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PH值对热带鱼的影响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3592608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的PH值对热带鱼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的PH值对热带鱼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的PH值对热带鱼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的PH值对热带鱼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的PH值对热带鱼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的PH值对热带鱼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的PH值对热带鱼的影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的PH值对热带鱼的影响 班级:高二(九)班组长:王子洋组员:汤亚楠 李玉兰 李军楠 指导老师:蒲明珍内容摘要:我们小组将对此进行实验,让鱼分别在酸性水、碱性水和中性水中生活,观察并记录鱼的状态。 正文:实验过程:我们组用普通金鱼代替热带鱼,让鱼分别在酸性水、碱性水和中性水中生活。实验研究发现:新购进的鱼只,放入新的水族箱时,由于pH值的变化,会使鱼呆滞不动或者一阵阵的狂游,以及游动失衡,这些现象都与pH值对鳃的刺激有关。由于酸碱度对鱼的皮肤刺激,鱼的体色也会因pH的变化而受影响。如果水的酸性过强,会使鱼体代谢减速,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往往吃的很多却生长缓慢,如果长期生活在老酸水中的鱼,神经系统

2、和呼吸系统会受损,因此出现身体震颤,一侧向一侧倾斜,出现痉挛现象。如果水的碱性过强,不适应的鱼类,其鳃组织会受到烧伤,影响正常的生活,鳃部的不正常往往会被看做是有鳃病(鳃丝出血,皮肤肿胀,会产生一层透明的粘液,长时间会窒息死亡),且易被寄生虫所寄生。一般来说水族箱中水的碱性很难保持,因为鱼体的排泄物及剩余饵料的腐败,分解产生的负价氢离子,都可以使水质逐渐变酸,使鱼体代谢发生障碍,并伴随产生硝酸盐,使鱼中毒,当不能忍受时,变中毒死亡。调查研究:有相当一部分鱼适宜生长在弱酸性水质中的,对增色、活力甚至繁殖都有影响,然而很多实验证明,在PH值7时,硝化细菌的代谢能力会明显下降,细菌的群落也变小,这是

3、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有人做了试验,总结了硝化细菌在不同的PH值下,分解代谢能力的高低,得出的结论是:硝酸细菌与亚硝酸细菌均为好氧菌,需要不断曝气给予充足的溶解氧,pH值维持在7.58.0,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硝化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养殖过程中要视情况调整PH,适时补充硝化细菌数量,不能过于偏酸,还要兼顾鱼的适宜PH值。在不同的阶段调整不同的PH值,才能养好鱼,比如繁殖需要低PH值,我们就可以降低PH值,然而这样就影响了硝化细菌的生长,所以适当补充硝化细菌,维持代谢能力。 另外可以配合一点光合细菌。现在市面上很多硝化细菌中都增加了光合细菌(无需氧即可繁殖生存,可以分解底部的有机物质,分解硫化氢)这样做

4、也是很科学的。当今养鱼讲究生态。其实,中国传统鱼经中许多常识涵盖了生态的说法。小时侯养金鱼,:水不流动,阳光太多或无光照藻类会大量滋生,水冒泡,发绿其中绿色棉状物为水华,这种水叫绿水。待这种水仍不加循环,流动就变成了回清水。这时,藻类仍大量滋生,直到将水中氧气耗尽。于是藻类和菌类一夜间大量死亡,水很快变得异常清澈。这种回清水没氧气和有益菌,也就是死水。水经过晾晒,有充足光照,不间断流动,水清,无污染,内有有益菌和微生物(肉眼看不到),水为浅绿色或浅褐色,这种水叫老水。说明生态系统良好,最适合鱼儿生长。这就是当今所说的生态。但如不注意循环,流动,和加入新水,这种水也最易变成绿水,甚至回清水。养鱼

5、就是让水保持老水状态。也就是保持生态的平衡。那末什么叫新水?就是经过晾晒准备换水的水。换水勤与不勤是相对的。有人一天一换,有人一周一换,甚至更长些,这叫条条道路通罗马,各有道理。勤,可使鱼增强适应力,但鱼很累;相对不勤,鱼儿娇气些却安全些, 关键是注意观察,鱼不舒服了让她舒服,哪儿不舒服靠的是积累,很难言传,但水是否适合,是优先要考滤的。也就是说,换水频率应灵活掌握,太教条了适得其反。买回的鱼,有时莫名其妙地死去,相信多数鱼友都经励过,是从鱼场带的病也有可能,所以不要一味怪自己没勤换水。看了许多有关生物过滤的文章,受益匪浅但又觉得太专业,有些词语太绕,有些文章是从外文翻来的,有点chingli

6、sh,读起来很涩。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个人觉得,所谓生物过滤就是中国人养鱼所说的老水的概念。老水是最适合养鱼的水。那么,创造这种老水是需要手段的。从科学角度讲老水是由于水中的硝化菌起作用。如何产生并保持水中的硝化菌,也就是生物系统建立和保持的过程,用中国养鱼经来讲就是,水经过晾晒,闯缸,过滤等由新水变为老水的过程和如何保持老水不变回清水甚至死水的过程。硝化菌需要氧,水的流动等,保持老水也是这个道理。自从有了生化过滤这种说法,硝化菌,活性碳,吸氨石.等和生化有关的东东便应运而生。这些办法肯定是有用的,科学的。但硝化菌真的那末复杂吗?其实,有强有力的循环过滤系统及光照和必要的闯缸,缸里的水自然会变成

7、老水。不必为了硝化菌而购置一大堆东东。中国人养鱼历史比洋人长,鱼养得很好。再加上采纳洋人的部分办法和设备,就可把鱼养得更好。也就是说不必太迷信洋的,土洋结合更好。而且不必花那末多钱。具体说有以下几点:1/ 注意观察水在缸中的循环: 看鱼粪便是否能被抽水泵吸入。泵的入水和滤槽的出水口调到最佳位置,使粪便随水流被泵吸入进入滤槽,(祥见我曾发的贴子“小窍门”)。为使泵更好发挥作用,买泵要比常规的稍大一点,也就是说:1.2米的缸,应用30瓦的泵,你就买36瓦的。缸里不留粪便是关键。另外,养彩的怕水太猛会冲到鱼,可把出水口冲向缸壁,使水在缸内撞到缸壁,再返流到泵的入水口。2/ 滤棉或海棉厚一点,作为菌床

8、就足够了,不必再花钱买菌种啦,菌床啦等等。比较起来,海棉更好一些,更经济实用,滤棉洗几次会破烂,要换新的,而海绵用的时间更长些。虽然每次洗,把赃物洗掉的同时会洗掉部分硝化菌,但都会留下足够的硝化菌成为种子,泵的作用起到了,加上海棉既起过滤作用又起硝化菌床作用,再加上缸壁,缸内装饰物都是良好的菌床,老水也就产生了。另外,由于滤棉厚了,上置式滤槽内有可能存住水而溢出,把槽内的挡网垫高些就行了。说明:海绵要那种细密的,新的渗透性会差些,用一段就好了。3/至于ph值,软硬度,其实也不必太多顾虑那末多公式,养鱼是一种娱乐,弄得和做学问一样,太累。我们养的鱼,绝大多数不是野生的,一代代传下来已基本适应了我

9、们的水的酸碱度。从南方买鱼到北方养,终归也是少数,只要使水保持老水状态,这种水的酸碱度,软硬度就没问题。4/当然,就算水很清,换水还是必要的,每次要少,但有了上面说的,也就不必那末频繁了。水总是要换的,关键是怎么换,每次五分一或四分一,大缸就比例大些,小缸就比例小些。多长时间换一次,要根据水的情况,鱼的密度,喂食多少来决定。一般一周一次为好,这时缸壁也脏了,擦缸后换水最好。换前先擦缸,然后等水过滤清了再洗滤材,最后再换水。老水是鱼最喜欢的水,没必要换,绿水是腐败的水,不能留。换出的水沉淀后也不能用,没氧气。青苔好,但观赏鱼是观赏的,缸里好多青苔就不美了。还是那句话,要辩证地看待水的变化。观察,

10、观察再观察,鱼儿离不开水,水呀离不开养,养鱼重在养水。总结:以前,中国人养鱼是用盆,用虹吸法,老水保持时间短。当今有了泵,缸里老水就保持得长,要使水保持老水状态,泵是至关重要的。泵使水循环,滤棉或海绵既过滤又起菌床作用。我一米二的缸,用一个缸外过滤器,里面两层都用海棉,根本没放过什么吸胺石,菌种之类,海绵完全起到了这个作用。海绵用的时间越长,这两块海绵越珍贵。因为它们不仅挡住了脏物,还起到了菌床的作用。老水(也就是生化循环)也就这样产生并保持下来。新缸养鱼如能从旧缸滤槽中匀两块滤棉,那末老水的建立就会事倍功半。课外知识:3.0至3.5,有些水生植物及无脊椎动物可能 在低于此值的水中发现,但任何

11、鱼类不可能在此范围内存活数小时3.5至4.0这范围对鲑科鱼类是致死的,有证据表明拟鲤,丁鱼岁鱼,鲈鱼及梭鱼能存活于这个范围,如果在略高PH水中驯化之后,此范围不是致死水平,但在这范围的3.5仍是拟鲤的死亡值)4.0至4.5此范围对以前未经驯化的鲑科鱼类,丁鱼岁鱼,鳊鱼,拟鲤,金鱼及鲤鱼可能有损害,当然随着鱼的年龄和规格抵抗力增加.鱼类在这个范围内能驯化,在鲈,鳊,拟鲤及梭鱼中仅有俊鱼可以繁殖4.5至5.0可能产生有害的是鲑科鱼类的卵及鱼苗,以及在含有钙,钠及氯的水中的成鱼,对鲤鱼也可能有害。5.0至6.0对任何鱼类不可能有伤害作用,除非水中游离二氧化碳量大于20MG/L或者水 中含新的氢氧化铁

12、沉淀的铁盐,不过对这种铁盐的精确毒性现在还不清楚,如果水中含钙,钠,氯或者水 温很低时,5.0对未经驯化的鲑科鱼类有害,对拟鲤的繁殖有损害6.0至6.5不可能对鱼类有害,除非存在的游离二氧化碳超过100MG/L P6.5至9.0对鱼类无害。在引范围内,PH值的变化可能对其他有毒物质的毒性产生影响9.0至9.5鲑科鱼类及鲈鱼如果长期接触可能有损害作用。9.5至10.0鲑科鱼类短期接触能忍受,而长期接触能致死,对有引起种类的发育阶段可能有害。10.0至10.5拟鲤及鲑科鱼类能短期忍受,但长期接触能致死。10.5至11.0对鱼科鱼类迅速致死,鲤鱼,丁岁鱼,鲫鱼及狗鱼长期接触上限值致死11.0至11.

13、5对所有种类迅速致死对各种种类的影响描述,均根据已知的资料,没有提及的种类仅表示资料不足。有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水中鱼类的性腺形态发生变异的精,卵数量减少,繁殖能力衰退或丧失.特别是仔稚鱼大量死亡和对受精卵孵化的破坏,影响了鱼类群体的补充,PH6.56.0时,鱼的受精卵孵化率明显下降,PH5.0以下,鱼类生殖功能失常,大多数的鱼类不能存活.淡水鱼类生存的PH范围是410,不直接致死的范围是59,最高生产力范围是6.58.5.弱碱性水质对鱼类的生长是有利的,鱼类不适于在酸性环境中生活。低PH影响鱼的繁殖和生长,使鱼的产卵量下降,受精卵因离子调节机制被破坏而死亡.低PH还导致孵化酶合成及活性的降低

14、,钙代谢紊乱,蛋白质沉积和孵膜变硬而降低.仔鱼的体长也与水体PH有明显的相关性,胚胎和仔鱼被认为是鱼类生活周期中对低PH最为敏感的阶段,而胚胎在不同发育阶段对低PH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最敏感的阶段是眼色素期。不同种类的鱼对酸的敏感性亦是不同的,四大家鱼对PH值的适应范围是PH4.610.2,鲤鱼能适应的范围是4.410.4,迅速全致死水平为PH4.0,南方鲇对酸水的耐受性比其它几种主要淡水鱼类强得多,幼鱼在PH小于等于3.5时能短时存活下来。PH值的降低,使鱼类的呼吸机能降低,这可能与酶在酸性环境中作用降低有关,也可能与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有关.活动性强的鱼类,对PH值 的变化更敏感。低PH值引

15、起鱼一系列明显的呼吸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呼吸深度加大,咳嗽反应增加,耗氧率先升高,继面下降,其中包含复杂的生理调节和致死机制.高咳嗽率严重干扰了鳃区的水,血反相流动,使鱼吸收水中溶氧效率下降。为维持机体正常气体代谢,鱼类不得不以最大限度增大呼吸容量应对恶劣环境.呼吸容量地增高是对鳃气体交换能力下降的一种补偿。亚致死PH水平时,呼吸率、耗氧率随着时间处长,均可恢复正常,这可能与鳃呼吸的生理调节有关.鱼类在低PH下,耗氧率的升高可能是鱼对代谢需求增加的结果。大多数热带鱼都喜欢在洁净、宽敞、明亮的深水环境中生活,水温在2030时最为活跃,不适应强阳光刺激,喜欢有水草的生活环境。除少数品种如斗鱼等生性凶猛好斗外,大多胆小怕受惊吓;食量一般都不大,日常除喜食蚤类活性饵料外,也吃些藻类及青苔;爱群居群游,因此在比较宽敞、容量较大的玻璃水族箱中饲养最为适宜。热带鱼中不少品种都善于跳跃,故而水族箱最好加盖,以防跳出。1、水质要求水质的意义包括水的酸碱度和水的硬度两方面。酸碱度是指水的pH值的高低,它是由水中游离氢的数量决定的。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等离子的含量多少。热带鱼中除卵胎生鱼喜欢中性偏弱碱性软水外,大多数喜欢在微酸性的软水中生存。(1)酸碱度水pH值大于7为碱性,小于7为酸性,等于7为中性。测定水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放入水中测试,水质偏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