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故案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3509667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事故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典型事故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典型事故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典型事故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典型事故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典型事故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事故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为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防止安全事故重复发生,促进安全稳定生产,公司汇编了这集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所搜集的事故案例都是近几年来发生在我公司、检维修中心和仪化公司的典型事故,认真分析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事故的发生有以下特点:一是安全责任制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重复事故多发。二是直接作业环节管理不到位,现场管理粗放,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造成的事故占很大比例。三是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与防范能力不强。四是“三基”工作不扎实,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存在“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的现象。五是作业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不到位,安全

2、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六是现场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本质安全存在缺陷。事故发生的偶然性后面其实存在着必然性。公司编制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是为大家提供一些借鉴,能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学习,汲取教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事故案例对照,查找到本单位、本岗位以及在我们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努力消除这些隐患,从而为公司的安全稳定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公司、检维修中心部分一、物体打击2005年11月15日8:35,检维修中心二工区钳工顾某在短纤生产中心15K蒸汽加热箱前进行检修作业,被头顶上方垂直下落的一根铝质空调风管(约2米长,直径30公分,重约公斤)砸伤,造成左下睑皮肤40MM

3、裂伤,门牙断裂,右拇指软组织挫裂。事故原因:1、短纤中心15K空调风管由于已运行20多年,风管咬口松动,风管突然坠落,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价不深入。二、机械伤害2006年2月15日16时,检维修中心一工区二装置保全二班检修人员申某某、任某某、经某某、闻某四人完成聚酯二装置包装楼XV2014六通阀检修后,检修班长申某某电话通知控制室,要求工艺操作人员将阀盘旋转一圈后停止不动,以观察检修效果。工艺操作人员王某某接电话后即启动阀门试车,先试了四号阀位,再试三号阀位,申某某在现场观察见阀盘已旋转一圈,认为已试车结束(实际上此时仅试完四号阀位)

4、,即电话通知控制室工艺操作人员停止动作,闻某同时进入阀箱检查操作。但工艺操作人员在接电话前已发出试三号阀位的指令,阀盘无法停止,导致闻某在阀箱内头部被阀体旋转管件挤压造成上下颌骨折、面部软组织挫裂伤。事故原因:1、检修后试XV2014六通阀过程中,在未确认阀是否真正停止的情况下,检修人员就进入阀箱检查操作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聚酯生产中心操作人员在阀门试车过程中组织不到位;在试阀过程中,检修人员与工艺操作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确认不够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2006年12月11日8:30分,检维修中心二工区万某在短纤生产中心后一装置7KDF2牵伸机油泵处巡检时,发现7KDF2油泵漏油,为了观察

5、清楚漏油部位,在清理漏油部位积油及杂物(一堆废丝)时,僵硬的废丝卷入高速旋转的传动轴中击中万某右手背。致使其右腕背割伤、右桡神经背支断裂。检修前没有按照要求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并落实防范措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007年7月1日化纤分公司张某在调整21K切断装置张力压辐间隙时,张力压辐的气缸连接螺栓突然断裂,张力压辊压到其右手,造成右手拇指开放性骨折,皮肤软组织撕裂伤。张力压辊气缸连接螺栓断裂,张某在检查张力压辊时将手放置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张力压辊下方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007年3月16日检维修公司二工区孔某在1K二牵伸用19MM内六角扳手转动DF23#昆时,内六角扳手未将螺

6、丝套牢,导致19MM内六角扳手从螺丝上滑出,抓着内六角扳手的右手撞在了加热箱上,造成右手大拇指不全骨折。内六角扳手未将螺丝套牢,操作不小心导致扳手从螺丝上滑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007年7月2日热动分公司陈某等人准备去S1库检修行车时,开启电动三轮车与铁制立柱相撞陈某左腿被夹在三轮车与立柱之间,致使左腿右侧胫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陈某非公司电动三轮车准驾人员,违章驾驶车辆,且没有正确骑坐电动三轮车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007年10月25日聚酯分公司申某等人用液压车将解体的热媒泵(213P34)拖放至六单元吊装口,将泵从液压车上移至地面时,热媒泵滑落,右手食指被热媒泵与液压车挤压,造成右手食

7、指10mm的掌心处皮肤缺损,食指挫裂。热媒泵装卸、搬运过程中,没有按要求使用葫芦、撬棍等工器具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三、灼烫2007年3月28日检维修公司六工区黄某在PTA2#B1架二层管架执行敷设6口寸钢管,用撬杠撬动调整管道时,碰击到管道南侧上方一个工艺管线上的排放球阀,导致排放球阀打开,酸液从排放球阀斜向喷出,喷溅到黄某脸部,致使右眼灼伤。未能对作业现场的危害进行充分的识别,撬杠碰击管线上的排放球阀,导致排放球阀打开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四、高处坠落2007年3月6日检维修公司六工区韩某去PXSL34仪表巡检途经PTA1羟压机二楼时,脚踏在一块未固定牢隔栅板上,人与隔栅板从二层坠落地面,

8、致使其部分软组织拉伤。隔栅板未固定牢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五、摔伤事故2005年11月9日16:50,检维修中心一工区职工赵某某到短纤生产中心1K往复作业时,在下横动机地坑时摔倒,造成左肾挫伤。事故原因:1、赵某某安全意识薄弱,思想麻痹、自我保护意识差,到工作现场未按规定穿劳保鞋,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赵某某眼睛近视,到工作现场时未戴眼镜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2007年12月2日聚酯分公司李某骑自行车到聚酯包装控制室巡检,由于雨天路滑,在聚酯包装东门上坡处摔倒,左手手腕着地,致使左手左桡骨茎突。雨天路滑、当事人违章骑自行车进入生产装置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仪化公司部分一、物体打击2005年

9、12月20日23:50,仪化物流中心成品三工区短纤工段叉车班职工李某某驾驶CPD15型夹包机行至下坡处时,因地面不平,车辆振动,致使夹包器下落,撞到排水沟护崖,夹包机急停,由于惯性,李某某身体前冲,撞到驾驶室顶篷的支架上,造成鼻骨骨折,鼻部皮肤挫裂伤,颌面部软组织挫伤。事故原因:1、李某某在使用夹包车之前,未对车辆进行认真检查,夹包车门架后倾不到位,使得夹包器离地高度不足,在下坡过程中撞击到坡底排水沟盖板护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李某某在转弯下坡时车辆未减速行驶,车辆失控,违章操作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2006年2月27日9:30,仪化短纤生产中心开发装置前纺工段组件班职工潘某某用电动葫

10、芦从三甘醇槽内吊出熔体过滤器进行冲洗,由马某用手稳住过滤器。在吊装的过程中,斜倚在清洗水槽上的熔体过滤器瞬间滑落,将马某的右手无名指压在清洗水槽的右侧上端,造成骨折。事故原因:1、清洗过滤器未放平,且斜吊过滤器,过滤器突然滑落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作业人员马某、潘某某在作业前未能进行危害分析,识别斜吊过滤器存在的危害,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错误的用手稳住吊装物,且吊装时未明确起吊信号,配合不当,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2006年6月20日15:45,仪化宇辉公司DTY一装置员工王某在交接班期间,被一辆运动的满载1、交班职工安全意识2、当事人王某自我防DTY产品的工作小车压伤左脚,造成左脚小趾第

11、二趾节断裂性骨折。事故原因:薄弱,忙于下班,未观察周围情况,推车时速度较快,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护意识不强,没有主动闭让小车,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2006年7月28日7:50,仪化博纳公司生产部挤压线员工孙某某从4#挤压线穿过叉车通道准备下班时,被一辆行驶着的叉车从后撞到,造成头面部、腰部、四肢多处挫伤。事故原因:1、叉车司机违章操作,在行驶时,没有及时观察周围的情况,且行驶速度较快,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现场存在死角。孙修成从4#挤压线向叉车通道走过去时,正好有两根水泥柱,挡住其视线无法观察到叉车,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机械伤害2006年2月23日,仪化短纤生产中心以项目检修委托通

12、知书委托仪征星源建筑安装有限公司进行“前二计量泵保温定期作业”(该委托实际工作是进行计量泵泄漏熔体清理),星源公司将该项目转包给仪征星海设备检修安装工程部进行。2月27日上午,星海工程部安排王某某、陈某某、陈某某等三人进行计量泵轴封处泄漏熔体的清理工作。在清理22K35舱时,王某某站在北侧的钢平台上配合,陈某某站在南侧的钢平台上接清出的熔体,死者陈某某面向西站在35#、34#位之间偏南侧,清理外漏熔体。9时55分,死者陈某某伸手接工具时,身体动作幅度较大,加之衣服下摆比较宽松,衣服右侧下摆被相邻正在运转的34#位计量泵联轴节安全插销钩挂缠绕,身体被拖带卷入计量泵传动轴和相邻熔体管线之间(间隙约

13、20厘米),因挤压伤势过重,到达医院时已死亡。事故原因:1、死者陈某某本人安全意识薄弱,对运转的计量泵联轴节危害认为不足,进行清理工作时站立位置不当,工作时穿戴的衣服不符合要求,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星源公司安全教育不落实,作业危害识别不到位,作业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短纤生产中心对计量泵轴封处泄漏熔体清理工作的危害识别不到位,现场防范措施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2006年11月3日11时45分,仪化热电生产中心锅炉装置#2锅炉正常点火,于15时25分并炉。17时25分,锅炉装置电除尘值班员陆某某检查发现#2炉#6灰斗下灰不畅,并找来工具对落灰桶进行了敲打,判断#6灰斗有内部“搭桥”现

14、象,电话汇报班长顾某某。17时40分,顾某某到达#6灰斗排灰阀处,会同陆某某处理灰斗搭桥问题。陆某某打开#6排灰阀上部检查孔盖,顾某某在检查堵灰情况时,发现检查孔口处有一根铁丝,即用手去清理铁丝,突然,铁丝被旋动的排灰阀带动下降,顺势将顾某某左手带入排灰阀内,顾某左手被排灰阀叶轮挤伤,造成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3节缺损的重伤事故。事故原因:1、当事人顾某某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检查堵灰发现检查孔口处有铁丝时,违反电业安全操作规程在未停止排灰阀运行的情况下,用手去清理铁丝,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检修管理存在死角。电除尘检修后,未对设施进行彻底的清理,致使铁丝遗留在灰斗中,现

15、场存在隐患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3、运行管理松懈,现场管理人员没有对作业过程中违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制止,现场管理存在“低、老、坏”是事故发生的重要管理原因。4、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安全监督管理不严格。对于处理堵灰搭桥作业,中心没有开展相应的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以及现场危险部位缺乏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同时对习惯性违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监督检查、考核不严格,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007年2月8日上午10:00左右,仪化长丝生产中心长丝二装置纺丝卷绕工童某在67线25号位将卷绕头盖板推起进行清理废油污丝作业,在清理过程中,卷绕头盖板突然回落将童某左手压伤,造成其左中指末节完全离断。事故原因:1、当事人童辉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童某在清理卷绕机废丝时,没有对卷绕头盖板支撑杆的锁紧插片是否到位就进行确认,直接清理废丝,卷绕头盖板支撑不稳突然脱落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童辉到卷绕岗位时间不长,操作经验少,装置针对性的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不全面,童某对卷绕头构造及相关操作知识要求了解不全面,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3、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在长丝卷绕岗位作业指导书中无清理卷绕头废丝作业内容,且在相关HSE方面要求中也未提及废丝作业的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