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3589096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GPS系统(美国)二.北斗系统(中国)三.GLONASS系统(俄罗斯)四.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欧盟)GPS系统(美国)GPS系统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 近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GPS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全方位实时 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它是继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飞机后的美国第 三大航天工程。如今,GPS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实用,也是应用 最广泛的全球精密导航、指挥和调度系统。GPS系统概述GPS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测控部分和用户设备 三部分组成。(1)空间部分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空间

2、GPS卫星星座组成。(2)控制部分 控制部分包括地球上所有监测与控制卫星的设施。(3)用户部分GPS用户部分包括GPS接收机和用户团体。 主要功能:导航测量授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Specificstions fo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surveys种类:GPS卫星接收机种类很多,根据型号分为测地型、全站型、定时型、手持 型、集成型;根据用途分为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弹载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 )是

3、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 统(GPS )、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 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 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 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系统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 道卫星组成,中国计划2012年左右,“匕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中国正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4、,已成 功发射16颗北斗导航卫星。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12年左右, 系统将首先具备覆盖亚太地区的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 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座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 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5颗静 止轨道卫星定点位置为东经5875。、80。、1105。、140。、160,中 地球轨道卫星运行在3个轨道面上,轨道面之间为相隔120均匀分 布。至2012年底北斗亚太区域导航正式开通时,已为正式系统在西 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 16颗卫星,其中14颗组网并提供服务,分 别为5颗静

5、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均在倾角55 的轨道面上),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均在倾角55的轨道面上)。 覆盖范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 70140,北纬5。55。北斗卫星系统已经对东南亚实现全覆盖。四大功能短报文通信: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 以一次传送40-6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可以达到一次传送达120个汉字的信息。在远洋航行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精密授时:北斗系统具有精密授时功能,可向用户提供 20ns-100ns时间同步精度。定位精度:水平精度100米(“),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 似差分状态)。工作频率

6、:249175MHz。系统容纳的最大用户数:540000户/小时。标准:北斗接收机国际通用数据标准的制修订是北斗全球应用和 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与卫星导航接收机密切相关的RTCM 差分系列标准、RINEX接收机交换数据格式、NMEA接收机导航定 位数据接口等通用数据标准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卫星导航接收机都必 须遵守的通用标准。Galileo系统“伽利略”系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是由欧盟研制和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计划于1999年2 月由欧洲委员会公布,欧洲委员会和欧空局共同负责。系统由轨道高 度为23616

7、km的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工作星,3颗备份星。 卫星轨道高度约2. 4万公里,位于3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 2014年8月,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二批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升 空,太空中已有的6颗正式的伽利略系统卫星,可以组成网络,初 步发挥地面精确定位的功能。卫星数量:30颗离地面高度:23,222公里(MEO)三条轨道,56。倾角(每条轨道将有九颗卫星运作,最后一颗作 后备)卫星寿命:12年以上卫星重量:每颗675公斤卫星长宽高:27m x 1.2m x 11m太阳能集光板阔度:187m太阳能集光板功率:1500W基本服务:导航、定位、授时。特殊服务:搜索与救援(SAR功能)。扩展

8、服务:GNS在飞机导航和着陆系统中的应用铁路安全运行调度、海上 运输系统、陆地车队运输调度、精准农业。格洛纳斯格洛纳斯(GLONASS),是俄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缩写。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 统作用类似于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最早开发于苏联时期,后由俄罗斯继续该计划。俄罗斯 1993年开始独自建立本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于2007年 开始运营,当时只开放俄罗斯境内卫星定位及导航服务。到2009年, 其服务范围已经拓展到全球。该系统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确定陆地、海 上及空中目标的坐

9、标及运动速度信息等。“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目前在轨运行的卫星已达30颗,俄航天部 门计划2014年内再发射3颗1。2014年11月11日报道,“俄罗斯航天系统”公司公告说,该公 司准备好在中国部署俄罗斯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GLONASS)差 分校正和监测系统站(SDCM),安装工作将在12月份开始。系统结构格洛纳斯 GLONASS 是俄文 GLObalnaya NAvigatsionnaya Sputnikovaya Sistema的首字母。已经于2011年1月1日在全球 正式运行。根据俄罗斯联邦太空署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2012年10 月10日),目前有24颗卫星正常工作、3颗维修中、3颗备

10、用、1 颗测试中。“格洛纳斯”系统标准配置为24颗卫星,而18颗卫星就能保证该 系统为俄罗斯境内用户提供全部服务。该系统卫星分为“格洛纳斯” 秋“格洛纳斯一M”两种类型,后者使用寿命更长,可达7年。研制中 的“格洛纳斯一K”卫星的在轨工作时间可长达10年至12年。主要功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由苏联(现由俄罗斯)国防 部独立研制和控制的第二代军用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相似, 该系统也开设民用窗口。GLONASS技术,可为全球海陆空以及近地空间的各种军、民用 户全天候、连续地提供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 GLONASS在定位、测速及定时精度上则优于施加选择可用性(SA) 之后的GPS,由于俄罗斯向国际民航和海事组织承诺将向全球用户 提供民用导航服务。系统组成卫星星座GLONASS星座由27颗工作星和3颗备份星组成, 所以 GLONASS星座共由30颗卫星组成。27颗星均匀地分布在3个近 圆形的轨道平面上,这三个轨道平面两两相隔120度,每个轨道面 有8颗卫星,同平面内的卫星之间相隔45度,轨道高度236万公 里,运行周期11小时15分,轨道倾角64.8度。技术参数数量24颗卫星组成;精度10米左右;用途军民两用;学号:1400011605班级:物流1423班姓名:马云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