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名校高三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3580870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名校高三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省名校高三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省名校高三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省名校高三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省名校高三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名校高三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名校高三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Word版含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名校2014届高三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编制:2014年1月5日(启东中学2014届高三12月月考)二、文言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9分)壮节王公传公讳复,字景仁,淄州淄川县人也。公少好读书,博通史传,慷慨有气节。家有唐以来名臣画像,每指颜杲卿像谓人曰:“士当艰难,捐躯殉节,当如颜公矣。”公家故饶财,不乐私蓄,尝率其里之贵豪,遇郊岁(帝王祭天的年份),各输银绢十万以助赏赉,郡国效之。久之,除京东辇运,迁京东转运判官,按部过淄川,父老迎候,公下车慰谢。先是,淄川苦调外苛征,公尝与父老言:“他日或能奏蠲之。”至是以白公。公曰:“官卑不敢言。然重食吾言,

2、以为父老羞,敢以私田之入代输。”高宗皇帝诏公知徐州。粘罕以众数万薄徐,徐城孤势危,公合战,数不利,遂闭城拒守。城陷,公躬擐甲胄,巷战竟日,度不可御,乃返州治,易朝服,南乡再拜曰:“臣受国厚恩,当以死报,今日得死所矣。”谓贼曰:“死守者我也,监郡而次亡与焉,可独杀我,而舍僚吏与百姓。”其帅凛然叹异曰:“使南朝皆如公,我岂得至此!今汴京已陷,二帝北去,公尚为谁守乎?”公骂不绝口,帅复说之曰:“必欲全活生灵,请立降,当为易官封,就知此州。”公骂曰:“汝勿诱我,我誓有死耳!”帅察其无降意,命左右挝其口;流血,公含血噀之。子倚在旁,不胜愤,突见粘罕,顾手无挺刃,得布囊,盛砖掷之,中其旁千户长,毙。粘罕怒

3、,执倚刳其心以祭千户长,欲惧公速降;公不顾,为帅敲死。阖门百口俱遇害。时建炎三年正月二十九日也。帐下赵立求得公尸,拜伏痛哭。敌退,立具奏其事,天子震悼,诏特赠资政殿学士,谥壮节。 (节选自王士祯池北偶谈)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郡国效之 效:效法B先是,淄川苦调外苛征 调:一种赋税C粘罕以众数万薄徐 薄:迫近 D必欲全活生灵,请立降 全:全部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复“慷慨有气节”的一组是()(3分)输银绢十万以助赏赉 父老迎候,公下车慰谢返州治,易朝服,南乡再拜 公含血噀之必欲全活生灵,请立降 躬擐甲胄,巷战竟日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4、,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复年少时就很有气节,阅读了大量史书,对有气节的英雄人物特别崇拜,经常面对家传的颜杲卿画像,希望能效仿颜公,为国捐躯。B王复家资富饶,但他仗义疏财,为官以后曾把自己的家产捐助给郊祭的皇帝作赏赐,并拿出了自己的钱帮助百姓交纳赋税。C徐州之战中,王复坚守城池,但由于城孤势危,寡不敌众而被俘。后来敌帅看他并无投降的意思,于是下令左右的人敲打他的嘴,血流下来,王复含血喷唾敌帅。 D粘罕杀死王复的儿子来祭奠千户长,想以此恐吓王复让他迅速投降。王复没有屈服,最终为国捐躯。皇帝得知详情后赐予他壮节的谥号。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公尝与父老言:“他日或能奏蠲

5、之。” (3分) 公躬擐甲胄,巷战竟日,度不可御,乃返州治(4分) 死守者我也,监郡而次亡与焉。(3分) 二、文言文阅读(38分)8.D(全:保全)9B(排除。反映其爱民;是粘罕劝降语。)10B(“为官以后曾把自己的家产捐助给郊祭的皇帝作赏赐”错。)11.(1)王公曾经对(跟)父老乡亲说:“以后或许会上奏朝廷,请求蠲免它。”(3分)(2)王公亲自穿上铠甲,和粘罕巷战一天,考虑到城池最终难以抵抗,于是返回官署。(4分)(3)死守城池的人是我,监郡以下的官员都没有参与。(3分)【参考译文】王公名复,字景仁,是淄州淄川县人。他年轻时喜欢读书,通晓历史,为人慷慨并且有民族气节。家里有一幅唐代以来的名臣

6、画像,他经常指着颜杲卿的画像对人说:“士人面临危难,应该像颜公那样舍身卫国,并且为保全志节献出生命!” 王公以前家里财产丰饶,不乐于积蓄财物。遇到帝王祭天地的年份,他曾经率领家乡贵族富豪,每人捐献十万匹绢,目的是资助朝廷赏赐,全郡人都效仿他们。很久之后,他被任命为京东辇运,后升迁为京东转运判官,他巡视淄川时,父老乡亲前来迎接,王公亲自下车拜谢。以前,淄川人对赋税之外的横征暴敛感到苦恼,王公曾经对父老说:“以后或许会上奏朝廷,请求蠲免它。”此时,父老把王公以前的说过的这句话告诉了王公,王公说:“我官职卑微,不敢上奏。但是我严重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让父老蒙羞,那么我就以自家田地的收入来代替你们缴纳吧

7、。”高宗皇帝下诏让王公掌管徐州。粘罕率领数万人靠近徐州,徐州是座孤城,形势危急。王公帅人与之交战,多次遇到不利的状况,于是关闭城门据险坚守。徐州城被攻陷后,王公亲自穿上铠甲,和粘罕巷战一天,考虑到城池最终难以抵抗,于是返回官署,换上朝服,向南拜了两拜,说:“我深受国家大恩,应该以死报国,现在我死得其所!”然后对贼军说:“死守城池的人是我,监郡以下的官员都没有参与,你们只杀掉我一人,放过众官员和老百姓吧。”敌帅敬畏称赞说:“如果宋朝人都像你一样,我哪里能够到达这里!现在汴京已被攻陷,徽宗钦宗已经被俘虏,你还为谁镇守城池呢?”王公骂不绝口,敌帅又说服他说:“如果一定要保全全城人的性命,那就立刻投降

8、,并且换上我国的官封,就地接管徐州。”王公骂着说:“你不要诱惑我,我不惜一死。”敌帅看他并无投降的意思,于是下令左右的人敲打他的嘴,血流下来,王公含血喷唾敌帅。王公儿子依靠在旁边,不能忍受愤怒,突然看见了粘罕,他看看自己没有拿兵刃,他就用一个布囊装满砖块投向粘罕,击中了粘罕旁边的千户长,千户长倒地。粘罕愤怒,挖掉王公儿子的心来祭奠千户长,想让公害怕并且立刻投降。王公头也不回,被敌帅敲打致死。全家百余人全部被杀害。帐下赵立得到王公尸体,拜伏在尸体上痛哭。敌军撤退之后,赵立详细上奏这件事,天子沉痛悼念,下诏特封王公为资政殿学士,谥号是壮节。(扬州中学2014届高三12月考试)二、文言文阅读(19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大力将军蒲松龄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窥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益骇。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堆累钟下。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一座尽骇。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啖多,无佣者。”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查遂携归,饵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

10、何处有素?”曰:“是我师也。十年之别,颇复忆念。烦致先生一赐临也。”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即命仆马,投刺于门。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视之,殊昧生平。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少间登堂,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既坐,方拟展问,将军颐少动,一姬捧朝服至,将军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为。众妪捉袖整衿讫,先命数人捺查座上不使动,而后朝拜,如觐君父。查大愕,莫解所以。拜已,以便服侍坐。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既而华筵高列,家乐作于下。见将军日无别作,惟点姬婢养厮卒,及骡马服用器具,督造记籍,戒无亏漏。一日,执籍谓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

11、奉先生。”查愕然不受,将军不听。按籍点照,古玩床几,堂内外罗列几满。查固止之,将军不顾。稽婢仆姓名已,即令男为治装,女为敛器,且嘱敬事先生,百声悚应。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乃返,别查。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查遂携归,饵之:给吃B与将军何处有素:旧交情C逆诸大门之外:背对着D众妪捉袖整衿讫:完毕6下列言行全都能表现吴将军知恩图报的一组是(3分)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十年之别,颇复忆念 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而后朝拜,如觐君父 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 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 ABC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12、3分)A査伊璜在野外的寺庙中发现巨大古钟,好几个人抓耳挠腮皆无法掀动;而当时身为乞儿的吴六一却能轻易掀开。B 査伊璜见吴六一力大不凡,就鼓励他投身军队;又见他贫苦无助,就把他带回家,厚赠之后让他上路。C査伊璜听说吴将军与自己有旧,但已经记不起来到底是谁;既便如此,他仍然带仆人骑马,上门投递名片。D吴六一十多年来一直不忘査伊璜赐金之恩;见面之后不仅礼节备至,而且把自己的家产和奴婢分了一半给他。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堆累钟下。(4分)(2)若个男儿胡行乞?(3分)(3)拜已,以便服侍坐。(3分)5C。迎接。6B。(是査伊璜的行为,描述一个客

13、观事实)7A。“抓耳挠腮”不对,是抠住古钟的双耳往上抬。8(1)过了没多久,有个乞丐进来,带着(乞讨)获得的干粮,把它们堆积在古钟底下。(4分,居无何2分,堆累钟下2分)(2)那个男儿,你为什么要做乞丐呢?(3分,“那个”1分,行乞1分,语气(胡)1分)(3)行礼完毕,(将军)穿着便服在査旁边陪坐。(3分,“拜”1分,“以便服”1分,“侍”1分)参考译文:査伊璜,浙江人,清明时节在野外的寺庙里喝酒,看到大殿前面有一座古钟,比两个石瓮还大;上面留有泥土的痕迹和手印,都是新近才有的。査伊璜感到疑惑,俯身往钟里看,有一个竹筐,不知存储着什么。让好几个人扣住钟的双耳,用力往上掀,一点都不能抬动,就更加

14、吃惊了。于是就坐着喝酒来等(在钟下放东西的)那个人。过了没多久,有个乞丐进来,带着(乞讨)获得的干粮,把它们堆积在古钟底下。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拿着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好些回才放完。把钟合上以后才离开,过了一会又来,手伸进去拿东西吃,满座的人都很吃惊。査伊璜问:“那个男儿,你为什么要做乞丐呢?”回答说:“吃得多,没有人雇佣我做事。”査伊璜因为他健壮,鼓励他去参军,乞丐发愁,觉得没有凭借这样做。査伊璜带着他回家,给他吃,算起来食量是常人的五六倍。为他换了新的衣鞋,又给他五十两银子作为路费。过了十多年,査伊璜的侄子在闽地做官,有个将军叫吴六一,忽然来拜见。说话之间,问道:“伊璜是您的什么人?”回答说:“是叔父。和将军您有旧交吗?”说:“他是我老师。作别十余年,很是想念。麻烦您转告先生,请他光临。”适逢査伊璜来到,于是就告诉他,伊璜全不记得这个人。立刻命令仆人备马,在吴将军门前投递名片。将军快步跑出,在大门外迎接伊璜。伊璜看他,觉得一点也不认识。私下里怀疑将军弄错了,但是将军弯着腰,越发恭敬。过了一会来到大堂,那些卷帘、搬座的人,都是年少姬妾。坐定,正想问清楚,将军动了动脸色,一个姬妾捧着官服到来,将军就起身换衣,査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众位姬妾为将军整理衣袖完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