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本质与文化使命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3602715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的本质与文化使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的本质与文化使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的本质与文化使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的本质与文化使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的本质与文化使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的本质与文化使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的本质与文化使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的本质与文化使命摘要:人类社会不断摸索一种可以满足人对于纯粹生活追求的机构, 近代大学脱胎于宗教机构而产生,是人类社会尝试通过世俗化路径,创造 出一种可以供青年人单纯为探索知识而存在的机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 后,社会分工逐渐专业化,大学也受到影响,大学内部也开始以更具体的 分科的形式存在,大学的世俗化味道逐渐增加,影响了大学曾经发挥的人 文使命。关键词:大学;职业;世俗化;知识生活严格意义上的近代大学产生自西方,不过从大学的本质来说,中国也 有传承甚久的大学制度。在本质上,大学的出现和存在,主要是人在一生 即将成熟的阶段,需要先过一段抽象知识生活,或者说超世俗的生活,围 绕非实用的抽象世

2、界而存在,而不是直接在身体的成长成熟之后,便走向 社会,在身份上成为一种职业的某个人员,从此过上纯粹的世俗化的生活。 这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人是一种矛盾的动物,大多数人一生主要都生活 在世俗化的世界里,但每个人也都有对抽象世界、非世俗世界的追求,正 是这种对于抽象的知识世界、知识生活的追求才使得人类不断寻找,并创 造出大学这样的机构。大学文化功能的历史渊源在人类历史上,宗教或者类似于宗教的机构曾经承担大学的功能,近 代大学的前身,也是在中世纪神学研究机构中逐渐脱胎出来。在孔子完成 中国教育“人文化”变革之前,宗教与教育之间,可能长时间没有明显的 区分。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他们的

3、弟子们也曾在一段 时间里维持着一种类似于今天大学的教学机构。今天的“学院”一词正是从那时候产生。人类社会一直在追求一种具有专门属性的、能够面向更多 人的知识机构,在这一机构里,抽象知识、理解能力的练习成为最主要的 事务。在不断的摸索之后,大学才慢慢产生。本来,现在“大学”这一词语 在最初阶段只是表示“行会”“社团”的意思。最早的近代意义上的大学, 有的由追求知识的学生发起成立并负责维持,有的由教授知识的教师发起 并负责维持。这一时期,“大学”的存在还没有像现代社会这样成为社会 结构中的一种普遍共识,这个词只是表示教师与学生联合在一起,围绕知 识的团体组织。近代大学的精神根底以学田为物质根底,以

4、先秦古典文献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书院模式一直 作为当时社会主流教育模式,并维持到近代,是中国古代的大学传统。这 一传统与最初阶段的西方近代大学相比,物质根底比较相似,学习内容均 是与实际的物质生产关系相距甚远的抽象内容,是纯理论知识,而且大局 部知识都是来自遥远的古代。这种中西方文明中都曾存在过的类似的大学 传统,是当代大学精神的源头,也是人类社会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创造的重 要制度文明。对于一生大局部时间都生活在世俗社会的普通人来说,这种 非世俗化的追求,不可能都通过宗教来满足,更严肃、更富有理性的大学 显然是更适合的场所。大学中的人,在心智逐渐成熟的年龄、最适宜的时 期,接受抽象思维的训练,思想得

5、到洗礼,对世界的理解更加透彻。第二,非实用化功能的近代转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这种主要教 授非实用知识,脱离实际生产的社会组织,渐渐引起疑心。在西方,“关 于高等教育的系统哲学思考,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1之 后,世界范围内都开始了古典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坚持大学不能变成职业培训之地,而应该坚守一直以来的人文使命。而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明确提出,现代科学才是大学应 该学习的内容。在英国,一些面向新兴产业的城市学院开始出现。在19 世纪中叶,美国大学的开展也开始出现转变,当时威斯康星大学的校长范 亥斯阐述了“威斯康星思想”,认为现代大学要面向地方经济

6、,面向群众, 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效劳一体化,提出了与之前以古典教学为主的大学 理念不同的大学观念,2 这成为美国大学理念转变的标志。在中国,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也专门开办起了只学习科学技术的 “洋务学校”,新的思想逐渐扩展,在清朝末期那么建立起了现代学制, 涵盖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分科制的大学渐渐成为主流教育模式。 1904年公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经学科”是与“理学”“政 法科”“文学科” “医科”“格致” “农科”“工科” “商科”等相并列 的一科。31912年公布的大学令废除大学“经学科”,将其分散到 其他学科中,新的分科体系正式建立起来,构成与今天大学分科体系很接 近的结构,

7、一直延续到现在。分科时代大学文化功能的受限对于受教育者来说,社会现实使大学成为实际上的职业技能养成所。 从受教育者个体角度看,有没有通过大学的专业学习、训练找到好的工作, 是受教育者,乃至大学是否能获得社会认可,获得多大程度上认可的最重 要标准之一。专业越来越与具体的行业相对应,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分化越 来越像行业属性上的“隔行如隔山”。即使作为传统时代大学所学的内容 的文史哲领域的学科和专业也不例外,除非该专业能够与某一行业对应起 来,否那么该专业便常常受到学生们的无视。当代大学文化使命的变化大学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机构,其负担的功能既与社会变迁 有密切的关系,也与人性与人的生理特征有密

8、切的关系。大学的文化功能 在不同时代只是会有所区别,其作为大学的本质功能,那么始终都会存在。第一,职业与行业的专业化开展与大学文化功能的发挥不存在根本性 矛盾。人类社会在每个阶段都需要职业技能的养成传授,但是在很多行业 中,这一过程通常并不需要专门的机构,只有个别行业,由于所涉及的技 术复杂,需要人专门进行长时间的专业学习,而更多的行业那么需要人直 接进入该行业中,在实际的职业训练中领悟行业的价值,学会根本的职业 技能。大学那么不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人类社会都需要一种能够满足人 对于纯粹知识生活追求的机构,个体或者家庭生活无法为一个人提供这样 的生活,只有大学这样固定化的机构的存在,才能满足人

9、的需要;只有大 学不断发挥其应该承担的文化功能,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开展。第二,大学作为一种机构,其存在和功能的发挥与人类生理机能有着 密切的关系。人类是一种有智慧的动物,而智慧的成熟那么需要经过漫长 的时间和复杂的训练。在很小的年龄段,人就能够在具体的对象中理解抽 象,在纷乱的世界中找到秩序,通过看到一棵又一棵具体的树木,而理解 树木这一抽象化的概念,即使再见到稍有不同的对象,也能知道这是树木。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理解力也与身体的成熟而一起成熟,需要至少在一 定时间段内在一种符合这种理解力存在的环境中,进行系统的训练,如此 才能理解复杂的社会和人生,准确地判断是非,恰当地对待人生境遇。由

10、于人类社会的这种需要,大学才产生。人类社会一代代绵延、一代代传承, 每一代青少年在成长、成熟的时候,都需要让自己天然存在的理性认识、 抽象思维能力在专门的训练中得到扩充,人性的力量由此才得到充实。固 然,很多专业学习本身就能够给人提供这样的训练,但是越来越多大学阶 段的专业训练,开始集中到纯粹的技术和方法领域,而忽略了作为技术和方法的由来。人类社会永远都需要大学这样的机构的存在,如果当代大学 逐渐无法满足人对于追求纯粹知识,过知识生活的需要,那么慢慢地,一 定会有新的机构来填补,而彼时的大学可能真的会变为职业训练所和社会 专业效劳的提供地了。二三百年来,大学的文化使命一直存在着多样的争论,也一直在争论 中不断调适方向。大学在产生之初便拥有一定的世俗化特征,在宗教色彩 与纯粹的世俗化身份之间追寻纯粹知识生活的理想,负载人类社会对于最 美好理想的追求,对于人性最大程度的自信。大学的宗教化已经渐渐远去, 而当代的大学也正在与过度世俗化进行着抗争,以阻挡人类社会的喧嚣与 急躁,通过抽象世界的扩充,在每个人的心中创造着平和与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