认可下方可进行使用。施工前编制测量控制方案,对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导线点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沿途布置控制桩,并进行闭合,加以保护。所有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测量记录归档保存。检测仪器详见表

7、1:“拟投入本工程主要检测设备表”3.2主要物质计划项目部在开工前五天内向工程指挥部提供详细的材料进场计划,在第一道工序开工前一周安排材料进场,以便监理工程师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材料入场的检验。投本工程主要物资详见“表2” 3.3主要机械设备计划根据本工程对施工机械的使用要求和工程的计划安排,将合理的组织各类机械设备进场并按照工期制定机械使用时间。机械设备进场前通过必须的保养或维修以保证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拟投入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详见“附表3”。3.4劳动力计划及劳务分包情况开工前组织材料、设备、技术管理人员12人,各种技工20人,普工50人,先期进入现场,从事开工必需的各种

8、设施建设。以利开工后组织作业工人进场;随后根据现场开工条件,并将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调整人员按照劳动力进度计划,我们将分期分批组织150多名满足工程所需的职工队伍进驻施工现场。进场前进行入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认真组织交底,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按时入岗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见表4:“劳动力计划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规模,我公司将自行完成本工程,不分包施工,保证以优良的质量,合格的工期完成本工程。4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在三个施工段范围内排水管道施工同时进行,施工段之间实施流水作业并穿插施工道路横向排水箱涵,道路施工在各施工段排水工程实施到土方回填阶段后平行展开。4.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4.1

9、排水工程4.1.1施工要点4.1.2排水管道施工4.1.3沟槽回填4.2道路工程4.2.1土路基施工:土路基填土严格控制填料的质量,不得将淤泥、生活垃圾、腐殖土等作填料,填土料中也不得含有树根,砖渣等杂物。填土料含水量控洒水或翻晒。当含水量偏高,翻晒难以满足进度要求时,采用呛灰处理。路基填筑每层虚铺30cm,边线要填宽50cm,便于压实。路基压实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局部无法压实的地方采用电动夯压实。其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要求填方路槽下(包括排水沟槽回填土)0-80cm为95%,80cm以下为93%,挖方路槽下0-30cm为95%。人工检整路床,机械碾压成型,平整度高程满足规范要求,且进行弯沉测试

10、合格后,土路基回弹弯沉不大于Ls=250。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2.2路面基层施工 :路面基础为7:93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试件7天饱水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每层15cm,45cm厚基层按三层摊铺。施工前,对土基层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平整度及高程均应达到规范要求,并在路基铺筑段隔10m-15m设控制桩,然后在两侧每隔10m各打一个高程控制桩,在桩上用红油漆标出试验段确定的虚铺标高(机铺一般松铺系数为1.32)。,施工中严格按照达到设计要求的配合比准确计量拌和,拌和熟集料用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装车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并根据经计算的卸料距离将混合料均匀地卸置在准备好的

11、路基上。卸料距离由专人严格控制,避免料不够或过多。卸料延续一定距离后开始用平地机将料均匀平整地摊铺在预定的具有规定的路拱宽度上,并同时摊铺路肩用料。边摊铺边检验松铺材料层的厚度,视其是否符合预计要求。松铺厚度=压实厚度X松铺系数用人工随时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底基层分两层摊铺碾压成形,每层用水平仪监测碾压厚度,严格控制高程,基层碾压完,铺盖麻袋,湿水养护,封闭养生7天。第二、第三层铺筑时,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同下基层,其表面平整度和摊铺高程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在进行弯沉测试合格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回弹弯沉不大于Ls=60。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在此期间不允许任何车辆上路基行驶,以保证基层结构不受

12、扰动。4.2.3沥青路面施工浇洒透层油路面清扫干净后,用塑料布对站卧石进行保护,然后浇洒透层油,透层油浇洒均匀,渗透入基层到一定深度,但不应在面层流淌,在表面形成油膜当有遗漏时,用人工补洒,透层油洒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过。4.2.4站卧石、花坛站石施工:测量放线:较长的直线段,用经纬仪放线,按照测量高程,在站石外侧位置钉钎,并用细线在铁钎上标出的站石顶标高处拉线。细线拉好后,将站石沿基础一侧依次排砌,直线段一般采用长100cm的站卧石;当遇曲线段处,曲线半径大于15m时,采用长60cm的站石。安装前需先刨槽,靠路面一侧比线位略宽,不要刨得太宽,以免影响夯实面造成路边塌陷。站石的基础在铺筑路面基

13、层时一并压实,以确保其整体性。如达不到这一要求时,则在封槽后,另备同结构的基础料进行铺筑夯实。排砌站石,除按照挂线外,随时用直尺(1-3m长)测量站石顶面和侧面的平整度,做到顶面平整,侧面顺直。站石安装后,在进行较长距离的顺直调整,直至达到要求为止。在回填站石护边时可利用剩余的基础粒料填筑在站石两侧,同时分层回填夯实。在夯击过程中还要不断调整其线型。安装卧石前,对基础需考虑一定的抛高(抛高系数一般为1.1-1.2)。卧石与路面面层接触的线形必须顺直。卧石的接缝与站石的接缝需对中错开,施工时应注意从两雨水口中间分水点标高向两边雨水口挂线安装卧石用1:2.5水泥砂浆灌填与站石之间和卧石接缝间的缝隙

14、,并封面抹平。5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5.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以公司总工程师领导,项目经理与项目技术负责人直接管理的本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段各单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管理。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对各单项工程工序质量进行检验。5.2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5.2.1施工合同签订后,项目经理部应索取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由技术负责人(或资料员)管理并公布有效文件清单。5.2.2复测工程控制点。当发现问题时,及时与监理及设计院协商处理,并形成记录。5.2.3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对施工图审核,在此基础上参加由监理工程师主持,有设计院共同参加的图纸会审。5.2.4由公司组织对项目部全体人员进

15、行上岗前质量知识培训,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全员素质。5.2.5通过现场取样检验、考查等确定原材料供应商。5.3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5.3.1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等,做到作业人员人人心中有数。5.3.2编制测量控制方案,妥善保护测量点线,保存测量放线记录。5.3.3检验、验收进场原材料。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材质证明、出厂报告,水泥、钢材还必须有检验报告。资料不全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5.3.4按设备进场计划和现场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设备调配,经常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5.3.5定期和不定期对砼拌和设备计量装置进行检验、维修,确保计量准确。5.3.6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工。做到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3.7严格执行工程变更程序,工程变更只有经业主、监理、设计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5.3.8工地建立“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关键工序施工实行“三上墙”(施工人员、施工日期、质量等级)挂牌制以此来带动质量管理。5.3.9施工定位放线时,必须有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