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会湖滨复合型绿色休闲农业功能区规划(修订稿)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3536353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会湖滨复合型绿色休闲农业功能区规划(修订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会湖滨复合型绿色休闲农业功能区规划(修订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会湖滨复合型绿色休闲农业功能区规划(修订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会湖滨复合型绿色休闲农业功能区规划(修订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会湖滨复合型绿色休闲农业功能区规划(修订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会湖滨复合型绿色休闲农业功能区规划(修订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会湖滨复合型绿色休闲农业功能区规划(修订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宁县南会湖滨复合型绿色休闲农业功能区规划探究邱源松(福建省泰宁县农业局 泰宁 354400)摘要:紧邻福建省泰宁县金湖景区的南会湖滨区具有开发绿色休闲农业的优势旅游资源和农(渔)业资源,本文阐述了南会湖滨区绿色休闲农业规划原则、产业定位,立足南会湖滨区优势的旅游和农(渔)业资源,将湖滨区绿色休闲农业区划复合型生态农业休闲区,亲水、休闲渔业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并对各功能区进行了功能规划。关健词:绿色休闲 功能区规划 南会湖滨区 Positioning Research of the green leisure complex agricultural domain in Nanhui la

2、ke,Taining County Qiu Yuan-song(Agriculture Bureau of Taining, Taining 354400, China)Abstract: The Nanhui lake have the advantages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al (Fishery) resources in order to development a green leisure agriculture in Lake Scenic Spot,Taining County.Described the planning p

3、rinciples and industry position of green leisure agriculture on the Nanhui lake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tourism and agricultural (Fishery) resources,the green leisure agriculture division into the complex and leisur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reas,water and leisure fishery areas,integ

4、rated service areas ect,and planning the function of each functional areas.Key words:Green Leisure;Function Planning;Nanhui lake“单一观光旅游目的地的增长是一种自然性的增长,很难形成一种跨越式增长的局面,也很难使效益型增长、质量型增长得到一种提升。只有将旅游业和第一、二产业结合起来,拓延旅游业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才有助于旅游向深度发展”。 世界地质公园大金湖水体较深,自然景观独特,天然具有开展观光旅游项目的优势,但游客参与性不强,制约着大金湖旅游经济的发展。利

5、用金湖南会湖滨区宽阔水面设立水上运动场、水上游乐区等开发亲水空间,开展游泳、水上娱乐等;利用丰富的农渔资源,开发休闲农业、渔业等游客参与性、体验型旅游产品,有利完善大金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大金湖旅游产品核心竟争力。一 南会湖滨区农业与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南会湖滨区位居福建省泰宁县世界地质公园金湖湖畔,包括杉城镇南会村,原杉城镇果场及白土疗养院,距泰宁县城仅5km,距金湖景区3km,距金湖下坊旅游码头仅1km,是金湖景区的必经之路;南会村白鹭洲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气候,常年吸引成群的白鹭有此“安家”、翱翔,形成了湖滨一道靓丽的风景;独特的地理,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南会湖滨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6、南会湖滨区为丘陵低山地貌;湖滨区所在地南会村全村376户,劳动力1028人,山林面积738.7hm2,耕地为山垄田98.7 hm2,建有绿化苗木基地 4.7 hm2,珍禽(野兔、野鸡)养殖基地 2 hm2;湖滨区有金湖湖面82 hm2,其中浅滩50.7 km2,滩涂24 hm2;山地果园柑桔 33.3 hm2,杨梅 3.3 hm2,锥栗6.7 hm2,原杉城镇果场有果园400 hm2,种植有柑桔、梨、桃等果树;淡水养殖水域有大面积的南会库湾和连片的熊家栋鱼苗场鱼塘 26.7 hm2;地方特色农产品有天然茶籽油、竹荪、金湖乌凤鸡、鳙鱼、银鱼、鳊鲂、鳜鱼、白鱼等;传统节日及民俗文化活动有元宵灯会、

7、龙灯、桥灯;具有发展绿色休农业和农家乐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农业和旅游资源。南会村初具规模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的白鹭洲“白鹭人家”先后兴建了“鹭友香”、“白鹭居”、“鹭缘”等农家饭店15家,推出“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藏丹霞”等“白鹭”系列农家特色菜,使游客享受农家风味,汲取“鹭”的韵味;李家坊 “森林人家” 已建有“森林人家”农家饭店10家,并规划建设1000 m2的旅游商品交易中心;利用南会库湾建设南星“碧湖山庄”打造“水乡渔村”,建设集“吃、住、娱、游”为一体的休闲农家乐山庄,初步形成旅游产业的稚形。二 绿色休闲农业功能规划原则1 开发与保护并举,可持续发展原则绿色休闲农业发展的源泉是

8、资源基础,优化农业及自然资源配置,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相协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性原则 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休闲农业应根据区域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开发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农业景观、“乡土性”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形成鲜明主题,树立独特形象。3 综合效益原则(三效统一原则 )突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既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环境效益,也不过分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标准而延缓经济的发展,保证农民从绿色休闲农业经营中受益;即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提高农民经营农业和旅

9、游服务收入的同时,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社会与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以保持清新、宁静、和诣的生态、社会环境。4 项目多样性与参与性原则项目多样性原则即在突出旅游主题特色的同时,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出一系列静态的和动态的项目,使旅游者能在同一休闲农业区观赏更多的休闲农业景观,体验和参与更多休闲农业项目,给旅游者以更多更美的享受。参与性原则:亲身参与体验,自娱自乐,已成为当代旅游新时尚,休闲农业项目要特别重视其参与性,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区域资源特点,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和布局具有时尚性的多层次系列休闲农业项目,同时要重视当地农民的参与。5 整体规划,协调开发原则休闲农业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性系

10、统工程,首先,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应纳入到区域旅游发展布局的系统工程中,服从区域或大系统发展战略;立足于区域资源和产品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休闲农业园及其观光、休闲、度假产品;其次,休闲农业是包括观赏、休闲体验等功能区,兼有观光、休闲度假、教育娱乐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休闲农业开发既要顾及各功能区的整体协调,又要考虑其产品营销全过程的协调,其规划布局得全面协调、整体发展;第三,休闲农业规划布局应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只有建立在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土地开发整体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基础上的休闲农业规划,才能和谐而富有生命力。6市场导向原则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有效占领和扩

11、大市场领域,是休闲农业规划布局的关键。7地域性与区域优势比较原则地域性原则即突出区内相似性与区际差异性,区内相似性有利于农业专业化生产,区际的差异性则是构成区与区之间的合理分工和协作的基础,只有合理的区际分工,才能建立优势互补的农业功能空间结构。区域优势比较原则是“比较论证,择优布局”,根据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定位,结合区域资源、区位、技术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优势,以资源为基础,突出优势产业,开发农业主导产业。8 科学性原则绿色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形式,而现代农业是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主导因素的知识经济农业,规划设计中应增强休闲农业的教育功能和高科技农业示范功能。三 南会湖滨绿色休

12、闲农业定位南会湖滨区紧邻金湖旅游景区,位于金湖上游湖畔,金湖景区年约80万人次的观光旅客,开发绿色休闲农业,以农业休闲、度假形式,吸引一部分游客,或者直接将绿色休闲农业纳入金湖旅游景区,编入旅游线路中,作为一个景点或休闲、度假区向游人开放;从事绿色休闲农业的获利来源不只是农产品贩卖,还包括吸引游客入园观花尝果的门票收入、供游客体验农耕生活、休闲娱乐等旅游服务以及为游客提供各种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收入,因而南会湖滨绿色休闲农业是由传统农业或农村为基础的餐旅及旅游服务业,是大金湖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的延伸和补充,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适于产业化发展。四 南会湖

13、滨观光休闲农业功能区规划探究(一)复合型生态农业休闲区1功能定位建立果园有机生态系统,巩固绿色、有机果品供给;延伸山区农、渔循环农业产业链,强化山区生态系统功能保育和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农业休闲旅游及拓展生态农业示范、服务功能,培育优势、特色品牌,努力建成规模化有机果品生产基地、生态农业旅游及休闲度假基地和区域生态旅游经济示范区。 2 规划范围及其现状特征范围:原杉城镇万亩果场,南会村村民开垦的果园及其周围山垄耕地。现状:当地村民及原杉城镇开垦的果园,依山伴湖,山坡坡度较缓,视野开阔,植被良好,生物物种繁多,具有较好的绿色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条件。3 发展重点 发展重点:以绿色有机农业、生态(循环)

14、农业和休闲旅游农业为主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区,建设山区“山顶绿树葱茏,山腰果树环抱,山下四季花香”的生态环境优良的休闲山庄。该区具有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以旅游为重点绿色休闲农业的山区农业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1)应用生物循环及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建立农、林、牧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以锥栗、杨梅、柑桔、黄花梨、南方树莓等为重点,建成四季绿色、有机果品生产基地,果园种草养畜养禽(牛羊、金湖乌凤鸡),畜禽粪便循环利用,形成节能、降耗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一年四季不同果树开花时期、果品成熟季节吸引游客入园观花尝果,果品不仅可以挂在树上卖,不仅卖成熟的果品,而且还卖

15、“花”(游园观赏),让游客体验农耕生活,实现绿色有机农业休闲旅游功能;(2)以直接为大金湖旅游游客及城市居民消费服务为目标,围绕水果、蔬菜、食用菌、淡水鱼、金湖乌凤鸡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建设为集约型、生态型、休闲体验型农业示范区,建设绿色蔬菜、食用菌、果品及金湖乌凤鸡等优势畜禽产品种植、养殖基地,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效益,具高竟争力和地方特色的精品农产品;(3 )利用区域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结合各具风貌特色和乡村民俗文化,发展绿色休闲农业,弘物农耕文化,开发农业文化产品,提升农业品位。4 规划目标与构思 (1)采摘体验型果园:整体规划,对现状果园周边环境进行适当的景观化处理;根据山坡地

16、形、土壤土质、果树生长特性及果品成熟期,安排布局各品种果树种植,建设四季果园;形成具有丰富层次感的旅游休闲果园,并在果园内配植景观花木,使果园在非花、果期也成为一道景观风景线,优化果园整体景观; (2)整体规划,除考量果园生产管理的道路、排灌沟渠外,还应考量旅游路线、游客憩休活动及其安全等事项;果园内建设、添置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场所,设置一定的茶水设施,让品果、茗茶和谐进行,营造轻松、幽雅的林间休闲氛围; (3)果林、山垄、谷地配套建立生态养殖(珍禽、鱼)区,珍稀蔬菜、地方特菜、野菜等生态种植区; (4)整顿、完善农家乐餐饮、住宿环境卫生条件,立足地方农业资源(珍禽、鱼、特菜、野菜等),创造地方特色餐饮文化(地方特色小吃、农家菜谱); (5)加强和建立农产品加工、包装产业,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