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反思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3588609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尾巴》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比尾巴》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尾巴》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尾巴》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尾巴?教学反思?比尾巴?教学反思?比尾巴?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十课,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本课采用情景教学,制作形象、动画的CAI课件,意在让学生整节课都能比较主动、积极、轻松地参与学习。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的独立考虑取代统一的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代替整体划一的理解和指导,整个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施行:一、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课文表达的一切,只有在情境

2、中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中我在情境的创设上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1、课题从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项特别的比赛,邀请每个小朋友来做裁判导入,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引入情境,为他们兴趣盎然的考虑、理解奠定根底。2、认记生字和朗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把它们放在情景中一一解决。本课生字采用分散教学,开场随课题认记“比尾巴三个字,当堂板书,老师板书既增强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学生强化了对生字的认识。中间以认识生字才能当小裁判为兴趣点,鼓励学生识记生字,把学生的被动承受变为主动获取,从而使学生互相交流,畅

3、所欲言。本课有不少表示动物名称的生字词,如“猴、松鼠、公(鸡)、鸭(子)。我把这些生字做到动物的图片上,利用图片帮助认识,使学生将生字与生动、形象、有趣的图画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才能。3、本课的指导朗读也是放在情景中进展,创设了给狮子大王汇报比赛结果的情景给学生范读课文,接着通过自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练习,进一步把课文读通顺、流利,并结合课件理解动物尾巴特点。4、画面再现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科的特点,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精巧的画面和恰当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动物尾巴的神奇,当时学生看的时候眼睛睁大了,还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赞叹,看完后让他们谈一谈感觉,学生不仅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还争相

4、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由此看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这些生活经历有限、生活感受粗浅的低年级学生,不仅眼里有语言文字,还有相对应的形象画面,“符号对应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二、以读为本,?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防止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

5、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互相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承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本篇课文整体的朗读基调是轻松、欢快、俏皮的,就好似两个小朋友在一问一答,做猜谜游戏。因此,在安排全文的朗读时,除了让每位学生自由读外,还安排了同桌、师生问答、小组等不同形式的对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教学中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说话的训练、语感的培养,表达“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原那么。注意表达读书

6、的层次性,读熟课文,读懂课文,到达熟读成诵的目的。三、在音乐鼓励中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假如老师不想法设法产生情绪激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变会成沉重的负担。因此语文创新活动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内容到形式都是适应学生的,富有吸引力的。但游戏不能脱离语言文字活动,必须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有助于进步学生的语文程度。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就安排了师生一起唱?比尾巴?歌,跳?比尾巴?舞的活动,这样一来,音乐中将学生的思维、语言、活动结合在一起,进步了练习的密度和效度

7、。四、理论活动中培养创新才能。理论活动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但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理解语言的现象。这就是没有很好的把理论操作于思维结合起来。苏藿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手使脑得到开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开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老师在指导理论时,必须把操作和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必须动脑,与要理解的语言相联络。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安排了猜动物尾巴,根据动物尾巴的特点编儿歌的理论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才能、说话的才能,而且培养了创新才能。五、遗憾之处:1、学生的主动性还是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教学设计上缺乏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环节。2、教学调控不够灵敏有效,教学机智有待进步。今后在这些方面要加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