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3559978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差数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等差数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等差数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等差数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等差数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差数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差数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等差数列选择题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数列的前项和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C数列的最大项为D2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 意思是:“现有一根金锤,长五尺,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一尺,重四斤;在细的一端截下一尺,重二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几斤?”根据已知条件,若金箠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中间三尺的重量为( )A3斤B6斤C9斤D12斤3在巴比伦晚期的泥板文书中,有按级递减分物的等差数列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大意是:10个兄弟分100两银子,长兄最多,依次减少相同数目,现知第8兄弟分得6

2、两,则长兄可分得银子的数目为( )A两B两C两D两4设数列的前项和. 则的值为( )ABCD5在等差数列an中,a3+a74,则必有( )Aa54Ba64Ca52Da626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则( )A350B351C674D6757已知等差数列中,则的前n项和的最大值为( )ABC D 8已知数列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且,则( )ABC3D49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AB8C12D1410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A121B161C141D15111已知数列中,对都有,则等于( )ABCD12周碑算经有一题这样叙述: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

3、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十二个节气日影长减等寸,冬至、立春、春分日影之和为三丈一尺五寸,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八丈五尺五寸,则后五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 )(注:一丈=十尺,一尺=十寸)A一丈七尺五寸B一丈八尺五寸C二丈一尺五寸D二丈二尺五寸13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A15B20C25D3014在等差数列中,则中最大的是( )ABCD15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则的值是( )A48B60C72D2416已知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前5项和,若,则( )A4B6C7D817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A51B57C54D7218等差数列中,若,则( )ABC2D919在等差数列中

4、,S,是数列的前n项和,则S2020=( )A2019B4040C2020D403820若两个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和,且,则( )ABCD二、多选题21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前项和为,若,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BC当时,D当时,22题目文件丢失!23若不等式对于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则实数a的可能取值为( )ABC1D224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列数:1,1,2,3,5,其中从第三项起,每个数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后来人们把这样的一列数组成的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记Sn为数列的前n项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D25(多选题)已知数列中,前n项和为

5、,且,则的值不可能为( )A2B5C3D426等差数列是递增数列,公差为,前项和为,满足,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C当时最小D时的最小值为27已知正项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对于任意的,都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若该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则D数列为递减的等差数列28(多选题)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公差,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必有=0B若,则必有是中最大的项C若,则必有D若,则必有29已知数列满足:,当时,则关于数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数列为递增数列C数列为周期数列D30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公差为,且满足,则对描述正确的有( )A是唯一最小值B是最小值CD是最大值【参考答案

6、】*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等差数列选择题1D【分析】当且时,由代入可推导出数列为等差数列,确定该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由可判断A选项的正误;利用的表达式可判断BC选项的正误;求出,可判断D选项的正误.【详解】当且时,由,由可得,整理得(且).则为以2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A中,当时,A选项正确;B中,为等差数列,显然有,B选项正确;C中,记,故为递减数列,C选项正确;D中,.,D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关键点点睛:利用与的关系求通项,一般利用来求解,在变形过程中要注意是否适用,当利用作差法求解不方便时,应利用将递推关系转化为有关的递推数列来求解.2C【分析】

7、根据题意转化成等差数列问题,再根据等差数列下标的性质求.【详解】由题意可知金锤每尺的重量成等差数列,设细的一端的重量为,粗的一端的重量为,可知,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中间三尺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数列新文化,等差数列的性质,重点考查理解题意,属于基础题型.3C【分析】设10个兄弟由大到小依次分得两银子,数列是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转化为关于和的方程,即可求得长兄可分得银子的数目.【详解】设10个兄弟由大到小依次分得两银子,由题意可得设数列的公差为,其前项和为,则由题意得,即,解得.所以长兄分得两银子.故选:C.【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点是能够读懂题意10个兄

8、弟由大到小依次分得两银子构成公差的等差数列,要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4C【分析】利用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差,然后求解.【详解】由得,所以,所以,故.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较简单,利用求解即可.5C【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直接计算求解【详解】因为a3+a72a54,所以a52.故选:C6A【分析】先利用公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再利用通项公式求出的值.【详解】当时,;当时,.不适合上式,.因此,;故选:A.【点睛】易错点睛:利用前项和求通项,一般利用公式,但需要验证是否满足.7B【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判断时对应的的范围,由此求得的最大值.【详解】依题意,所以,

9、所以的前n项和的最大值为.8A【分析】根据数列是等差数列,且,求出首项和公差的关系,代入式子求解.【详解】因为,所以,即,所以.故选:A9D【分析】利用等差数列下标性质求得,再利用求和公式求解即可【详解】,则故选:D10B【分析】由条件可得,然后,算出即可.【详解】因为,所以,所以,所以,即所以故选:B11D【分析】利用等差中项法可知,数列为等差数列,根据,可求得数列的公差,可求得的值,进而可求得的值.【详解】对都有,由等差中项法可知,数列为等差数列,由于,则数列的公差为,所以,因此,.故选:D.12D【分析】由题知各节气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设为,是其前项和,已知条件为,由等差数列性质即得,

10、由此可解得,再由等差数列性质求得后5项和【详解】由题知各节气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设为,是其前项和,则(尺),所以(尺),由题知(尺),所以(尺),所以公差,则(尺)故选:D13B【分析】设出数列的公差,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已知条件,得到,然后代入求和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由已知可得,所以故选:B14B【分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已知得,可得关系.再运用求和公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选项.【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得,整理得,.又,所以,因此,所以最大.故选:B.15A【分析】根据条件列方程组,求首项和公差,再根据,代入求值.【详解】由条件可知,解得:,.故选:

11、A16A【分析】由求出,从而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而可求出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得,解得,所以,因为,所以,解得,故选:A17B【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出,再由求和公式得出答案.【详解】,即故选:B18A【分析】由和求出公差,再根据可求得结果.【详解】设公差为,则,所以.故选:A19B【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则可得答案.【详解】等差数列中, 故选:B20C【分析】可设,进而求得与的关系式,即可求得结果【详解】因为,是等差数列,且,所以可设,又当时,有,故选:二、多选题21ABC【分析】因为是等差数列,由可得,利用通项转化为和即可判断选项A;利用前项和公式以及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判断选

12、项B;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判断选项C;由可得且,即可判断选项D,进而得出正确选项.【详解】因为是等差数列,前项和为,由得:,即,即,对于选项A:由得,可得,故选项A正确;对于选项B:,故选项B正确;对于选项C:,若,则,故选项C正确;对于选项D:当时,则,因为,所以,所以,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ABC【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点是由得出,熟记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和通项公式,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22无23ABC【分析】根据不等式对于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即当n为奇数时有恒成立,当n为偶数时有恒成立,分别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不等式对于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当n为奇数时有:恒成立,

13、由递减,且,所以,即,当n为偶数时有:恒成立,由第增,且,所以,综上可得:,故选:ABC.【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有一定的计算量,属于中当题.24ABD【分析】根据,计算可知正确;根据,累加可知不正确;根据,累加可知正确.【详解】依题意可知,故正确;,所以,故正确;由,可得,故不正确;,所以,所以,故正确.故选:ABD.【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公式,考查了累加法,属于中档题.25BD【分析】利用递推关系可得,再利用数列的单调性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时,化为:,由于数列单调递减,可得:时,取得最大值2的最大值为3故选:BD【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递推关系、数列的单调性,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6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