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江苏省电力公司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试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3585890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江苏省电力公司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江苏省电力公司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江苏省电力公司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江苏省电力公司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江苏省电力公司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江苏省电力公司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江苏省电力公司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试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电力公司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试行)阅读次数:352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试 行)江苏省电力公司2010年12月目 录1 总则. 12 引用标准. 13 术语. 24 管理职责. 34.1 省电力公司职责. 44.2 供电公司职责. 45 运行管理. 45.1 巡视管理. 45.2 定期切换、试验制度. 65.3 红外测温制度. 65.4 缺陷管理制度. 65.5 倒闸操作管理. 75.6 异常及事故处理. 105.7 验收管理. 116 设备管理. 116.1 智能组件. 116.2 站端自动化系统. 126.3 在线监测设备管理. 136.4 辅助设备. 147 技术管理. 15

2、7.1 文件资料管理. 157.2 设备命名及台帐建立规范. 161 总则1.1 为规范智能电网设备生产管理,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智能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1.2 本规范规定了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管理职责、运行维护、倒闸操作、缺陷及异常、资料管理和相关技术文件管理,智能变电站常规设备的管理仍按照江苏省电力公司变电运行管理规范执行。1.3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系统内的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常规变电站中的智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参照执行。2 引用标准2.1 Q/GDW 383-2010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2.2 Q/GDW 393-2010110(66)kV220k

3、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2.3 Q/GDW 410-2010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2.4 Q/GDW 424-2010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2.5 Q/GDW 425-2010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2.6 Q/GDW 426-2010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2.7 Q/GDW 427-2010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2.8 Q/GDW 428-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2.9 Q/GDW 429-2010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2.10 Q/GDW 430-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2.1

4、1 Q/GDW 431-2010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及编制说明2.12 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2.13 国家电网生2006512号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2.14 国家电网生20081256号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管理规范(试行)2.15 苏电生2010962号变电运行管理规范2.16 苏电生20102097号变电站电气设备倒闸操作规范3 术语3.1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

5、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3.2 智能终端一种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如:断路器、刀闸、主变压器等)的测量、控制等功能。3.3 智能组件由若干智能电子装置集合组成,承担宿主设备的测量、控制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时,智能组件还可承担相关计量、保护等功能。可包括测量、控制、状态监测、计量、保护等全部或部分装置。3.4 电子式互感器一种装置,由连接到传输系统和二次转换器的一个或多个电流或电压传感器组成,用于传输正比于被测量的量,以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或控制装置。3.5 合并单元用以对来自二次转

6、换器的电流和/或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理单元。合并单元可以是互感器的一个组成件,也可以是一个分立单元。3.6 设备在线监测通过传感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及时获取设备的各种特征参量并结合一定算法的专家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可对设备的可靠性作出判断,对设备的剩余寿命作出预测,从而及早发现潜在的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3.7 交换机 一种有源的网络元件。交换机连接两个或多个子网,子网本身可由数个网段通过转发器连接而成。3.8 IED能力描述文件(ICD文件)由装置厂商提供给系统集成厂商。该文件描述 IED 提供的基本数据模型及服务,但不包含 IED 实例名称和通信参数。3.9 IED实例配

7、置文件(CID 文件)每个装置有一个,由装置厂商根据 SCD 文件中本 IED相关配置生成。3.10 全站系统配置文件;SCD 文件应全站唯一。该文件描述所有 IED 的实例配置和通信参数、IED 之间的通信配置以及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由系统集成厂商完成。SCD 文件应包含版本修改信息,明确描述修改时间、修改版本号等内容。3.11 系统规格文件(SSD 文件)应全站唯一。该文件描述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以及相关联的逻辑节点,最终包含在 SCD 文件中。4 管理职责4.1 省电力公司职责4.1.1 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制定智能设备及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负责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组织开展

8、智能设备运行分析并提出技术防范措施。4.1.2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制定智能二次设备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组织开展智能二次设备的运行分析并提出技术防范措施。4.1.3 安全监察部负责智能变电站安防管理,负责智能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4.2 供电公司职责4.2.1 生产技术部负责细化落实上级单位关于智能设备及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组织编制智能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组织开展智能设备运行分析并提出技术防范措施。4.2.2 电力调度中心负责细化落实上级单位智能二次设备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负责监视智能设备的运行工况,组织开展智能二次设备运行分析并提出技术

9、防范措施。4.2.3 安全监察部负责智能变电站安防管理,负责智能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4.2.4 变电运行中心负责贯彻执行上级单位颁发的智能设备运行标准和规范,负责编制智能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负责智能变电站的日常操作、巡视和缺陷管理,定期开展智能化设备运行分析。4.2.5 变电检修中心负责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单位、部门颁发的智能设备检修标准和规范,负责编制智能化设备检修策略,负责智能化变电站设备的检修、维护和缺陷处理。5 运行管理5.1 巡视管理5.1.1 变电站巡视管理应按照相关巡视检查制度执行。5.1.2 智能设备的正常巡视由运行单位负责,按照一般设备巡视周期开展相应巡视工作。5.1.3 智能设

10、备的专业巡检由检修维护单位负责,巡检内容按智能变电站检修管理规范要求执行。5.1.4 电子互感器的巡视项目5.1.4.1 设备标识齐全、明确、正确;5.1.4.2 基础牢固完整,无倾斜、裂纹、变形;5.1.4.3 内部无异声、无异味;5.1.4.4 套管、伞裙无裂纹、放电闪络现象;5.1.4.5 均压环固定良好,无倾斜;5.1.4.6 各引线导线松紧程度适中,无松脱、断股或变形;5.1.4.7 前端装置外观正常,指示灯状态正常。5.1.5 智能组件的巡视项目5.1.5.1 检查后台机保护功能压板、出口压板、装置压板投退状态正确,电流、有功、无功显示值正常,与保护装置显示相符,无异常报文;5.1

11、.5.2 检查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保护装置、网络交换机、自动装置等各种指示灯、通讯状态正常;5.1.5.3 检查室外智能终端箱密封良好,无进水受潮,箱内温湿度控制器工作正常;5.1.5.4 检查光纤接头可靠连接,光纤无打折、破损现象。备用芯防尘帽无破裂、脱落,密封良好;5.1.5.5 检查光纤熔接盒稳固,光纤引出、引入口未使光纤外皮受损;5.1.5.6 检查各交直流空气开关位置正确,装置的回路压板投退状态与运行状态和调度要求相一致;5.1.5.7 检查装置无其他异常声响及异常气味。5.1.6 在线监测设备的巡视项目5.1.6.1 检查监测单元的外观应无锈蚀、密封良好、连接紧固;5.1.6.2

12、检查电(光)缆的连接无松动和断裂;5.1.6.3 检查油气管路接口应无渗漏;5.1.6.4 检查就地显示面板应显示正常;5.1.6.5 检查数据通讯情况应正常;5.1.6.6 检查主站计算机运行应正常。5.2 定期切换、试验制度5.2.1 变电站常规定期切换、试验工作应按照相关制度执行。5.2.2 装设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的变电站,可不再抄录避雷器动作次数及泄漏电流,应每月进行历史数据比较和现场实际数值核对。5.2.3 蓄电池具有自动采集装置,可不再测量蓄电池电压,应每季进行历史数据比较和现场实际数值核对。5.3 红外测温制度5.3.1 变电站红外测温工作应按照相关红外测温制度执行。5.3.2

13、智能组件及现场端子箱应纳入红外普测范围。5.4 缺陷管理制度5.4.1 变电站缺陷管理应按照相关缺陷管理制度执行。5.4.2 智能设备缺陷分为危急、严重、一般缺陷。5.4.3 智能设备的危急缺陷5.4.3.1 电子互感器故障;5.4.3.2 合并单元故障;5.4.3.3 GOOSE断链,可能造成保护不正确动作的;5.4.3.4 保护开入异常变位,可能造成保护不正确动作的;5.4.3.5 保护装置故障或异常退出;5.4.3.6 GOOSE交换机故障;5.4.3.7 光功率发生变化导致装置闭锁;5.4.3.8 保护装置接收合并单元数据异常;5.4.3.9 智能终端故障;5.4.3.10 其它直接威胁安全运行的情况。5.4.4 智能设备的严重缺陷5.4.4.1 GOOSE断链,对保护功能没有影响的;5.4.4.2 接线端子锈蚀严重;5.4.4.3 装设智能组件的户外端子箱温控装置故障;5.4.4.4 测控装置接收合并单元数据异常;5.4.4.5 装置液晶显示屏异常;5.4.4.6 其它有可能威胁安全运行的情况。5.5 倒闸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