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6一分钟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351954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6一分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6一分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6一分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6一分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6一分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6一分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6一分钟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一分钟文本分析本课讲述了小学生元元“贪睡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事。全文共6个自然段,依次讲述了因为元元贪睡一分钟,于是在十字路口遇上了红灯;因为遇上了红灯,延误了时间,于是就赶不上公共汽车,最后只好走着去学校,结果上学迟到了二十分钟的过程。课文渗透了让学生学习管理时间的意识。本课的第2、3自然段结构相同,都是先陈述事情经过,然后以元元叹了口气说的话“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结尾。这与第1自然段文末句子“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形成对比,有助于学生习得语言,体悟主人公沮丧、后悔的心情。课文中的两幅插图,也形象地再现了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在本文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

2、验,理解“眼看、非常、后悔”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借助“要是就”句式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体现本单元“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的学习重点。教学目标1.认识“钟、丁”等13个生字;会写“钟、丁”等7个字。2.区分形近字“已、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4.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教学重点区分“已、己”两个形近字;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钟、元”等13个生字,会写“

3、钟、元”等7个字;区分形近字“已、己”。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掌握书写要领,正确书写生字。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激趣导入。(1)(课件播放时钟一分钟的嘀嗒声)引导学生数数,知道60秒就是1分钟。(2)同桌合作,一人指秒表计时,一人自读本课,60秒整时停止计时,数数一分钟能读多少个字。(3)学生自由交流: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2.教师谈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分钟)学习生字“钟”。(1)指导读准字音:“钟(zhn)”既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2)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字形:“钟”,“中”是声旁,表音,金字旁(钅)是形旁,表意。“钟”多是金属制成的

4、,所以是金字旁,如闹钟、钟表等。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自学。(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3)圈出生字词,读一读,记一记,然后分小组交流。2.检查学生学习情况,重点指导读音、字形。(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语。一分钟(zhn) 丁(dn)零零 元(yun) 元(yun) 迟(ch)到 洗(x)脸 背(bi)着 刚(n)想 公共(n) 汽(q)车 决(ju) 定(dn) 已(y) 经(jn)教师正音:“丁、刚、共、定、经”都是后鼻音;“迟”是翘舌音。(2)交流识记方法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熟字

5、加偏旁:尺+辶=迟 先+氵=洗 北+月=背 气+氵=汽换一换:决快块 钟种 经轻 刚钢减一减:打-扌=丁 玩- =元比一比:已己。利用歌诀辨别:己己己,自己不出头;已已已,已经半出头。创设语境。我洗完脸,刚背好书包,闹钟就丁零零响了起来。爸爸已经决定今后上班坐公共汽车。(3)生字组词,巩固识记。刚:刚才、刚刚、刚好 共:共同、一共、总共定:决定、一定、定点 元:元旦、元月、单元迟:迟到、迟早、迟疑 洗:洗手、洗衣、洗澡钟:时钟、钟表、闹钟 汽:汽车、汽水、汽油决:决心、决定、坚决 已:已经、已知、已往经:经过、经常、经手 丁:人丁、壮丁、鸡丁(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再试着

6、用词说句子。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2.(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指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左窄右宽,左短右长。金字旁的三横长短不一,但是距离匀称;“中”的最后一笔竖为悬针竖,长且直。上下结构。第二笔竖较短,第三笔竖起笔稍高,两笔稍稍往中靠。第四笔横是主笔,左右伸展,位置居横中线下,略微向上方倾斜。八字底长短和谐,位置稳当。独体字。第一笔折后往左倾斜,竖弯钩起笔稍稍高于第二笔横,竖段略短,弯段舒展。左窄右宽。第四笔横撇起笔位置略低于第一笔撇折,最后一笔长横穿插在左边提的下方起笔,较舒

7、展。独体字。“坐”字先写两个小“人”,均捺改点,分列于竖中线两边。第六笔竖的起笔高于两个撇,最后一笔较舒展。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描红并临摹。4.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学生再练写并评选出优秀作品,全班巡展。5.利用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读读写写。一分钟 时钟 人丁 丁香 元旦 公元 一共 共同 已经 经过 坐下 坐正 坐飞机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看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文中含有“一分钟”的句子,看看“一分钟”在文中出现了几次。3.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文中各个句子中“一分钟”的读法是否完全相同,小组间

8、合作交流。(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汇报。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过了一分钟,元元起来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2)指四名学生接力读以上四句话,其余学生认真听,听后师生共同评议。朗读指导:课文中“一分钟”出现了5次,它们的读法是不相同的。如,“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可以引导学生先表演一下元元的动作“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体会当时元元慵懒的样子,然后再朗读。这里面两个“一分钟”的重音、语速是不同的,教师可示范朗读。朗读元元两次叹气时说的话“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要重点指

9、导读出沮丧、后悔的语气: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叹气”往往是因为心情不好,说话的时候声音是轻轻的;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元元两次叹气时会想些什么。学生通过揣摩元元的心理,体会他当时着急、后悔的心情,并通过朗读展示。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一说:元元明明多睡了一分钟,结果怎么迟到了二十分钟呢?(课件出示填空)因为元元贪睡一分钟,于是在十字路口遇上了_;因为遇上了_,延误了时间,于是就赶不上_,最后只好走着_,结果上学迟到了二十分钟。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1.回家做一做,看看一分钟能做什么。一分钟我能读课文计算跳绳拍球走路仰卧起坐洗碗折飞机()字()题()下()个()步()个()个

10、()架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案反馈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3.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再由生字组词,听写词语。2.说说你一分钟能做哪些事。生:我一分钟读了( )个字,算了( )道题,跳了( )下绳,拍了( )下球,走了( )步路3.教师谈话,导入新课。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抓住起因

11、、结果,引发学生质疑。(1)学习第1自然段。教师引说:丁零零,闹钟响了。元元该起床去上学了。可是,元元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呢?(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内容。A.(课件出示第一句话)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是时候起床上学了。)B.“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谁来表演一下元元的动作?(指名做动作)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元元赖床,不想起床上学。)C.找出这一自然段中的心理描写句。(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这说明了什么?(元元不会正确、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时间。)过渡:元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可是,事情果真像元元想的那样吗?(2)学习第5、6

12、自然段。指名读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插图,重点观察元元的表情,想象一下元元是怎样走进教室的。(课件出示)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A.学生自由读句子,想象一下,元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难过、不好意思、后悔等。)B.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元元此时的心情。过渡:你看,这一分钟给元元带来的是迟到二十分钟的尴尬。元元会为自己贪睡一分钟而上课迟到的事情感到后悔吗?齐读第6自然段:元元非常后悔。A.理解“非常”的意思。(十分、特别。)B.理解“后悔”的意思。可以借助插图中元元的表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后悔”说一句话。生:我真后悔今天上课时开了小差。过渡

1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走进教室才后悔的呢?他只不过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却迟到二十分钟呢?2.学习第24自然段,探究元元迟到的原因。(1)小组合作学习,帮元元找到迟到二十分钟的原因,并画出相关句子。(2)全班汇报。(课件出示)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师:唉!就差那么一点儿,这时元元是怎么说的?生: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师:他为什么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生:要是早一分钟,他就能赶上绿灯,顺利通过十字路口。师:谁来做一做叹气这个动作?元元此时的心情怎样?(难过、后悔。)指导朗读:抓关键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

14、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刚想”是表示瞬间动作的词,表示前后两件事连接得很快,带着难过、着急、沮丧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注意元元此时是在自言自语,而且心情不好,说话的时候声音是轻轻的。(课件出示)他等了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到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师:从“一会儿”“才”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元元觉得等红灯的时间很长。师:“一会儿”的时间并不长,元元为什么觉得时间很长?生:因为元元担心迟到,心里很着急。师:句子中还有哪个词体现了元元着急的心情?生:跑。师:联系上下文,说说“眼看”是什么意思。生:马上、很快。师:唉

15、!又差一点儿。这时他又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说?生: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要是早一分钟,他就能赶上公共汽车了。师:是啊,多睡一分钟,带给他的是不停的叹息。让我们带着后悔、懊恼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吧。思考:元元两次感叹“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这样重复有什么作用?作用:这两句重复的感叹分别在第2、3自然段的结尾,与第1自然段结尾的“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形成对比,更能表达出元元沮丧、后悔的心情。(课件出示)他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A.“等啊等”说明了什么?(说明动作持续的时间长,说明元元心里十分着急。)你还能说这样的词语吗?(走啊走,写啊写,想啊想。)B.元元连等红绿灯都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