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论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3602114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际关系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际关系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际关系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人际关系特点的探究摘 要 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是“人缘”“人情”、“人伦”构成的三位一 体,这三个因素使中国人际关系呈现出封闭性、非理性等;而随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传统人际关系模式受到了强烈冲击,呈现出特点功利性、复杂化、个性化;在网络信息 的发展中,中国人际关系呈现虚拟化、和开放性等特点;以及在中国当代生活中,各个不同 年龄阶段人际关系。关键词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当代人际一、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人际关系含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这种关系,反映 了个人或群体寻 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变化发展取决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1

2、(二)人际关系形成人际关系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的人际关系一一平等自由是其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人 际交往范围极其狭小,团结互助是原始氏族内部人际关系的主要表现,习俗是调节人际关系 的主要社会规范;奴隶社会的人际关系一一极端不平等,虚伪、狡诈、欺骗、背信等不良风 气出现;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一一维护人际间的等级关系,父子夫妻等家庭人际关系也表现 为等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一一以利己主义为核心,自由、平等、博爱等人际原 则,一定范围内存在,而广大工人则少有自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一一经济、政治、 生活上的平等。2二、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特点中国人真实的人际关系是由“缘”、“情”、“伦”构成的三

3、位一体,只有把握了这三 者及其相互关系,才能认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质。由此,研究者提出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 土模式是人缘、人情和人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它们彼此包含又各有自身的功能。三者构成了 一个包含价值、心理和规范的系统。它们彼此的合一来源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天命 观、;家族制度和以儒家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的合一。(一)封闭性最早对中国人际关系特点进行研究是社会学家费孝通(1948),他通过对20世纪初期中 国农村的分析,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3他把中国人的交往模式看成是自我中心的模式。 位于最中心位置的是家庭成员、近亲以及少数挚友,中国人在和远离中心的人进行交往时往 往要以格局中心地带的人

4、为中介。(如图所示)受中国传统乡土伦理思想影响,彼此之间人际 关系体现更多的是血缘与地缘的关系。血缘关系中主要人际:母子(女)关系,父子(女) 等等。血缘关系与婚姻关系结合从而有了家庭,家庭又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环境产生 影响与作用。中国人受血缘关系影响:敬重与崇拜祖先、血肉家情感的关系。但是血缘关系 的圈子较小,人们人际交往过与封闭。地缘关系:邻里关系、老乡关系等等。在古代,人们 出乡、出县、以致出国已经都是很频繁了,所以可能就会出现狭隘的地方观念、感情用事等1人际关系心理学P22人际关系学P773社会心理学P141 等。中国传统人际比较封建,都是儒家思想在人们的感召力,都表现为家庭伦理

5、亲情的召唤 在人们心中的归属感与依赖感。(二)非理性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互动,以责任法则,特别是人情法则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 情化在人际关系和交往中,有很大的作用,确实有给人亲切、倍受关怀的优点,尤其在以前 的中国,对形成良好的风气有很大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这种人情化也有不可 避免的缺点,它体现出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非理性。我们可以认为,中国人在情理社会中, 通过人情与面子放弃的是规则、理性、制度。如果面对的是家人或是熟人,中国人会用特殊 的态度与方法来对待对方,有人情的存在;当面对的是生人时,那我们大多是既不讲责任, 也不讲人情,只会依据双方的利害关系来行事。现在有“走后门”这个

6、词,例如我们现在很 多大学生出来找工作,找工作就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时我们就会找关系,找熟人,这样的话 就会比较好办事。但是这样的话,人际交往缺乏社会的公正,只是由自己主观的爱好以及私 人的交情作为自己做事的标准,那就会出现很多的自己政治地位高、金钱多的人,为所欲为, 从而我们的社会就会有很多腐败现象。二、当代人际关系(一)在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下,人际关系特点1、功利性在我们生活下的今天,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使我们把目光更专注与等价交换的原则。交 换双方都以强调要互惠互利,要为自己取得更大的利益为主。这种经济上的利益等价交换的 功利性也慢慢渗透到人们的社会交往之中。人际交往持主要是双方都能从对方的

7、身上获利, 并且获利的多少基本要均衡。例如:现在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有很多公司强强联手,双方的 交往就是建立在经济的利益上,带有功利的目的性。和再如,对于农民而言,我今天到你家 帮你盖房子,那就意味着下回我家盖房子时你来帮我盖;今天你住院生病了我陪你,希望我 家有什么事情,我很难过的时候,你也陪陪我。再如,当我们出了社会后,很多的人都是抱 有“只交有用的朋友,不叫没用的朋友”的交际原则。因为受时代的影响,我们都发现以后 要是要想有好的的发展,还是一切得靠关系。2、复杂化在我国,人们交往的一个传统的基本策略就是“防”。有一句话俗话“害人之心不可 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再加上外

8、部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情绪都 变化莫测,每个人都是“君”,“伴君如伴虎”。自己身边的人与自己相处都是小心翼翼的, 一不小心就会互相伤害。人们现在都渴望交往,希望有友谊,但是同时又怕深交后,有矛盾 或者是与自己的利益有冲突,于是又心存戒备。现在人们的交往都太复杂了,我们都难以应 付自如。3、个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主体的相对独立,强化了当代人的主体意识,在人际交 往中,个人的要求得到满足,个人的正当要求希望得到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慢慢展现出来 了。从而人们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普遍增强。当代人的独立意识普遍增强,这是不可阻挡 的社会变化,“做自己想做的事,要自由”这是他们的口号。现在的父母

9、慢慢的重视自己子 女的独立意识与生活能力,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主动分担父母的责任。所以要是当我们现在 听见”啃老族“这个词,就会以这种依赖父母的人为耻辱。再如,我们现在大学生活也是十 分丰富多彩的,我们学生工作与活动也是多姿多彩的。当我们作为学生干部时,比我们更高 一级的干部给我们的压力也是越来愈大。我们下级得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工作。我们的 主体、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二)在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下,人际关系的特点1、开放性网络交往跨越了地区的限制,跨越了人们性别、年龄、民族、宗教等等的限制,拓展了 人们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使人们的关系和更具开放性。网络的出现不仅为人们提供信息交 流的技术,而且为

10、人们提供了新的开放的交流平台。现在据我们知道的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 有QQ、微博、微信、E-mail等网上聊天方式。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互联网形成了一个全球性 的网络,消除了“这里”与那里”的界限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性格 比较内向,不善于人际交往。但是如果在网络交往中,他可以随意发表情、随意表达自己的 思想。2、虚拟性“虚拟”是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网络最大的特点是虚拟性与匿名性,人们可以不用自 己的真实身份,带上面具做人,因为就算这样,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份会被发现。人们在网 络世界中,已经脱离了社会关系,如亲戚、朋友、师生关系等一种“熟人型”关系,也渐渐 摆脱了以地缘、血缘、业缘

11、为主的社会关系的约束。所以由于生活的压力,我们会渐渐的在 网络寻求依托,所以现在我们有了网友(虚拟朋友),在游戏中,我们有了虚拟婚姻、虚拟 家庭,以此来缓解我们的压力。交往的匿名性使我们现在都没有必要说真话,所以经常出现 网恋被骗,以及很多不法骗子盗了我们的QQ,再向我们的朋友、家人骗钱。3、平等性在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中不论在经济、思想、文化上,我们都是有尊卑等级,人们对 权威还是崇拜心理。人的地位有高低之分,但是在网络的世界,网络没有中心,没有等级 与权力,每个人自己就是中心。于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趋与平等只要你愿意,在网上 可以与任何人对话。这样的话,我们其实也能学习到其他地方的文化知

12、识等等(比如我是一 个南方的人,我与一个北方的人聊天,可以向他学习北方的文化知识)。即使“数字的鸿沟” 可能还是会存在,有些“边远地区的人”可能无法参与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但是总的来说, 我们的网络交际还是存在平等性。三、中国当代生活下,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际关系的特点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现代人际的关系已经慢慢趋于一个稳定的水平。所以我 们现在来分析一下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我们成年时期,我们的人际关系的特点。不同年龄阶 段人际关系的发展,有赖于个体认知、情感、行为和人格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同时也依赖 于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机会、频率、内容及水平。4(一)童年期年期的人际关系特点4人际关系心理学P2

13、41、依赖性童年期的儿童是0-12岁,我们最早的人际交往主要是与我们的父母、家人开始的。 在婴儿时期,我们就产生与他人交往的的愿望。在婴儿时期,母亲总是抱我们、喂我们奶、 陪我们玩,所以我们就会对母亲产生依赖性,以此不要陌生人。进入小学后,儿童对家人的 依赖没有那么严重,他们把注意力转向同学、邻居小伙伴、以及老师。儿童在这一时期,有 很强的的同伴依赖心理。比如小学时我们都喜欢结伴回家,一起在操场上嬉戏、玩耍,我们 这一时期对朋友的交往没有概念,多半是我们的同桌、邻居成为伙伴,原因只是我们对他人 的依赖性。(二)少年时期的人际关系特点1、自主性少年期是12岁-15岁,这一时期,我们比较喜欢理解我

14、们、尊重我们、重视我们 的人。我们逐渐摆脱对家长的依赖,独立意识、自主意识较强。我们已经不满足与学习生活, 我们喜欢较大的运动量的游戏、迷恋小说、以及武打片等等,所有这些,都只能在同龄人中 找到知音。以及据一项调查中,“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最快乐? ”调查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 学生,大部分的学生回答是:“生活不依赖他人,自己有足够的自由”。可以明显看出这一 时期,尽管我们都有比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我们还是有对同伴的依赖,例如,我们还是需 要有朋友的帮忙、有朋友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较童年时期的是,我们大概懂得朋友的概念。(三)青年时期的人际关系特点1、广泛性青年期是12-18岁,我们的人际关系发生了

15、质的变化,我们已经在心理上摆脱了对父母 或他人的依赖,自我意识也是有很大的提高。我们这时候的生活相对的更丰富,我们与同龄 人的交往更多了,内容十分的丰富、广泛,包括科学、文化、体育、以及艺术等等。看出我 们人际交往的广泛性,我们不再只是懂得朋友的概念,而是希望这样的人际对我们将来友谊、 爱情、事业的成功有很大的作用。(四)成年时期的人际关系特点1、复杂性成年期是18岁以后,我们这时候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大学生人际、职业人际与家庭人际 等等。这时候,我们面临很多人生的选择,我们的选择不同,生活环境就不同继而我们的人 际交往就不同,以此我们的人际交往也是很复杂的。例如,大学的生活是很丰富多彩的,我 们没有了父母这个依靠,也没有了更多来自于老师的关心,这时候我们需要更强的独立自主 意识。这时候人际交往也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我们要与身边的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 方面,我们还需要区分出那种人际关系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参考文献1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谭昆智,杨力.人际关系学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9)3周晓虹,学伟.关系与中国社会J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3).5候玉波,社会心理学J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8).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J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