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十二册导学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355794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第十二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数学第十二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数学第十二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数学第十二册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数学第十二册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第十二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第十二册导学案(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负数环城丁庄小学 杨红 武洪娥单元备课教材简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例1通过冬天教室里零上16和教室外的气温零下16对比,来引入负数。例2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取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例3安排了一个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

2、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例4进一步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借助数轴来比较数的大小。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教具学具准备:课本主题图、电脑课件教学重难点: 1、理解负数的含义。 2、负数的大小比较及掌握比较方法。教学方法:1、借助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理解。2、情景引入法,自主探究法。时

3、间安排: 3课时。第一单元 负数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教材第2页例1和例2.,负数的认识。教学目标:一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二 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三 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四 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负数表示的事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1、游戏: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正反话。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相反意思的话。

4、抬头两次(低头两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电梯下降了3层(电梯上升了3层)下面我们来些难度更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气温零上20(气温零下20)小红存入500元(小红取出500元)2、引入:在生活中,有许多意思相反的情况,我们能不能用数来表示这种相反意义的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负数。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自主学习,观察发现。出示例1主题图(1) 观察发现:现在是什么季节?室外温度是多少?室内温度是多少?表示什么?(2) 小组交流:16和16意义相同吗?16表示,读作,16表示,读作。(3) 全班汇报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达成目标。师:16是正数,16是负

5、数。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数。出示例2主题图:1、 观察分析存折中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各表示什么?2、 以500和500为例,探究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500表示的是存入银行500元,而500表示的是从银行取出500元。存入500元和取出500元是两种相反的意义的量。)3、 阅读第3页的内容,交流生活中的两种相反意义的量。4、 师:生活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量,就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该怎么书写它们呢?展示交流正、负数的写法。出示生活中的情境:中百商场22日盈利10000元,写作:( )某一天,商场又亏损150元,写作:( )张某在做股票买卖,有一天赚了2000元,写作:( )可是,

6、到最后还是赔了5000元,写作:( )实验中学学生达标情况:与标准体重比较,张强超过标准10千克,写作:( )王晓未达到标准体重,还差5千克,写作:( )5、 讨论:0是正数还是负数? 6、 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1、 判断。正数都是自然数。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不存在。 ( ) 带正号的为正数,带负号的为负数。 ( ) 0是最小的整数。 ( )-a是负数。 ( )2、 完成教材第4页第2题。3、 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负数。+7, 9, , 4.5, 998, 25 , 0.4、 (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10分怎么表示?一

7、、 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表示沿顺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怎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6圈怎么表示?5、 读、写下列各数。15读作: 读作: 读作: 2.5读作: 0.4读作: 103读作: 41读作: 负零点五写作: 正三写作: 负三分之二写作: 负二十写作: 正五点六写作: 负三点二写作: 四、总结评讲,升华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负数有什么认识?应注意什么问题?(正数前的“+”可以省略,但是负数前的“-”不可以省略。)有位同学说:“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对吗?为什么?”负数第二课时学习内容:教材第5页例3,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学目标:1、理解数轴的意义。2、

8、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3、利用数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形象理解认识向抽象的数学模型转化。教学重点:理解数轴的意义。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教学难点:利用数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情境模拟表演。请四名学生走上讲台。师:放学了,同学们都收拾好自己的书包从学校出发,走在回家的路上。小明向西走,小英向东走,小梅向西走,小亮向东走。怎么能够把这个情境表现出来呢?要注意什么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在讲台上确定一个点代表学校,小明和小梅向一个方向走,小英和小亮向另一个方向走就可以了。学生表演。你们表演的真好。但是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要解

9、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数轴。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各题】自学阅读教材第5页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出示数轴, 1、认真观察数轴,直线上有什么?(数,箭头。)2、直线上有哪些数?(正数、负数、0)他们是怎么排列的?3、指出下列各数的位置。大树是起点,应该在数轴的哪个位置?如果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小明向西走了2米,小英向东走了3米,小梅向西走了4米,小亮向东走了4米。他们分别在数轴的什么位置?【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合作探究:通过你们的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大树是0点,向西走都是负数,在0点的左边。向东走都是正数,在0点的右边。)大家真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10、。2、认真观察数轴想一想: 在直线上表示数要先确定好( ),用数字( )表示,在数轴上叫( )。3、你发现什么规律?(用箭头表示正方向;用相等的线段表示单位长度。从 0点起往右依次都是( )数, 从 0 点起往左依次( )。像这样的直线叫数轴。)4、师生合作画数轴。你们说方法,老师来画,我们合作来画数轴,好不好?学生说,老师画。(先画一条直线,平均分成若干份,并画上点。在中间的位置画上点0,在直线的最右端画上箭头。箭头指向正方向。向东为正,箭头就指向东端。)学生说的不足之处,教师补充。5、讨论,交流:在数轴上表示出1.5.如果你想从起点到1.5处,应如何运动?6、请学生画数轴,并在图上表示出来

11、。7、展示交流。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2, -, 5, -3.5 , - , 32、在数轴上表示出-2和2,如果从-2到2处,应如何运动?如果从2到-2处,该如何运动?3、用数轴表示数。下图中如果每格表示10米,小红开始的位置在0处。如果小红现在位置是+20米,说明她向( )行了( )米。如果小红现在位置是-30米,说明她向( )行了( )米。如果小红先向东行了20米,再向西行了30米,这时小红的位置表示为( )米。如果小红先向西行了50米,再向东行了30米,这时小红的位置表示为( )米。4、说出点A、B、C、D、E表示的数。5、与北京时间相比,东京时间早1小时

12、,记为+1时,巴黎时间晚7小时,记为-7小时。以北京时间为标准,表示出其他时区的时间。悉尼时间:( ) 伦敦时间:( )6、 一个点从数轴上某点出发,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这个点表示的数是1,则起点表示的数是多少?请你用图表示出来。7、6人一组,以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为标准,记录每人的身高。平均身高记为0米,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四、总结评讲,升华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直线上有哪些数?他们是怎么排列的?在直线上表示数要先确定好( ),用数字( )表示,在数轴上叫( )。用箭头表示正方向;用相等的线段表示单位长度。从

13、 0点 起往右依次都是( )数, 从 0 点起往左依次( )。第三课时学习内容: 教材第六面例4 比较负数的大小教学目标:1、借助数轴,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2、理解数轴上的数的大小排列顺序。3、体会负数之间的大小与他们的绝对值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能正确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数轴上的数的大小排列顺序。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1、师播报天气预报。枣阳今天的气温是5。襄阳今天的气温是6。哪儿的气温高一些?学生回答。2、北京今天的气温是-3,哈尔滨是-5.你们知道哪儿的气温高一些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自主学习,在数轴上确定各

14、数】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观察每天的气温知道:周一的最低气温是( ),周二的最低气温是( ),周三的最低气温是( ),周四的最低气温是( ),周五的最低气温是( ),周六的最低气温是( ),周日的最低气温是( )。2、在数轴上表示出每天的最低气温。出示数轴,指个别学生上讲台描点。【合作探究,比较数的大小】1、 你们知道哪天的气温最低吗?哪天的气温最高?2、 小组讨论:比较这些数的大小。3、 全班汇报交流。-8-6-4-3-2024、 讨论:你们是怎么比较这些数的大小的?5、 展示交流,得出结论:数轴上从左往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给予回答好的学生表扬和鼓励。)【聚焦主题,总结规律】2、 引导学生观察数轴并思考:0的左边是什么数?负数和0谁大?0的右边是什么数?正数和0谁大?3、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发现:0的左边是负数,0负数。0的右边是正数,正数0.4、 正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